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2018-08-23 11:13潘献军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教学实践信息技术

潘献军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更新,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和题海战术模式下的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转变为多样化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培养和情境创设的兴趣激发。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开来,通过良好的课堂导入和数学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的总结和归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创新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本身的知识理论和习题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客观性特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到来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高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和开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业设计和课后总结和反思。本文就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进行探究分析。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动态的图像和音频视频将书面文字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PPT和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规范的数学解题意识,以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数学授课,极大地丰富了数学教学资源,并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究学习兴趣。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集于一体的优势使得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PPT课件的制作也极大地节省了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说是成功课堂教学的一半,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做好课堂导入环节,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堂教学奠定基调,从而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中进行数学授课。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地球公转以及自转的视频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动态的图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的时间的流逝以及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单位换算。即1年等于12个月等于365天等于54周,其中12个月份分为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份则受平年和闰年影响。

(二)通过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很难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鉴于此,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和热情,在高效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位置和方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自制的PPT课件,动态的图像展示学校方向和位置的平面十字坐标系,以学校操场旗杆为中心,建立起学校立体模型,为学生讲解东南西北的方向判定以及相对位置的确立,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在互动教学氛围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数学习题训练布置作业,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作业和习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习题训练和作业设计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避免黑板和粉笔组合的时间与精力成本浪费,从而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小数点的移动造成的数值的变化的习题训练中就可以为学生展示“100”的小数点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5个单位出现的数值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点的相关知识。

此外,在“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自制的PPT课件中的关于位置的数学习题,以电影院的座位进行位置的习题训练,电影院共计10排座位,每排6列,对此进行简单的坐标排序,进行随机的位置考查,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良好的数字排列感,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后总结与评价,巩固数学教学效果

课后总结与评价分析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巩固教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后总结和归纳与评价,为数学授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圆”的教学结束后,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圆的模型图,圆心、半径、直径、圆周率以及圆的面积相关知识,对于圆形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建筑还是手工制品,都体现出了圆结构的稳定性,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促进学生规范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和改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方式,并加以创新,通过信息技术做好课堂导入和作业设计以及总结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自主的解题意识,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2]张小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115-116.

[3]刘文芳.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李祎,钟绍春,周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128-133.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教学实践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