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宅女的自我认知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2018-08-07 08:04朱培培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宅女自我认知

朱培培

摘 要 随着近年来,宅男、宅女的数据越来越庞大,宅男宅女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立足于以往的研究,对以往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做出综述,以期能通过研究,对宅男、宅女越来越多的现象做出解释。

关键词 宅男 宅女 自我认知 行为现状

中图分类号:B84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73

Research Status of Self-Cognition and Behavior of Otaku and Female Otaku

ZHU Peipei

(Psychology Department,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As in recent years, the otaku and the female otaku's data is more and more huge, correlation studies also more and more, that has been widely attention of the community. The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deficiency, in order to through the study,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more and more the otaku and the female otaku.

Keywords the otaku; the female otaku; self-awareness; behavior situation

隨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宅男、宅女数据越来越庞大,“宅”越来越普遍,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个现象。特别是大部分家长,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宅在家,已出现了焦虑症状,伴随而来的是可能发展出其他的心理障碍行为。近年来,一些有关研究希望能找到这个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但是真正对现象本身做出研究的较少,大部分研究都是提出一些对宅男、宅女的建议。有些研究是从中日两国的“御宅族”来对比进行研究,阐述中日文化下“宅”的差异。[1-3]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宅现象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做出综述。

1 宅男、宅女词汇的来源

“御宅”这一词汇是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日本。在日文平假名中写做“おたく”,日语汉字为“御宅”。现在多用片假名“オタク”来表示这个特殊群体。1982年日本热播动画片《超时空要塞》中男女主人公用此代称他人。从此,动漫迷就用“オタク”来互称。1983年“御宅族”在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在《漫画月刊》上连载的《御宅的研究》中正式提出。该词用来称呼沉迷于电脑游戏、动漫的人群。冈田斗司夫也指出“御宅族”也可指有特殊爱好或缺乏社会交往的人。2003年“オタク”在台湾被翻译为“御宅族”,并从此流传。2007年后由于网路传播,在内陆也被广大使用。当前otaku”一词已收入到新《汉英大辞典》。在我国,有的研究者把“宅男宅女”界定为:年龄在 15至35岁,把生活中大量时间花费在家上网,对这种生活方式认同或中立态度的网民。“宅”的定义是指在家上网的状态;是依托于网络的宅。有的研究者会通过兴趣爱好、活动范围、交往方式等方面的调查把宅男宅女定义为那些沉迷于网络世界,并且大部分空闲时间闭门不出,不喜欢与外界交流的年轻人。对于宅男宅女的定义,各研究者描述不尽相同,但大致描述比较都接近,主要持一种贬义的态度。

2 中国的“宅男”、“宅女”与日本的“御宅族”比较

中国人所称的“宅男”、“宅女”与日本文化中的“御宅族”存在明显差异。他们有一些共同特征,也有一些个性特征。

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家里,一般都不善交际言辞。由于长期不出门,生活上不修边幅,生物钟错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通常会选择在网路世界中与人交流、分享、宣泄情感等,在虚拟的网络中弥补实际人际交往的不足。并据此建立信心和自我满足感。

中国“宅男”、“宅女”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出频率、社会交往较少,在空闲时间都选择呆在家或宿舍里,通过上网、聊天,网游打发时间。与日本的“御宅族”相比有所不同;精通电脑、动漫、游戏等亚文化的特征较少。[4]相较于日本御宅族较强的主导意识,中国的“宅男”、“宅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局限所致,即“被宅”。

中国宅男、宅女的年龄集中在20~24岁之间占27%,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占47%,家境良好。在地域方面显示,占比例较高的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天津。由以上的数据显示出,中国的宅男、宅女主要集中为大城市中家境良好的大学生,他们会使用计算机、网络,不需要担心经济来源。在寒暑假期间,由于时间及气温的限制,他们基本不会选择去兼职工作,而是宅在家里。与日本的“御宅族”相比,这些大学生宅男、宅女的宅是比较短暂的,在这宅的期间,他们主要以消费为主,消磨时间。所以,在中国人眼里,宅其实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大部分的中国家长是不支持且反对的。

由于宅文化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宅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呆在家里比较自由,不用面对外界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类人主要集中为呆在家里烹饪美食、做手工、看书、写作、准备考试等。这也很难为宅做出分类标准,很多生活方式可能会被划分为宅,因此很多人也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称为宅男、宅女。所以有的研究中做出了“主动宅人”与“被动宅人”的划分。[5]

日本“御宅族”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宅是他们长期且固定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某一领域很擅长,是其经济来源,并能推动了日本相关方面的经济发展。日本真正的御宅族有着积极上进的态度,对各个领域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宅其实更多的是宅出了一种竞争力,也是由于自己的工作的需要,就如网络小说家、游戏玩家等。

由比可见,中国人所称的“宅男”、“宅女”与日本文化中的“御宅族”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宅男、宅女的生活态度、交往方式也不似从前一样封闭;现今已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3 关于宅男、宅女国内研究的现状

国内研究主要从中国宅人的数量增长趋势、背景资料、生活形态、形成原因、群体细分、消费习惯的差异、媒体接触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研究。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宅男宅女”的词汇来源、概念的界定,以及宅男宅女的一些特征。(2)从“宅”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以及青年人“宅”现象与“宅”文化透视。(3)宅男宅女现象的社会学建议。

4 关于宅男、宅女国内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从已有研究可知,大部分学者主要集中在宅男、宅女概念的界定,以及产生的成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真正给予社会学及其他方面的建议研究非常少。

4.1 已有文献中使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较少

在以往文献中,真正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非常少。在毛琪《宅男宅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其他的研究者主要从生活的角度给予建议,比如《如何点燃宅男宅女的爱情火花》、《美国宅男宅女的创新生活》等,只是给出了一些建议,并不能算上真正的研究。

4.2 研究涉及对象主要集中为大学生

通过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研究者主要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大学生的行为来界定宅男宅女。而大学生只是一种短暂的宅,并没有从真实的宅男宅女中了解到他们的生活习惯、心理需求、宅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不良影响。从已阅读的文献来看,仅有一篇文章是研究小学生的宅,把宅男宅女的范围从80后扩展到05后。

4.3 研究者更多是把宅看成是一种贬义的行为,研究的出发点存在质疑

从以往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对宅男、宅女存在一种主观的贬义色彩,认为宅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的手段。[6-8]而不是从研究中发现宅的良性作用,從而做出积极、正向的引导。作为研究者没有从一种中立的角度去研究、分析这种宅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大部分研究者都把宅定义为一种不良、病态的行为,需要纠正的行为,而忽略了宅是时代的产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有极少文献研究,会把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发现它已衍生出的新的生活方式,释放压力的作用。

4.4 对宅的细化分类未做出具体的研究

从以往研究中发现,[9]宅已经被细化成纯宅、虚无宅、二次元宅、异次元宅、萌宅、电脑宅、技术宅等,根据各种宅的程度、类型已对这些细化分类的宅做出了具体的定义。在已阅读的文献研究中发现,仅有一篇文献研究了细化分类后的二次元宅。其他的各类宅并没有研究显示。所以我们还有更多的空间去对各类宅做出具体的研究分析,以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正向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张友全.“宅青”生活方式研究.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3.

[2] 毛琪.宅男宅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6):35-37.

[3] 蒋平.也谈我国的“宅男宅女”现象——一个空间社会学的分析视角.青年现象,2009:81-84.

[4] 高岚岚.日语“御宅族”=汉语“宅男/宅女”?[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1):66-67,71.

[5] 伞硕.现代青年“宅”现象透视及其社会因素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39-41.

[6] 群邑智库.聚焦“宅时代”——中国宅男宅女研究报告[J].中国广告,2008:114-117.

[7] 汪玮嘉.从“御宅族”一词看中日文化的差异[J].合肥学院学报,2011.28(6):57-60.

[8][9] 张文墨.关于“宅男宅女”现象的质的研究[J].学园,2014(34):17-18.

猜你喜欢
宅女自我认知
LOVE IN 20
追剧宅女教汉语
信息技术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追风筝的人》中影响阿米尔认知发展的人物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