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学实用化的转变

2018-09-13 10:46郑丽玲
考试周刊 2018年66期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

摘 要:通过对我国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学语文的学科理念与测试内容都发生了极大转变。高考是对教学方式和学习理念的重要评价方式,现当下高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需实用化转变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

一、 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究语言现象的内在规律

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中学语文课改就已经完成了知识—积累的转变,这就代表着我国中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了根本性的不同,下面将从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在学习内容上,我国长久以来将语文知识的重点集中在语言学方面,注重学生对语法、句法、关键词等方面的学习,注重语言逻辑性,虽然引导学生们重点学习语言学是为了使学生们掌握语言规律并进行正确的语言实践,但是经过对学生长时间的语言实践观察和对教学成果的深刻反思之后不难发现,日常的语言知识学习并未被学生们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这就引发了对语言实践与语言规则谁是第一性这一问题的反思,对此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究。早在1986年,Rumelhart和McClelland就利用平行分布加工模型对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虽然语言规则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分析语言特征,但是对儿童语言实践的促进效果并不明显。同样,这一问题在二十世纪末也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关注,在对近几十年来的语文教育进行反思之后认为语文能力的提升并不能仅依靠掌握语言学规律和文学框架来完成,对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对语言现象内在规律的掌握必须依靠学生自身来完成,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阅读自主探索语言规律,在实践中掌握语言运用能力。

从学习方式角度来看,除了学生自身的探索与学习,教师也在语言规律的正确认识中起到了举足輕重的作用。以文言文教学为例,传统高考作为教学评价方式之一主要对重点字词的解释和语法进行考察,对“言”的过度重视就导致了教师们对“文”的忽视,但是在文言文学习中,对篇目的总体把握才是根本。于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试重点也逐渐由字词解释变为语言现象的考察,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要重视提升学生们对文言文语境的感知能力,在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经验指导和参考资料,使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语言现象的联系。

二、 开展语文专题,结合语言实践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一) 在整体把控语文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划分

在对往年考试评价进行分析后可知,考试评价对课程内容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传统语文高考试题主要有四大板块:语文基础知识部分、诗词赏析与诗歌填空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和作文部分。教师们在对传统高考考试评价模式进行分析之后往往将其作为教学标准,将语文教学内容随之划分为四部分,但是近几年的高考却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考试评价与课程内容相统一的趋势,即使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几大板块仍旧特征明显,但是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呈现着越来越多的关联性。以2017年全国卷为例,语文试卷中考察的主要内容已经由模式化转化为感悟性,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们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和深入理解。

(二) 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中心转变教学理念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被提出的,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对中学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做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例如参与当代文化任务群、语言积累和探究任务群、对一本书的阅读探讨任务群等等,以教学视角进行分析,任务群是指一种实践活动,它的完成形式多样且自由,不仅可以通过读整本经典书籍或者感兴趣的书目来完成,还可以通过小组研讨某个社会热题等形式实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使教学理念受到了新观念的冲击,促使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变革。

语文学习任务群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引用到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去,是因为它的众多优势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指导,从内容角度分析,学习任务群的设立能够拓宽教学空间,并且能够使学科之间形成一种互相贯通的状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整体联系;从形式角度分析,学习任务群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加强教学与实际的联系,使教学内容被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进行设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其教学主体的作用,同时又不可忽略同样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应当充分进行教学创新,深入了解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的开发,从内而外全面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

三、 结语

中学是学生们逐渐适应社会的时期,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能力的培养,使书本知识与社会能力相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应当不断地促进教学向实用化方向转变,使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升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和个性化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云峰.语文知识观的反思与重构[J].语文建设,2002(8).

[2] 徐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J].中学语文教学,2017(3).

[3] 刘铁芳.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郑丽玲,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改革方案下高中英语教学调整对策
基于全国卷高考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新高考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与探索
浙江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高考制度背景下实现招生工作“WWW”转型
新高考对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以思促学 课程为王
以思促学 课程为王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进行中学地理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新高考对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