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新教学打造优质课堂

2018-08-18 09:09黄聚鸣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优质课堂创新教学初中数学

黄聚鸣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让他们通过主动思考掌握数学知识,促进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思考受阻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进行大胆探索,并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启发,使他们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操作活动等方式理解知识,促进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优质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优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09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55

在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中,教师要打造优质课堂,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发挥数学思维的创造性,在深入探究活动中理解知识,通过解决生活问题学好运用知识。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合作讨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使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发展,构建了高效的数学优质课堂。

一、设计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结合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能让他们完成生活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探究生活情境中的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出生活问题: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月后这棵树的高度为y厘米。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学生理解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顺利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加深学习体验

在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理解知识,在探究中学会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指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重难点知识,通过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以及相关概念,然后根据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设⊙O的半径为r,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为d,在直线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中,d与r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反过来,你能根据d与r的大小关系来确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结合所学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归纳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的等价数量关系。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发挥创新思维,高效完成学习内容。

三、设计操作环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操作活动是学生把操作和思考结合到一起的探究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把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在直观操作中促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教师可以设计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反复探索中感受、发现图形旋转的规律,了解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说出图形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通过操作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空间能力,让他们能用简单的图形通过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开展合作学习,高效掌握所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相互碰撞激发灵感,让他们掌握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多个思路,有助于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开展合作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使小组中包括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能在相互讨论和相互启发中进行学习。在讨论过程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担负起对其他小组学生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使小组成员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几何画板探究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单调性。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会用几何画板进行函数性质的研究,初步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等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每个学生都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大胆阐述对知识的理解,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形,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五、设计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在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要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运用知识加深理解。在设计练习题目时,教师要使题目的难度逐渐上升,让学生完成简单的题目时获得自信心,主动向难题进行挑战,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思想等,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顺利完成数学题目。在设计练习题目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设计多层次的数学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题目,通过主动探究这些题目提高数学能力。通过分层练习,每个学生在自己能力的基础上获得了提升和发展,让他们体会到在学习中获得的荣誉感,激发学习动力,在学习活动中挖掘自身潜力,促进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总之,创建初中数学优质课堂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數学综合素养,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深入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知识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发挥创造性,通过深入思考理解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通过练习题目进行强化和巩固,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打造高效的数学优质课堂。

参考文献:

[1] 韦金球.“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广西教育,2015(33).

[2] 邢伟峰.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

猜你喜欢
优质课堂创新教学初中数学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探索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解析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