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作业改革初探

2018-09-10 07:22姚建林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教学效率初中物理

姚建林

【摘 要】当前社会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物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作业的质量。通过作业环节的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可以产生更为深刻具体的印象,自身的学习状态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调整。

【关键词】初中物理 作业设计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34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作业设计环节工作的开展,要确保作业和课堂所讲内容的匹配性。除此以外,教师同样也需要注意到,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灵活调度,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产生成就感。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做好作业环节工作阐述自身的观点,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一、当前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无序

表现在作业习题的设计比较随意,习题考查点排布混乱,难度排布无序。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梳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思维跨越较大,不能从整体上理解学科思想。

(二)重复

在设置作业时没有分析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时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布置了大量习题,或针对简单知识点布置了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三)陈旧

在设置作业时,大量采用以前的成题,学生如果在其他练习册上做过类似的题,就会记住答案,因此不能起到利用习题训练学生的目的。

(四)统一

布置作业要求统一一致,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作业的地位,没有任何的自主选择权。

二、提高初中物理作业有效性的措施

(一)目的明确,全面系统

在布置作业之前,教师可以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用双向细目表的形式整理出来,明确每个知识点的目标要求。在设置作业时要考虑到本节课涉及的所有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能出现知识点或能力点的遗漏。针对每个知识点,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思考需配备训练习题的数量,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巩固。同时,要尽可能按照上课知识点的学习顺序来设置训练题,这样,学生在完成习题时,能与新授课的学习过程相联系,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当然也可以按照课堂知识的难度,重新系统地编排知识的结构,再配备相应阶梯式的习题,便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递进关系。如在学习了“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内容后,由于本节课涉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及其应用,知识点复杂,因此可将本节内容进行分解训练。首先,利用习题引导学生理解静态规律,即三个区域及两个特殊点的成像特点;接着,利用习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让学生知道物体位置变化后对像距及像的大小的影响;之后,利用凸透镜成像实验习题引导学生回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分析实验得出规律的过程并进行评估;最后,结合之前学过的“生活中的透镜”的相关知识,用本课知识分析使用含有凸透镜的光学设备时的调节过程。这样的设计不仅保证了知识的全面、系统,同时也注重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方便学生对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

(二)教师需要从多项原则角度考虑以完成作业设计

在进行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增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度。除此以外,教师也需要控制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要让学生感受到挑战的同时,又可以获得完成作业的自信。基于上述几点所设计而出的物理作业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此类作业的长期坚持完成,学生自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物理能力。

基于此目的,教师则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作业形式灵活多样的准备,同时也需要在作业中融入趣味性元素。在学生表达自身对作业看法的時候也需要辩证地对学生的建议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作业设计的优化工作。例如,我在带领班级学生学习和“杠杆”相关的内容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我首先带领班级学生进行了跷跷板活动,在学生完成游戏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跷跷板中运用了哪些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杠杆知识可以便利哪些方面的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在互联网的协助下可以有效完成相应的作业,在此过程中我的教学目的自然也可以轻松达成。由此,学生就可以进入到物理学习的良性循环之中。

(三)教师要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完成作业的设计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体现出这一原则。只有如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基于此目的,教师在实际设计物理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多以开放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且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合作讨论机会。通过此类作业的完成,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同样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培养。由此,学生就可以在初中阶段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物理能力并达到社会的需求。例如,我在带领班级学生学习和“摩擦力”相关的内容时候,为了有效提升班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策略:我首先给班级学生划分成四人一个小组,并且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一定的实验器材。在此基础上我要求班级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存在关联。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以及教材内容的学习之后就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再通过实验论证之后,自然可以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同样可以得到完美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关注自身作业环节工作是否得到了高效的开展。通过作业环节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整体物理能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物理学习自信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而言大有裨益,值得每一位物理教师的认真对待。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作业设计,要避免出现应付式作业设计现象的出现。只有如此,学生才可以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谢昱德.高中物理与信息化有效结合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2]易超.试论初高中物理在教学中的衔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10).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教学效率初中物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