大数据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与重构

2018-07-04 09:12吴翟
财税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数据

吴翟

摘 要 大数据具有数据海量、多样化、快速处理和高价值的4V特性,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海量、多样化的特性相契合。而且大数据所具有的快速处理和高价值的特性,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使用渠道与使用方式,能够大量节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者所花费在的检索与借阅时间,极大的提高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效率。本文试就昌北高校联盟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统计入手,就所分析出的昌北高校联盟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试就在大数据视域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意见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高校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

一、大数据于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优势及耦合性研究

1.科研方式的变化带來的数据驱动环境要求

大数据的提出对科研的对象内容与方法、科研活动之间的交流等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科研信息的获取效率的提高、科研活动之间的交流由封闭的学术交流走向社会各领域与学术的融合,将大大提高科研效率,激发创造出更多市场潜力大、商品化能力强的高质量科技成果。

图书馆数字资源是科研信息的获取的重要方式,科研信息的获取方式,科研活动之间的交流方式自大数据被提出以及被广泛运用以来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变化不断要求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革新方式,提高效率以适应科研信息化新范式。

2.用户信息素养提高推动数字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自大数据被提出以及被广泛运用以来,使用者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从而要求图书馆数字资源在其数量与质量上必须满足使用者新的需求;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检索利用等方式必须不断提升效率。不应只是仅仅简单的停留于缺乏科学数字资源评估体系的情形下大量引进数据库以及数据库名称和访问路口简单地罗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简单堆砌。而应该一方面优化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结构,在公共查询系统中建立统一的一站式检索平台与完整的导航系统;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逐渐由数字资源累计与提供简单的数据索引、数据分类转向深度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充分利用大数据的非结构化特性针对不同图书馆数字资源一般使用者的访问习惯、个人偏好而提供个性化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索引分类等服务,不断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效率。

二、昌北高校联盟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问题分析

1.数字资源带来便利的同时仍具有相当不确定性

数字图书资源凭借着以光或磁作为信息储存媒介,并借助互联网与局域网在极短时间内将信息传输到多个计算机或移动终端中显示,实现了以极短时间内信息传输为基础的强大交互功能及文献数据整合功能。但是,数字图书资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长时间阅读可能会产生一定不适感;难以进行同一时点的比较阅读;部分核心或权威期刊尚为推出电子版;外文数据库访问存在一定的困难;图书馆对大部分数据库以租赁形式非永久性的取得其使用权。随着数字信息储存媒介的更新与迭代,先前数字信息能否与新的数字信息储存介质兼容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昌北高校图书馆较为缺乏科学数字资源评估体系

在调查中发现,昌北各大高校的图书馆数据库存在着数字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昌北高校在校生对高校数字资源绝大部分停留在利用百度文库与中国知网下载相关文献的层面上,需要一定检索能力的较为专业的数据库则使用频率较低。昌北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结构也不甚合理,在高校所购买非永久性的访问权或者说是暂时性使用权的数据库中也存在着部分数据库内数字资源缺乏必要的数量与质量。高校图书馆较为缺乏科学数字资源评估体系,在数据库引进阶段缺乏较为科学的数据库选取与论证,导致部分数据库内数字资源缺乏必要的数量与质量,造成来了大量资源的闲置,构建较为科学的数字资源评估体系将极大提高其利用效率。

3.昌北高校图书馆对已购买的数据库缺乏科学管理

为适应数字资源数据海量、多样化、快速处理和高价值的需要,高校大多一方面积极与国内数据库开展合作;另一方面也通过CALIS等境外数据库引进项目引进了大量境外权威数据库。但高校对其所购买非永久性的访问权或者说是暂时性使用权的国内数据库与境外权威数据库仅仅只是将所购买数据库名称和访问路口简单地罗列在图书馆主页上,很少进行整合,导致使用情况不佳。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数据库缺乏统一的分类体系;另一方面,昌北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馆际借阅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但是多数馆并没有在公共查询系统中建立统一的一站式检索平台与完整的导航系统。

三、大数据运用于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创新性建议

1.构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模式

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不应只是仅仅简单的停留于数字资源的简单堆砌。而应该逐渐由数字资源累计与提供简单的数据索引、数据分类转向深度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能力、语义引擎、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等技术实现跨馆际迅速精确数字资源索引,针对不同图书馆数字资源一般使用者的访问习惯、个人偏好而提供个性化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索引分类等服务,不断提高利用效率。

2.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保障的长效机制

图书馆数字资源一般使用者整体信息素养由于大数据被提出以及被广泛运用而日益提高,这需要图书馆服务的模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网络安全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数据库引进构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索引利用各个环节防止各种有害信息的干扰;在图书馆数字资源结构标准化方面,有效利用大数据环境中的海量数字资源,构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处理机制。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向图书馆数字资源一般使用者提供精确快速的个性化服务方面,根据图书馆数字资源一般使用者的访问习惯、个人偏好,构建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的数据库来随时吸收大数据环境中的海量资源。

参考文献:

[1]梁茹,李建霞,刘颖,刘云,孙晓星.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02):38-46.

[2]陈臣.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重构与融合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08):10-13+20.

[3]涂文波.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需求与服务的读者调查及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05):82-89.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