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趣”课堂教学探究

2018-08-23 11:13蔡会仁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蔡会仁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新课程的理念,我提出“小学语文‘四趣课堂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围绕“学生发展”,研究课堂“四趣”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趣;有效课堂;教学探究

通过研究与探索,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四趣”有效课堂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围绕“学生发展”,研究课堂“四趣”有效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方法和策略,依靠学生主体提高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出“四趣”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四趣”:是指在小学语文‘四趣课堂教学研究,是指形成“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整合评价——拓展延伸”的“四趣”教学方法,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大的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是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究的小学语文‘四趣课堂教学研究方法。

“四趣”有效课堂教学探究方法见图1

图1:“四趣”有效课堂教学探究方法图

1.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小学语文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例如2015年9月11日(星期五),我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窃读记》时, 上课之前,语文科代表播放《送别》这首深情的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放野鸭子合唱)”同学们听着歌曲,引发他们的回忆,也纷纷跟着唱,逐渐有一种悠扬、怀念的感觉。“同学们,每当我听到这首《送别》,我就回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城南旧事》,里边有个小姑娘叫小英子,小学毕业典礼的时候,小英子和同学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告别老师和小学生活的。《城南旧事》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作者就是我要给同学介绍的林海音。”这节课我们要走进林海音童年生活的回忆《窃读记》”孩子们在悠扬、怀念的感觉之后,又产生了对作家林海音的敬佩,于是会萌生对林海音童年生活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于是,情感萌生动机,便愉快地跟着我走进文字。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环节。本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尝试。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可能不一,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疑难,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达成共识。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交流、合作,通过争论、讲解、操作、帮扶等形式,形成小组共同意见,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并指定组员做好发言准备。

例如:2017年4月6日(星期四),我在六年级(2)班上一节示范课《两小儿辩日》时,选择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的方法进行小组互动协作学习,小组内两人扮小孩,一人扮裁判孔子,用文言文进行辩论,由朗读到脱离课本。经过演练,从中推选出三组在全班进行辩论赛。一小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字正腔圆,语气强烈。一小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次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节奏明快,针锋相对。孔子曰:“吾不能决也。双方斗为平局,不分胜负。”“哦!”全班发出热烈的喝彩声。我接着说:“孔子当年判平局反映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态度。假如孔子现在还活着,他老人家会怎么样裁判呢?”学生抢着答:“仍然是平局。”“为什么?”“因为两个小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两个小儿观察事物光凭直觉,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早晨、中午的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太阳大小也相同,只是背景不同罢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自寻找自己的有利证据,很好地理解了课文,掌握了文章的中心。

这一节课,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出色完成学习的任务,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大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整合评价

整合評价是指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展示自己的成果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思维度、情绪和发展等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写教学反思,建立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下面是我制定的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表。

4.拓展延伸

教学拓展延伸一般有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趣,有助于对文本的认知表达。

例如:2017年我在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提出一个拓展延伸的问题: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师:同学们课下进行课文改写:以“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开头,进行续写。这样的拓展延伸激发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写作思维。

总之,小学语文 “四趣”课堂教学探究,旨在以培育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为中心,积极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及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语言沟通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7).

[2]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向小燕. 学周刊.2016(32)

[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之创新教学[J].李金荣.科学中国人.2016(32)

[4]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问题思考[J].旷香莲.中国校外教育. 2016(29)

[5]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发展方向[J].华世侠.中华少年. 2016(29)

[6]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李烈.新课程(上). 2016(10).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