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古诗文

2018-08-27 16:00张猛
文理导航 2018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激发兴趣

张猛

【摘 要】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情况下,古诗文教学只是应付考试,学生兴趣丧失,积极性下降,即使背诵下来,也有许多同学不知其意,不解其味。如果借助古诗中暗藏的故事以此引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再者融入生活,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针对性的引发生成。同时结合教材,整合学科课程,进行适量适度的拓展。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切爱上古诗文,让孩子们在古诗词的百花园中反复诵读,唇齿留香。

【关键词】古诗文;激发兴趣;融进生活;整合学科

古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1—6年级的学生要求背诵古今优秀释文160篇(段),其中推荐75首必背篇目,其余部分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多数情况下,古诗文教学只是应付考试。许多教师奉行“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于是出现如果考试考查古诗文,各班黑板上出现“每日一首”,学生机械地背诵、默写。老师的教法也是传统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学生兴趣丧失,积极性下降,即使背诵下来,也有许多同学不知其意,不解其味,面对这种现状,我尝试以下方法,促使学生愿学乐背古诗词。

一、巧讲故事,引发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古诗文中有较多生僻字词,时空跨越大,意蕴含蓄,他们很难理解、体会作者诗中蕴含的感情、传递的思想。我是从讲故事开始的,从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讲到项羽、刘邦的故事,这样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刘邦的《大风歌》,学生读得愈加有气势、动情;学习《示儿》这首诗,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我从学生喜爱的《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杨康”二人名字谈起北宋、南宋的变迁,学生听得入神,或叹气,或愤怒,这样学生更感悟到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欲绝,随之诗人的爱国形象在学生心中也留下深深的烙印。了解了这段历史,学生对《秋夜将晓出离门有感》、《题临安邸》这些古诗理解也越来越容易了,诵读的兴致也更高了。

二、融入生活,潜移默化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节日蕴含着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我结合节日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发生成。春节前,吟诵王安石的《元日》,元宵节吟诵《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清明》、《寒食》、《水调歌头中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这些古诗词在特定的节日里更显出其文化魅力。四季轮回,不同的风景在古诗词中更是比比皆是。春游时,我和学生们一起背写春天的诗,唱颂春天的歌,其乐融融。每年大雪纷飞之日,我会暂停教学任务,与学生们一起赏析《沁园春·雪》,共同品味峻青的《第一场雪》、《咏梅》……情景交融,师生情趣盎然,动听的吟诵荡漾在校园内,美景、妙语永驻在师生心间!

三、结合教学,适度拓展

结合我们的教材编排,我进行适量适度的拓展。如学习《望岳》这首诗时,我让学生搜集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进行诵读。学习冰心奶奶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让学生整理背诵描写儿童题材的古诗文。这样就做到学而时习,温故知新。教学《夹竹桃》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搜集写花的诗词,上课时背诵这些诗词引入课题、揭示课题。印象深刻的是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我介绍了“农村词”,让学生搜集关于描写农村风情、农民生活的诗文。并引导学生从描写内容、表达情感方面进行分类,学生兴致较高。他们既读出农村田园风光的恬静、美丽、多姿多彩,又感受到农民的艰辛、劳苦、困窘。苏轼词中描写的徐州地区风光、王驾笔下热闹的社日活动让学生感觉新奇,从《悯农》、《江上渔者》这些从小就会背诵的诗句中他们又咀嚼出更多的苦涩,《卖炭翁》更是触及到学生的心灵,他们的神情中多了悲伤、愤怒、感慨。就这样班级中掀起了一阵阵读背诗文的热潮。

四、学科渗透,读悟诗文

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了“月相变化”。我抓住时机,让学生理解写月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掌握了月相变化的知识,再读古诗更体验到自然的神奇、古诗描写的生动形象。结合美术教学的“诗配画”,让学生在边读边画中体会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丰富意蕴。“千里莺啼绿映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鲜艳明快的色彩让人喜爱,甚至有画笔表现不出的美景,“寒江独钓”的水墨画让学生体会出“渔翁”洁身自好、置身世外的悠然孤傲,让学生感悟到《江雪》这类诗文的“诗中有画”的韵味。

五、开展活动,积累运用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所以重点应在于诵读、感受。教學中,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背诵积累的积极性。将诗文按内容、形式、难易程度梳理归类为“童趣”、“四季景”、“思乡曲”、“悯农篇”、“友人情”、“壮丽山河”……定期开展“赛诗会”,让学生配乐诵读。

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文包诗”的特点,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将古诗改写为记叙文。模仿《黄鹤楼送别》一文改写《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比较,品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改写《游园不值》、《春夜喜雨》等写春天的诗……这样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改写兴致颇高。

经过以上几方面的训练,学生对读背古诗文的兴趣增强,熟读、背诵数目也明显提高,我愿意继续探索、钻研,让学生深切爱上古诗文,让孩子们在古诗词的百花园中反复诵读,唇齿留香。

猜你喜欢
古诗文激发兴趣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