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化德育管理实施探究

2018-09-11 10:35林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林博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德育教育工作的兴衰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生活本身就是实施德育内容管理和教育的关键路径。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德育同生活的有机结合也成为当下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大重要途径。本文就围绕初中生活化德育管理实施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首先分析初中生活德育化生活的内涵及特征,然后探讨当下初中生活化德育管理的现存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德育管理;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前言:就教育工作本身来看,其主要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因而在初中阶段如果能够较好地将学校的道德教育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将对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

一、初中生活德育化的具体内涵及特征

1.生活德育化的内涵分析

生活德育化具体指的是学校德育教学的内容、手段以及组成等诸方面,应密切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同时应保持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高度一致,这样一来,不仅利于深化学生家庭、社区以及学生个体的密切沟通,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生活化的内涵以及文化内容得到极大地丰富和拓展,并最终对学生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1]。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中,贯彻生活德育化这一教学理念有利于改变传统意义上德育教学单纯进行教学灌輸这一教学模式,并且能够切实解决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其现实生活相脱离这一问题,有利于将德育教育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2.生活德育化的特征分析

2.1主体性特征。之所以要开展学校德育教学生活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理论变得更加浅显易懂,且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同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2]。让学生对道德理论的认识从适应、服从层次上升为自主、超越这一层次,这一过程其实还可被看成是对道德接受的体验与探索、发展与创造的这一过程,而且是教育者本身单纯地进行干预的过程。

2.2个性化特征。生活德育化是将学生的现实个性作为出发点的,这一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由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在初中教学中如果能够很好地贯彻这一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社会化和个性化、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并进一步推动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

2.3开放性特征。生活德育化过程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这一双向互动的特征决定了这一过程不能是封闭保守的而应保持开放和兼容融合的姿态。因而,无论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方面,还是在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方面都应极力体现出开放性的特征[3]。同时,生活德育化的开放性特点还要求在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关注受教育者即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应突出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合作交流。

二、当下初中生活化德育管理的现存问题

1.德育教学模式僵化

以往教师开展德育教学通常都是教师是课程充当课程主导者的角色,其带领学生学习教材,并以教材为依托引出议题和教学实例,然后再围绕教材演绎、推理和归纳,有些教师还采取板书形式将教材中的道德观点以提纲的形式罗列,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理解和掌握道德理论知识。最后,在学期末,教师借助于考试的形式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太过单一,学生在此模式下学习这门课程通常很难生发出真实的道德感受,这种模式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知识道德层面,很难真正给受教育者以灵魂上的启迪。

2.开展德育教学空间太过单一、封闭

学生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单纯依靠课堂很难实现。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针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都仅仅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换言之,课堂是大多数中学生德育教学的主渠道。这样一来,就导致出现了德育教学空间太过单一和封闭的情况,学生要想真正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应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实现德育教学同生活的有机结合,并能将课堂内所学的德育知识切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4]。

三、加强生活德育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1.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进行德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和首要前提。假如在进行德育教学中脱离了交往教育,就难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目前,很多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在娇生惯养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会在换位思考和接纳他人方面有所欠缺,有些学生还经常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功立性、封闭性、冲动性等特点,这些凸显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都极其不利于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针对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深入地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加以充分考虑,并给予学生最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突破以往的家庭教育的局限,并充分参与到人际交往中来,摒弃那种仅关注个人利益和忽略其他个体的观念,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5]。

2.借助社会实际来强化德育教学

生活是德育的源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到德育。遵照这一理念,教师需要积极地将学生从课堂内带到课外。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进行德育的关键意义。假如单纯依靠课程开展德育教育的话,极易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丧失学习热情[6]。因而,教师应带领着学生走出课堂并充分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处社会现实接受教育和考验,并使德育教育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而非表面上的条框说教。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上的各类公益募捐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参与这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来升华其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学会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爱心和温暖,让学生明白奉献爱心的真实意义。

3.结合学生生活进行选材,提升学生道德体验和认知

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选材,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摒弃单纯空洞的理论说教。首先,初中德育教师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德育素材,并采取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这样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和讨论的积极性。其次,初中德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教学理念,应保证教学方式开展的多元化。例如,教师在讲解学生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时,可邀请个别学生走向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和同学和教师分享自己的经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加入并从中得到有效锻炼,同时还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密切结合社会热点话题给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将课堂教学同现实生活相联系,并且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生活德育化管理具有量大且宽以及任务艰巨的特点,只有深入地贯彻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并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切实加强生活德育化管理,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实现较好的生活德育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彬彬.中学生活化德育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6(24):65-67.

[2]董宏伟.播撒兴趣的种子聆听德育花开的声音——初中生活化德育管理意义与实施路径研究[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10):136-138.

[3]杜尚荣,吴忍.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18):104-106.

[4]刘海云.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6):122-124.

[5]蔡佳莉.当前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7(30):148-150.

[6]罗宁香.初中生德育教育生活化策略探讨[J].速读旬刊,2016(11):136-138.

(作者单位:广东省罗定市榃滨中学527200)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