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究

2018-10-18 12:11卞悦
文理导航 2018年21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创造性思维幼儿教育

卞悦

【摘 要】本文立足幼儿教育现状,分析了幼儿音乐教学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理念的改变、材料内容的科学提供、不同形式的创编,具体阐述了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活动;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音乐活动是幼儿追求美好生活、表达纯真浪漫情感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不同教育策略,搭建自由、发散创新的思维空间,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从当前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出发,就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当前幼儿音乐活动的现状

具体而言,当前幼儿音乐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音乐核心素养的“不注意”,淡化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建立明确清晰的目标意识,明确不同活动中要给予幼儿什么、培养幼儿哪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形成。

但从实际而言,幼儿音乐教育更多地强调其载体功能,突出音乐活动的趣味性,而对于音乐活动在培养幼儿艺术情感等核心素养方面,缺乏实质性开展。因此,幼儿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教学定位,教师的“教”、幼儿的“玩”,并未形成对幼儿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课堂音乐元素的“不凸显”,弱化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音乐教学应以开放式的活动构建为导向,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但从实际来看,幼儿音乐教育更多地重点放在了歌曲的学唱以及主题经验的获得,而忽视了音乐本身所包含的各类音乐元素:节奏与旋律、音乐性与音乐形象等,而这些元素正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幼儿缺乏感受下的兴趣导向,枯燥、乏味的音乐活动,难以诱发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甚至出现一些幼儿对音乐活动的排斥性。因此,僵化、陈旧的音乐教学现状,难以支撑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扼杀对于音乐的热情。

(三)教师主观臆断的“不放心”,抑制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的各类音乐艺术活动中,我们习惯扮演起“操心妈妈”的角色,担心孩子们不会表现,和心中预期的目标不符,课堂效果不好等。于是,在教授的过程中便不由自主地有了各种语言及肢体动作的示范。这样一来,尤其是小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了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便使幼儿养成了盲从的陋习,并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制了幼儿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发展。实质上,幼儿自我的“小想法”,就是迸发创造性思维的源动力,正是音乐活动中教师主观臆断的“不放心”,将“小想法”变成了教师的预期效果,以至于幼儿创造性思维难以得到发展,缺乏良好的培养空间。

二、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幼儿创造性思维作为构建着力点:

(一)践行幼儿为主的“生本”理念,启发幼儿自由创造

欣赏感受是各类音乐活动的基础。再优美的歌曲旋律,孩子们如果不会听、听不懂、不理解,那么何谈更深层次的创造表现呢?一节集体音乐活动中,前半部分的大量时间应着力于让幼儿反复地进行欣赏与感知,理解音乐性质,音乐所传达的内容与情感。当然在重复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兴趣点的把握,用多变的形式及语言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否则课堂氛围就会显得枯燥。

人们常说,在音乐里“坟墓”与“鲜花”是一样存在的,音乐没有对和错,强调的是感觉。教师的关键在于要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去听音乐进行想象,逐渐听懂音乐、想象音乐意境、领会音乐的美,这是提升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好办法。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自由创造

皮亚杰说过:“思维就是操作。”而音乐活动在于“动”,要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中,自由尝试与探索,从中获得音乐所带来的心灵感触。

我们要学会放手与等待,让幼儿自己来看、来听、来尝试,在最开放最宽松的空间里发挥潜在的创造性。为此,作为集体活动的衍生——个别化学习活动,教师的活动创设要丰富多彩,诱发幼儿主动尝试,并在自主操作中,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

在大班个别化学习“小舞台”中,为幼儿准备节奏卡、小铃、铃鼓、锅碗瓢盆等各类音乐器材,引导幼儿自主尝试,动手操作演奏,从看似“粗放式”的音乐活动中,自我感受音乐节奏所带来的奇妙,逐渐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受力。在自由尝试的活动空间,幼儿依托教师低结构的“教”,更好地熟悉音色、性质等音乐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幼儿通过大胆创新,编创具有自我特色的演奏方法,这其实就是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现。

而生活元素也是构建音乐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善于從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入手,以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创造出大自然的声音。

如大班“瓶子乐器”的集体活动中,幼儿在自由尝试中发现,装有不同质量水的瓶子,在用筷子敲击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面对这一“神奇”的发现,幼儿们既惊奇又兴奋。通过控制瓶子中的水量,演奏出美妙、悦耳的音乐。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幼儿懂得如何去控制音调,如何从生活中去感知音乐,这些过程,都是基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以更好地促进幼儿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选择科学趣味的活动素材,促进幼儿自由创造

兴趣的激发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笔者看来,幼儿音乐活动的选材,应紧扣幼儿的个性发展需求科学选材,以趣味性音乐内容为导向,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能够感受到音乐之美,打开想象力之门,并获得更深的感受,以此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如小班《变石头》音乐活动,选择了两段节奏快慢不一的音乐。在第一段欢快音乐的表现上,幼儿只需展示符合音乐的表现,可以是小汽车、小动物,又或是幼儿肢体的细微动作。老师定的规则越少,幼儿的想象力越丰富,创造的空间越自由,从而展现出来的音乐形象也更加丰富。教师并未拘囿幼儿的表现,而是从音乐欣赏的角度,肯定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让幼儿更好地基于自由的思维引导,更好地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四)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创编,推动幼儿自由创造

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教师要立足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音乐创编诱发和促使幼儿的激情和幻想。在为幼儿选配音乐时应注意选择歌曲,不仅要便于哼唱,旋律要优美,还要有助于幼儿树立鲜明的形象。在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玩”“思”“创造”都是主要元素,应在活动中充分体现,让“玩”更好地促进“思”与“创造”的实现。

如大班《建筑之歌》,笔者在执教中,将音乐活动设计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看图谱创编歌词及劳动号子,不以学唱歌曲的能力为难点,而是通过多变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幼儿在创编上有所提升。现场采用以下两种策略:一是规律化的歌词不再是老师一味的示范,而是结合图谱让幼儿自己进行创编有规律的歌词内容。二是教师不断地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帮助幼儿自主创编符合歌曲性质的“劳动号子”。第二课时是创编其他工地上大力士的本领,是第一课时的延伸。教师言简意赅地抛出了一个发散性的提问“你发现工地上的大力士还有谁?它有什么本领?”紧接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调查分小组开展歌曲创编,课堂的氛围比较宽松自由,不是以往老师过度地“教”,而是推动幼儿对音乐本身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结束语

音乐本身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音乐中充满了创造,而没有创造就没有音乐。

创造性思维,是幼儿创造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应通过音乐活动的有效创设,搭建幼儿全面发展的空间。在本文的探讨中,幼儿音乐教学的局限性、僵化性,弱化了音乐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在笔者看来,以“生本”理念为导向,着力于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及元素创设,是促进“音乐+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切入点。通过践行幼儿为主的“生本”理念、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选择科学趣味的活动素材、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创编,来丰富音乐活动,多种策略推动幼儿自由创造。

【参考文献】

[1]左敏瑜.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探索与实践[J].课外阅读旬刊,2011(02)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创造性思维幼儿教育
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创新音乐教育 同构艺术知识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