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

2018-08-20 09:33胡桂金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在竞争压力大的当今社会,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方式,通过历史教学讲解能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的探究,进而阐明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教学理解;教学实践

21世纪的人才培养更注重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如何正确理解历史教学,并对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实践教学成为教师们不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历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方式。

一、 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适应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和素质。所强调的是个人的修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注重的是自身的发展、主动参与以及合作创新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二、 核心素养视野下,对历史教学的理解

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是课程教育价值的特殊体现,同时也是核心素养在具体科目中的特定表现。历史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及历史人物的剖析,逐渐形成的基本能力、思考方法以及历史价值观等的综合体现。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国家历史的变革以及各国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历史学科的讲解,使学生在认知历史、拓宽历史视野的同时能够对历史进行客观的评价,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 历史中的时空观念

历史中的时空观念包含时间顺序和地理分布。所有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会有具体的时间以及具体的地理位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具体的历史事件放置于历史长河中,并对不同时间、不同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事件的真实意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分析与揣摩,了解特定情况下的历史背景以及因果关系,对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 历史资料的证实

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实证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地对历史进行探究。根据历史资料提供的线索,对其中的事件或观点进行剖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从而使学生对历史有正确、客观的认识。

(三) 对历史的理解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使学生辩证、实事求是地理解历史事物。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结果以及意义等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历史人物的想法、作用以及历史地位等。能够真正意义上接近历史,对历史做出客观、辩证的评价。

三、 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实践

(一) 进行历史情景问题的设计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可以在讲完历史课程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假设,让学生以自己看待历史问题的角度对假设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例如,在讲解《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这一课时,可以提出“如果你是一名抗日战士,你的战友被敌人用枪打中腿部,而这时,敌人正在向你们靠近并包围你们,你会采取怎样的做法?”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强精神和坚韧不屈的顽强毅力,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锻炼。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苦难,并且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进行历史情景再现演绎

在讲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历史事件的讲解适当地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情境进行反复琢磨与分析,并对历史情境进行角色排练与演绎,体会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人物心情与想法。例如,在讲解《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这一课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余时间进行情境排练与演绎,再次上历史课时,让学生对秦王灭六国、一统天下时的过程、心情以及想法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历史情景再现的演绎,使学生进入到历史人物的角色中,更加接近历史人物与历史背景,使学生对秦王的历史地位能够辩证、客观地对待。学生能够认识到,秦王虽然在实行统一的过程中对黎民施加暴政,但如果没有秦王征战天下,实现统一,也就没有后续朝代的繁荣昌盛。通过角色演绎,使学生能够更加辩证、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与历史人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 开展历史主题活动

在历史知识的教育和讲解中,通过开展相关主题的历史活动,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搜集资料以及创作等对历史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并加深对历史的见解与印象。例如,在讲解《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里面的第三节“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知识的时候,历史老师可以开展“学习长征精神”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搜集与了解,可以将这些事件通过绘画或者写文章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对自己创作的绘画和文章进行讲述,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红军长征过程中所受到的苦与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长征中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以及永不放弃的坚强信念和顽强精神,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得到了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渗透与引导。历史知识教学与讲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如何做到对历史教学的正确理解,并不断进行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历史教育工作者付出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点钻研、不断创新与实践,真正实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

参考文献:

[1]夏辉辉.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历史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J].历史教学月刊,2016(6):19-20.

[2]丁惠宁.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具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中学歷史教学参考,2017(7x):25-27.

[3]张伟.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历史教学“新常态”研究[J].新课程评论,2017(8):82-88.

作者简介:

胡桂金,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罗山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