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士官《数字通信》课程建设

2018-10-19 09:11曾晗贾艳艳雷益艳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曾晗 贾艳艳 雷益艳

摘 要:课程建设在院校教学建设改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围绕军校“数字通信”课程的教学梯队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建设以及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字通信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数字通信》是我院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各专业学员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学习是学员分析、解决各类通信专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素养的通信士官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士官学员通信装备操作技能的重要渠道。目前,我院开设的《数字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比较单调,缺乏弹性和个性,课程建设势在必行。我们紧紧围绕课程建设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评价方式入手,以优化教员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程建设基本理念

对于士官大专学员而言,《数字通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建立数字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体验数字通信模型的建立过程,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解决通信装备操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为部队服务的职业素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确立课程建设基本理念:

1.坚持“管用实用”。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对士官学员数字通信基础的需求,以“实用”、 “管用”为指导,整合数字通信课程教学内容,优选知识点范围,调整内容标准,把握难易程度。

2.坚持“能力为本”。确立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员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各章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提高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技术应用”。注重数字通信原理的实际应用,培养技术应用意识,为后续各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效对接。

二、优化教员队伍,提升教学水平

目前,《数字通信》课程组共有五名成员,成员中既有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也有高学历、理论功底扎实的青年教师。长期以来,团队坚持集体备课,课前试讲,反复跟课听课等制度,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受到了专家学员的好评和认可。在此基础上,课程组成员多次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并获取优异成绩。

除日常教学外,各成员也不忽视自身教育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研究先进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来,与此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科研项目,并围绕《数字通信》课程教学改革发表数篇相关论文,正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员队伍[1]。

三、重视教材建设,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数字通信》课程教材建设,应针对士官学员的特点和部队通信站实际情况,按照完整性、实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对通信技术的实现不贪多求全,而是精选典型技术进行分析,确定数字通信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2]。具体方法是: 结合典型数字通信系统框图,将课程分解为四个核心模块,共七章, 即信源编码模块、信道编码模块、传输模块(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同步模块、典型通信装备介绍。

针对每个模块进行精心分析,挑选经典技术实现有层次的讲解,在注意通信系统整体性的前提下,阐明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尽可能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深理解,避免繁琐的数学公式推导,力求从结论上深入浅出地阐明其物理概念,核心是使学员深化和掌握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模块的分析方法[3]。同时积极了解通信部队数字通信装备配备情况,把通信装备与数字通信原理有关内容相结合,做到贴近部队、贴近岗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在对典型技术进行微观分析時,以注重比较研究、概念提炼,避免数学推导和理论复制,而以大量的图示进行理论知识的诠释,强调知识的运用。以数字调制方式的带宽分析为例,将授课重点放在各种调制方式的带宽图示比较上,不进行频域的数学推导;同样,在噪声分析中,不引入误差函数等概念,仅比较各种数字调制方式的抗噪声能力。关键是帮助学员理解带宽、抗噪声能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当考虑带宽、抗噪声能力等因素时选择哪种调制方式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四、选择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数字通信》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枯燥抽象。结合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将尽量避免填鸭式教学,避免大量枯燥的理论讲授。以“主动”、“发展”的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点,主要采用实例教学法,用实际案例导入章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导学式等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现代化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把真实的工程实际情境融入到教学中,努力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同时及时地向大家介绍有关通信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动态,通过课堂授课、课程教材和教学课件,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互动性强的新型教学模式。

五、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能力生成

为了实现对学员学习情况的全面、准确评价,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成绩为百分制,课终考核与平时考评相结合。其中课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在笔试中,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安排合适,符合新大纲要求,试题注重考察学员的学习能力,试卷评分过程严谨、规范,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中肯,认真进行考试工作总结;平时考评占总成绩的30%,平时考核成绩涵盖:课堂表现、问答讨论和作业完成等等;课终考核突出知识、技能和方法,全面、真实和客观地评估学员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生成。

参考文献:

[1] 刘陵顺,晋玉强,张树团.军校“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2).

[2] 周友兵.高职《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 冯友谊,杨 俊,强世锦.《数字通信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7.

作者简介:曾晗(1991—),女,河南邓州,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硕士,从事电子技术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