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宣传意义探析

2018-08-18 09:09王铁锋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宣传红色文化互联网

王铁锋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机遇。面对网络时代纷杂的文化态势,加大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文化宣传力度,可以确保网络时代党对话语权平台的控制,加快红色文化大众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要注重国家顶层设计,挖掘各区域的资源优势,抓住红色文化宣传的关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关键词:互联网;红色文化;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110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伟大”的创新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一、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宣传重大意义

1.加强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宣传,可以确保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对话语权平台的控制,始终占领舆论平台制高点。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任何党派的执政文化都有鲜明的阶级性。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助自身的经济和科技的绝对优势,将附带自己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不断输向世界各地,企图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来塑造单一的世界,并对当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进行重点文化侵蚀,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只有打造强势的网络时代红色传播媒介,才能抵御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

2.加强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宣传,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即时性、广泛性、高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加快红色文化的“大众化”进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閱读习惯的调研中发现,传统出版物的阅读人数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阅读的人数,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虚拟社会。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我们要用新型的、高端的网络媒体来宣传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

3.加强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宣传,能够适应青少年的特点,有利于帮助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他们不了解红色文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受网络时代多元文化的影响,易产生各种错误思潮。因此,在网络时代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观的认识,是网络条件下红色文化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宣传主要内容

1.在红色文化宣传中既要强势弘扬主旋律,也要正视网络时代受众的解码模式,开展“柔性”“渗透”式宣传。当前红色文化宣传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网络语言表达无力,互动性不强的问题,靠受众以静态方式自行获取信息。因此,在网络时代,强势的话语控制和垄断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在红色文化宣传中要寻求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平等地位,充分体现网络的个性,从“受众者”的角度思考,以贴近实际和不断创新的风格服务群众,努力从一个“说教者”向良师益友的角色转化。

2.在红色文化宣传中要具有系统论观点,有机整合网络时代各种红色资源,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一是要整合红色文化传播的媒介资源,在充分利用传统的有广泛、稳定受众的媒介的同时,更要挖掘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等深受大众喜爱的资源;二是要打造强势红色文化传播媒介,对央视等权威性强、受众广的主流媒体充分加以利用;三是拓展红色文化传播的反馈渠道,利用活动现场面对面调研的直接反馈,利用短信平台、微信平台或邮件的间接反馈,充分了解红色文化宣传的效果;四是正视红色文化受众的选择性行为,深入分析人的心理需求,注重传播内容的内涵,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才能达到网络时代文化育人的目的。

3.在红色文化宣传中不但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各种资源,还要注重挖掘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使网络时代红色宣传“点”和“面”有机结合。要在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市场在网络时代红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在内容上渗透,推进网络时代红色历史与红色文化的与本区域红色旅游、民俗文化游、生态游协同发展;要在形式上融合,借助网络平台,推出具有本区域特色的网络红色文学、音乐、电视剧、微电影等,并充分发挥手机终端的优势进行宣传;要在资源上保护,增强网络时代公众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杜绝政府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破坏红色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实现网络时代文化强省的战略。

4.抓住红色文化宣传的关节点,积极开展对学校特别是高校的网络红色历史和文化宣传。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大学生最喜爱的移动社交类应用中,微信以75%的占比位列第一。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频、公开课、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展示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加强师生互动,及时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各种困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时代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精神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

[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N].人民日报,2015.10.

[3] 刘凯.“互联网+”时代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4] 陈似海.红色文化: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文化载体及其建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2).

猜你喜欢
宣传红色文化互联网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