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产业新高地构建之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战略设计

2018-10-13 07:38张文彬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园区能源发展

张文彬,胡 健,焦 兵

(西安财经学院 西部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100)

一、引 言

2017年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五新”发展战略,明确构筑新高地是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所在。依据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按照差异化、特色化思路打造区域特色发展引领区则是构筑新高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任保平(2017)[1]基于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提出通过深化改革构筑陕西新高地的路径选择。本文在其研究基础上,基于陕西省三大区域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更加具体地提出如何构筑陕西省区域新高地。

根据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打造区域特色发展引领区的规划,本文提出“新高地”建设应该是多目标、分层次的。具体分为:第一层次,在陕北地区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准能源化工产业新高地;第二层次,在关中地区构筑具有国内先进水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高地;第三层次,在陕南地区构筑绿色循环产业具有山地区域先进水准的新高地。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是要素禀赋理论。Heckscher在1919年最早提出了要素禀赋的基本观点。随后Ohlin在Heckscher的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强调各个国家拥有的要素禀赋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其比较优势起到根本性影响(苏庆义,2013)[2]。要素禀赋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区域经济发展领域。Hanson(1999)分析了美国要素禀赋的改变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3],张永恒和郝寿义(2017)、郝大江和张荣(2018)等学者也研究了我国要素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5]。

二是空间分工理论。空间分工这一术语由英国人文地理学家Massey于1979年首次提出。她针对当时英国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的一系列变化,试图利用空间分工来解释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6]。之后,运用空间分工解释不同国家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文献也逐渐出现。Bade(1986)、Ettlinger和Clay(1991)、Bagchi-Sen和Pigozzi(1993)等学者分别对联邦德国、美国不同产业和企业部门的区域分工进行了研究[7-9]。Oinas和Malechi(2016)则将空间分工理论运用到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空间创新系统概念,特别强调创新主体的外部联系,并以此解释区域发展不平衡[10]。

三是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增长不会平衡分布在所有区域,某些地区因其优势会实现高强度的增长而成为地区的增长极。随后Boudeville、Lasuen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对增长极理论进行了完善(安虎森,1997)[11]。国内方面,安虎森(2007)对增长极的形成机制、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该理论的应用条件进行了说明[12]。潘文卿和李子奈(2008)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考察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中国增长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13]。我国学者关于打造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长极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天津滨海新区中国特色经济增长极(邢春生,2010)[14]、深圳特区增长极(徐溯、郁俊莉,2013)[15]、雄安新区第三增长极(周密、王家庭,2018)[16]等。肖良武等(2017)基于经济发展、结构和环境承载力视角对黔中经济区的多层次经济增长极体系构建进行了实证考察[17]。

三、创新“三大”模式,打造国际先进的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新高地

(一)基础条件

1.资源禀赋

《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陕北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陕北已成为我国 21世纪煤、油、气、盐等资源发展的接续地和国家能源化工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地区,尤其是榆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为1424.68亿吨,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气储量5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石油储量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盆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基于丰富的能源资源禀赋,陕北地区能源化工产业已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煤化工产业,在煤(甲醇)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领域的工程示范都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工艺设计和制造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2.产业基础

陕北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煤、油、气等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已经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5%、17%和30%以上。能源化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煤制油(含煤焦油加氢制油)年产能360万吨、煤制烯烃年产能31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煤制烯烃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1.3%,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双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60%左右。

陕北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采掘为基础,以煤电、能源化工为主导的能源化工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和高端化发展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据统计,陕北地区2016年新批煤电装机398万千瓦,新增煤化工产能200万吨,榆林已经成为全国煤制烯烃产能第一大市。

3.政策支持

自2003年起,陕西省委省政府已经连续召开十五次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陆续提出一系列政策和发展规划,支持陕北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详情如表1所示。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

陕北能源化工产业新高地构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旧有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式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能源化工业普遍滞留于产业链低端,煤炭产品以资源的一次开发加工为主,产业链条较短。这主要表现在煤炭初级开采产品——原煤直接外输比例达到70%,在当地进行深度转化的比例不足30%。

现代煤化工的主流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两个过程。其中,甲醇是煤制烯烃的中间产品,是烯烃的原料。但是榆林地区的甲醇、聚氯乙烯、兰炭和电石等初级能源化工材料的外输比例超过80%。即使在本地进行烯烃产品加工,也主要是对乙烯和丙烯进行粗加工,形成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然后外输到东部沿海省份。现阶段陕北煤化工产品基本都是大宗基础化工产品,原料和技术路线趋同,未能实现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也没有形成产品上下游衔接,导致产品雷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短缺。

表1 2003—2011年历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

资料来源:陕西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陕北能源化工产业新高地构建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能源化工园区项目同质化问题严重,空间布局不合理。截至2017年底,陕北已建成的县级以上能源化工产业园区数量达到40个以上。这40多个园区中,90%的园区涉及的产业主要以煤电、煤化工园区为主。能源化工核心区的榆林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能化园区,且数量众多。例如,神木在其县域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建设“八区六园”,这些园区的定位几乎无差异,同时这些县域级园区各自为政,园区建设普遍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园区内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初级产品较多等现象。此外,能源化工产业园区中“一煤独大”局面尚未扭转,煤电、煤化工园区的发展规模及数量明显高于油气工业园区。依托现有陕西油气资源优势,榆林地区已经产生了以榆炼为代表的千万吨石油炼化基地,而与之相对应的油气储运及配套下游石油化工领域的园区并没有跟上,石油化工园区数量偏少。以陕西重点扶持的“十大园区”为例,十个重点发展的能源园区中,仅靖边能源化工园区的定位涉及了油气炼化加工领域,其他园区仍然主要是以煤炭、煤化工产业为主。

(三)战略设计

面对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现状,陕北地区应积极探索“大企业引领、大平台驱动、大园区承载”的“三大”模式,加速推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能源化工产业新高地的构建。

一是大企业引领,推动能源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整合。能源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应以大型能源企业为主体,实现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有效衔接,打通全产业链条。同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企业进行横向合作,形成特大型能源龙头企业,避免过多同质企业恶性竞争,推动实现分工明确精细,产业链条紧密完善,研发能力突出的产业分布格局。

二是大平台驱动,形成产学研联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大平台应以陕西能源化工企业、高新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要合作对象,以“政产学研用”合作为创新模式,以联合重点实验室、联合工程实验中心以及产业技术孵化中心等创新机构为主要载体,以承接国家重点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高科技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及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任务,以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目标,实现陕西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

三是大园区承载,推动紧缺要素进行跨区域优化配置。能源化工园区布局规划时应首先由全省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各园区分区及主要定位,最大程度保证园区与园区之间的产业链衔接或差异化;然后再由下属一级的地市或县级政府配合规划细化各园区具体规划与定位,做到“统一规划、分级实施”。

四、基于“双链”互动,打造国内先进的关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高地

(一)基础条件

1.资源禀赋

关中地区面积占全省27%, 人口占全省59.8%,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中一直是全国科教大省,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形成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密集且能够辐射西北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科技产业带,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改革创新任务。

同时,关中地区地处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 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国际枢纽机场和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地位日益凸显。而且,关中地区还拥有西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线建设”时期和西部大开发为关中地区打下良好工业基础,是国家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

2.产业基础

经过多年重点建设,关中地区形成了较为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装备制造业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关中工业的80%左右集中在西安、宝鸡、咸阳三市。目前,关中地区,沿宝(鸡)潼(关)一线,以西安为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九大装备制造业聚集。这些产业集群是关中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率先发展的重要产业依托(见表2)。

表2 关中装备制造业集群一览表

3.政策支持

关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的政策基础,除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外,从2006年开始,陕西省委省政府逐渐加大对关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见表3)。

表3 2006—2017年关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资料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产业集中度较低,配套能力偏弱。从整体上看,关中产业集群大多数还处于发展的低端水平和初始阶段,总体规模较小,企业间关联度不够紧密,产业链空间尚未充分利用。关中拥有一批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由于技术创新和产品集成能力弱,因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制约了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多数龙头企业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虽然关中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但社会化协作和专业化分工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产业链上断点较多,核心部件受制于人,配套率低等因素制约着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二个问题是龙头企业缺少成套核心技术,系统性创新能力不强。关中地区大多数企业在集成创新、系统设计创新等方面较为落后,多数企业只具备生产单一产品的优势,缺乏产品集成的技术首创优势和二次开发能力,导致企业经常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掌握成套核心技术,制约了企业高端化转型。如冶金煤炭重型装备产业,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拳头品牌产品,但目前却不具备提供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的能力。其中,代表性企业——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但目前也基本上是采煤机产品一枝独秀,不具备提供煤矿采掘成套设备和承担EPC(交钥匙)工程的能力。

(三)战略设计

关中地区要完成产业发展中对东部发达省份的追赶超越,关键抓手就是加速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链”互动,将关中地区雄厚的创新资源与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深度融合,引领国内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模式的探索,实现建设国内先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高地的总体发展目标。

具体思路是依托中国西部创新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政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集中各种创新资源,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着力突破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和延伸环节等的技术瓶颈,促进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成果应用,推动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首先,充分发挥关中产业基础、生产成本和地理区位等优势,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其次,集中力量打造西安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制造和宝鸡新材料等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继续壮大轨道交通、输变电、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等优势制造业。再次,充分发挥产业链在产业协作和工业品配套中的带动作用,重点完善重卡、机器人、大飞机、钛、智能手机、平板显示、光伏等10条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关中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高地的空间布局为:西安,围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开发机器人、感知系统、智能仪表、物联网、数字医疗及工业设计产业,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智慧谷”。宝鸡,通过实施“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推广应用数字化控制技术,集成创新一批数控装备,实现装备性能、功能的升级换代,培育发展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文化创意产业;咸阳,针对能源化工、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推动智能技术、装备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与推广,通过集成创新,开发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保障产业转型升级。

五、依托秦巴山地独特资源,打造山地区域先进的绿色循环产业新高地

(一)基础条件

1.资源禀赋

陕南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一是水能及生物资源丰富。汉丹江和嘉陵江流域水能总蕴藏量占全省总量的55.9%,是全省水力资源最为富集和最优良的水电梯级开发地区。拥有姜黄、杜仲、绞股蓝等各类中药材资源3000余种,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二是旅游资源独特:一方面,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森林公园,安康的瀛湖、香溪洞、南宫山等重要景点成为邀请各方宾朋旅游观光的名片。另一方面,历史文化资源。陕南地区是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的交汇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传承已久的秀美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陕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产业是陕南最有条件、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之一。三是优质矿产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铁、钒、钛、银等20种矿藏探明量全省最多,金长石、钾长石储量亚洲第一,镇巴区块油气潜在储量达132万亿立方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资源区。

2.产业基础

陕南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为平台,以技术为支撑,打造了生物加工、生态旅游、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初步建成了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具体来说包括:汉中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城固—南郑—汉台—勉县为主体的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材料、油气石化、生物医药和绿色农业六大基地;安康地区初步形成了以月河川道为主体,以旬阳、平利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空间布局的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制药、丝绸纺织五大基地;商洛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为龙头,以新型材料产业为重点,以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为补充的10个循环产业链。

3.政策支持

从2006年起,陕西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陕南循环发展工作座谈会,对陕南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规划(见表4)。

表4 2006—2017年历届陕南循环发展工作座谈会

资料来源:陕西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在陕南循环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次至第五次为陕南突破发展工作座谈会)。

(二)发展瓶颈

陕南属多山地区,土地供给不足,县乡交通条件差,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高层次人才缺乏,开放程度低。目前并未形成良好的产业协作机制、资源尚未充分整合,产业结构提升不够,区位分工不明确。同时,陕南优势产业规模不大,集群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初级产品、价值链中低端产品占比较大,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更重要的是陕南28个县(区)中有23个县为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并且绝大部分县都属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较大。

(三)战略设计

首先,要高效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循环农业产业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农业倍增和扶贫攻坚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节约型种植业、清洁化养殖业。建设特色农业园区,以特色农业园区为载体,走生态化、规模化、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之路。打破县(区)行政区划界线,推动“一县一业”发展,使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分布格局。

其次,转型发展循环工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主体思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为重点,加大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力度,重点发展有色、非金属材料、燃气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现代中草药优势产业,走集聚化、绿色化、创新发展的新型工业之路,不断完善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产业园区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

最后,依据独特生态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养老等现代服务产业走绿色循环发展道路。壮大旅游重点领域,充分利用秦巴自然风光、汉丹江风情、陕南美丽乡村、两汉三国和红色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建设精品旅游景区,发展山水风景游、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和历史文化游。培育健康养老产业,依托生态、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开发老年产品,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服务,建成一批集理疗康复、康体健身、医疗旅游、智慧养生、养老保健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园区。

猜你喜欢
园区能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