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是最终的成熟

2018-07-29 09:49殷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学校管理

摘要:杨志冲作为一名耕耘讲台三十二年的中学历史教师,他从简约的生活理念,到简约的历史课堂,给人带来清新的简约风。他担任学校校长以后,将简约模式运用到管理领域,推行高效的扁平化管理,使南通市启秀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不断发挥热点学校的辐射作用。

关键词:生活理念;历史课堂;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5B-0010-03

“简约是最终的成熟”是达芬奇的名言,也是杨志冲校长的座右铭。我与志冲是大学同学,毕业后长时间在南通的历史教学领域摸爬滚打,结下深厚的友谊,形成亲密的“三同”关系:同学、同行、同道。他先后在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和南通市启秀中学工作,从普通老师逐步成长为学校的校长,然而“简约”的风格一直在延续。

一、简约的生活理念

当年的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我们是相处四年的大学同学。二十一世纪初,我们又共同作为江苏省首批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两年。工作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经常来往。工作和生活中的他,不喜欢繁文缛节,讲话常直来直去,做事知轻重缓急,拥有简约的生活理念。

大学时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吃穿住行能简单就尽量简单,这也是我们这代人崇尚简约生活的外在原因。虽然生活朴素简单,但是学习质量不能降低。志冲学识超群、见解非凡。他在学生会担任宣传干事,宣传报道,快人快语,十分健谈。学校举办活动,他要进行布展,因而比我们这些在大学里面“无官一身轻”的其他学生要辛劳许多。他在对一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能够侃侃而谈。

21世纪初,我们又共同作为江苏省首批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两年。这个时候我们已相识近二十載,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简约生活的理念还是保留了下来。当时他在南通市区,我在海安县,因为行政区划所属与业务领域相同等原因,我们几乎每年都能相见多次,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友谊。这个时候的他,作为班主任,已经在全省高中历史教学界声名远播。

年前又一次去他的校长办公室,一桌、一椅、一电脑、一沙发、一书柜,白墙上挂着“简约是最终的成熟”的书法作品。摆设还是这样的简单,但是这里已是一个市民瞩目的热点学校的神经中枢,简约的摆设,不简单的决策,他的“简约”已然是厚积薄发的成熟。

二、简约的历史课堂

他作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简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主持人,“简约”既是志冲校长研究的专题,也是他几十年历史教学经验的总结。

对“简约历史教学模式”,他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的稳定化、系统化和理论化,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所参考的标准样式。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教学模式应该反映其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步骤程序和方式方法。简约历史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选择精华内容,用最简单、最易接受的方法,深入浅出地进行高效教学。历史教学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精选,不能按部就班,采用返璞归真的简约理念有其合理性。简约历史课堂的基本特点可以归之为约取、简教和博见。

关于“约取”,他归纳为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突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重点,二是提倡导入的开门见山,三是主张教学主线的清晰明了,四是要求环节设计的简洁流畅,五是实现教学评价的简明扼要。

关于“简教”,他认为主要是课堂教学内容集中、步骤简单、引导适切、收放合理,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追求教学本质内涵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历史课堂是不怎么考虑学生的情况的,教学目标是任务式设置,教学过程就是完成内容的知识传授,不仅内容繁多,而且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死气沉沉。“简教”是学生的需求,是课堂教学重视基础的回归,是基于改变原来课堂教学不足的考量。

关于“博见”,他以为是达成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有三个方面的路径。一是融入生活,激发兴趣;二是重视生成,升华情感;三是讲练结合,提升能力。[1]

教学中他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但教学是一把好手,命题也是一位高手。他多次参加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高考命题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工作,成为省内有影响力的高中历史教师。

还记得江苏教学新时空推出的省高中历史第一节名师课堂就是志冲上的。那节课是高一历史《祖国统一大业》,简约的课堂至今记忆犹新,从容大气,游刃有余,应对自如,主题明晰,目标明确。首先,他注意引导学生认清概念,厘清内涵,廓清外延,就一些内容的前因后果,特点影响等进行较高级认知水平的学习,从而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次,他注重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指导,力求让学生领悟要旨、感悟提升。再次,他彰显了人文学科的特点,折射出人文的情怀,不仅有情感的激发,教师本人也能做到目中有人,注意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表扬学生、宽慰学生,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共生。尤其是结尾的处理,在陈铎朗诵《望大陆》结束后,整节课也戛然而止,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回味。历史概念的理解,是认知的重要内容。他紧扣课本标题,分别加以解析。他引导学生认知理解重要的概念,进行权威的、准确的、辨析式的解读。他不做过多的铺陈,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快速推进,快语开合。他像写文章一样,开宗明义,快笔开合,言简意赅,要言不烦。他在升华情感时往往运用多种资源,采用多种手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引用于右任晚年的诗作《望大陆》和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时,自己没有太多的讲解,而是通过低沉但不失强音、舒缓但不失张力的专业播音员配乐诗朗诵的形式,来撞击学生的心扉,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荡学生的情怀,激发学生的情愫。

作为同道中人,我们经常切磋交流,无话不谈。他提出的“用‘史识濯亮学生的人生格局”,我深有同感。不管是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译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还是柯林伍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两个名句都说明了史识的重要性。一方面,“历史只有进入当前的生活,才会具有真正的意义。”[2]另一方面,人们“必须有想象力才能认识历史”当前的视域、当下的语境都有可能对认识历史有所影响。因此,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地历史认识。学生应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只有“思之深”,才能“思之切”“思其类”,教师也应察言观色、适时点拨,只有“点适时”,才能“点迷津”“点通达”。[3]

三、简约的行政管理

2013年他担任南通市启秀中学校长。他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推行简约化模式。校长带头,所有干部整体联动,改变思维旧习惯,理清工作思路,分清轻重缓急,管理工作针对性强,效果明显,开创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他强调管理工作思维的简约化,他认为有下列三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坚持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工作意识。判定学校重点工作的标准是什么?主要看这一工作是不是直接与学生发展有关。换言之,只要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工作,就是校长首先考虑的工作。学生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落实: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启秀中学在南通市民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主要是社会对于启秀中学教学质量的认可。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是校长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教师的有意识引领,既要有专门的校本课程,更重要的是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所有学科课程中。

二是以部门顺序为主线布置学校工作。中层部门的设置实际上就是学校工作的基本方面,校长工作思路以部门为主线,减少其他杂事干扰,工作思路清晰明了。办公室负责工作安排和迎来送往,教務处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学生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教科处负责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文化建设,后勤处做好教育教学的服务工作。学校工作目标确定之后,校长室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个处室,每月的行政办公会议就是对于各个部门工作的布置和讲评。这样,学校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三是扁平化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制度。扁平化管理虽然发端于现代企业之中,但是跨界引入以后,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落实了专人负责制,效率大大提高。学校管理要发挥所有干部的积极性,让每个人有事做,能做成事,这是简约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譬如学校自媒体宣传工作,如果交给校办负责,要么主任管事,然而一般学校办公室主任都比较忙,要么没有人管事。他将工作落实到专人,成功了记入这个人的功劳簿,出现问题也要承担责任,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近年来启秀中学在学生学业成绩方面有口皆碑,然而他不满足于此,他把注意力瞄准学生的核心素养,既关注学科素养,又重视通用素养,以“全人”为培养目标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有效达成,启秀中学整体规划简约的培养路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启秀中学着力提高统一课程的适应性,尝试建立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其一,仪式教育序列化。形成了初一年级“做合格中学生——国旗下宣誓仪式”、初二年级“青春仪式”、初三年级“毕业嘉年华”的完整体系。学校通过难忘教育,实现教育难忘,引领学生锤炼品格、奉献祖国,把立德树人落在实处。其二,学科课程阶梯化,为流动走班奠定资源基础。其三,拓展课程多样化,涵盖公益、文化、艺术、体育等四大类别的学生社团丰富多彩。其四,研学课程体验化,推动教育开放合作,引领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厚植本土情怀。课堂教学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阵地,启秀中学守土有责,注重过程管理,向改革要效益。尤为可喜的是,启秀中学敢啃评价硬骨头,探索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变“一把尺子量到底”为“多把尺子量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进步的喜悦,得到成功的召唤。

参考文献:

[1]杨志冲.“约取·简教·博见”——简约历史课堂的基本特征[J].江苏教育研究,2015(5A).

[2]单颖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N].文汇报,2016-8-19.

[3]殷俊.历史学科“自学·指导·练习”教改实验的操作与管理[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6).

责任编辑:赵赟

Simplicity is the Eventual Maturity

YIN Ju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enter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Mr. Yang, as a history teacher who has been teaching middle school history for about 32 years, brings us the styles of simplicity from the life philosophy of simplicity to the history class of simplicity. After he became a headmaster, he began to utilize the simplicity mode into the field of administration to carry out efficient flat management. As a result, Mr. Yang has further promote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our school, and meanwhile, he constantly realizes the functions of some popular schools radiation.

Key words: life philosophy; history class; school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学校管理
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浅析中职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