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8-11 09:19张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

张林

【摘要】物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尝试;一 注重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二重视探究式教学;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创新能力 思维培养 探究式教学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88-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创造力的競争。所以,对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日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物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注重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在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众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对直觉思维都有着精辟的论述与深刻的体会。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然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而对加工的具体过程,我们则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在物理科学的发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了直觉思维过程的结论(猜想或假设),然后再通过逻辑论证和实验验证,才能导致科学的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物理直觉思维也是创新思维基本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直觉思维和逻辑论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呢?

1.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最重要的一点。假如我们教师给学生的是一种“无法亲近、高高在上”的感觉,那么,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出了一些直觉判断、直觉想象或直觉猜测,他也不敢告诉我们,当然无法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培养和训练。

2.在教学中,鼓励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应用直觉思维。

(1)多介绍物理学家运用直觉思维的实例;使学生了解,从物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它的每一次重大革新与发展都离不开直觉思维;使学生了解,直觉思维跟逻辑思维一样是科学研究和创新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主观上重视直觉思维。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勇于运用直觉,正确对待直觉思维结论的错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在直觉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有许多是错误的,当他多次看到自己的结论错误时,往往会失去信心,这时切不可一出错误就予以训斥,压抑学生的积极性。

二、重视探究式物理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提到与“科学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探究成为当前物理教学和考试改革的热点。探究式教学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科学创新的精神。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物理实践活动,使学生根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物理学习,并对物理学习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对提出问题有一结果。在学生参加这些物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物理学科课程是以讲授系统的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 物理“探究活动”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亲身体验并从实践中感悟、探究为主,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工等,得出结果。科学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它包括七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并提出问题,才会去认真思考并解决问题。物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物理情境中与已有的知识发生冲突,引导学生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猜想是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猜想与假设能使探究者明确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相关现象,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并在一定的科学事实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从操作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设计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个别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讨论可能出现多种实验方案,不必强求与教师思路课本思路相同,只要方案合理就要肯定。对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教学中当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出数据后,要引导学生去伪存真、分析归纳,得出相关结论。在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后,要加强对结论的交流评估。因为只有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评估,才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只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三、开展研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创新物理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物理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学历物理的环境和条件。研究性物理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愿我们用创造性的物理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