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9-11 10:35王稀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王稀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除了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探讨,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是思维与语言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而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当下初中生的固有思维现状以及语文学习现状,笔者整合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对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进行实践探讨。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培养思维计划

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基础性的语文知识逐渐向高层次内涵知识进化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所以教师要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學生的语文实际水平来制定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计划[1]。首先,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提高学生缩写、扩写和改写的基础性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文章中提取重要信息,结合自身的联想与想象,转换表达方式表述大意。其次,语文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学情和内容为主,制定具体目标,灵活运用多样化方式。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即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将知识、情感和意境迁移,获得不同的感受。比如学习《春》一课时,其中出现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境,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探讨“偷偷地”和“钻”应用的作用。再如《次北固山下》中,学生就要发挥思维迁移能力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眼前的景象。最后是教师全面实时地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并加以反思,对原有的思维能力培养目标与进度进行调整。

结合初中语文的文本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开展,即整合教师所掌握的课标要求、学情分析以及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比如结合七年级学生单元内容的“四季”专题为例,教师就要将课文和相关的阅读内容整合在一起,能够找出8篇与主题相符的文章和5首相关的诗歌,于是教师将其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单元导读、基础巩固、美文鉴赏和写作训练。这四个环节有紧密的联系,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便于教师更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迁移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力与批判力。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认知冲突

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国的教育学家李吉林在其研究的情境教学理论中指出,情境教学包含有五种重要的操作要素,而创设情境就是激发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2]。在良好的情境下,学生思维的认知冲突才容易被激发,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有冲突点的两难情境,为了突破冲突要点学生才能因此而激发学习兴趣,锻炼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要确保创设环境具有民主平等性,任何学生都能经过独立思考来挑战权威,激发学生的思考探讨欲望。其次,教师需要积极地对待学生的疑问,古人常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独立思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鼓励,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过程中的闪光点。最后要求教师引入问题情境教学法,综合上述两种条件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行为。

比如学习《风筝》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本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的问题情境:风筝是写实的文章,探讨的是一对兄弟之间产生的矛盾。那么这对兄弟是因为什么事件而产生矛盾?在文中出现了“嫌恶”一词,这个词语的用法是什么意思?能否换成其他的词语?代表了主人公之间的什么情感?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脱口而出“讨厌”的替换,那么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替换词带入到文章中感受全新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作者对风筝厌恶至极的心境。

三、紧密结合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而对应的培养方法也要贯穿地应用其中,才能确保学生真正掌握[3]。众所周知,语文思维的方式有很多,以下探讨常用的思维方法。

首先是观察性思维方法,这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在发展学生思维时常用观察与对比进行结合。初中语文文本当中有很多作品的精华都隐藏其中,需要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领会,教师要借此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比如在文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探索月球奥秘”的主题,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顺序或角度让学生从各种素材中找到与月球运行相关的内容,通过观察总结心得。

其次是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这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比如在解读《天上的街市》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可以尝试将街灯比作是明星,又将明星比作为街灯,联想到天上也存在街市,逐渐为学生运用联想能力勾勒出一幅天上繁华街市的画卷,最后再从联想中返回现实,表达作者追求理想的美好情怀。再比如学习《秋天》一课,为了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问题:渔夫在清凉秋天的早上撒下渔网,那么他打捞上来的是什么?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描述了一段“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同学们能想象渔夫悠闲划桨的画面吗?环环相扣的场景让学生在联想中自由驰骋,领会到文章的中心情感,激发其描述与写作的欲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文本的作用,启发和指导学生进行有序地、环环相扣地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思维,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泽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学教学,2015,11(2):60.

[2]罗可松.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3,2(36):117.

[3]刘光国.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成功(教育),2013,2(22):109.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新世界国际学校550023)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