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古诗教学中的乐与趣

2018-10-19 09:11齐秦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童诗童趣情境教学

齐秦

摘 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以其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意境深远的特点,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鉴赏美、内化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童诗 童趣 情境教学

正文:

我校从办学以来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实践体验”的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古诗教学中抓住三个儿童成长过程特质,即好奇、好玩、好问,并参照小学语文《课标》中对中段学生提出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设计了《小儿垂钓》一课。

《小儿垂钓》是唐朝诗人胡令能仅存的四首诗之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重鼓励,善于引导和评价;重视诵读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视情境再现的引导。

一、反复诵读,领会诗意

古诗教学,诵读诗句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中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诗句诵读,充盈着40分钟的课堂。从自读到指名读,再到与老师的配合读,再加之拍打着桌子带上节奏读。如:

师:除了读诗需要读出垂钓时的愉悦之心,我们还可以注意些什么?

生:读得有节奏

师:很好,读诗歌就是要注意节奏感。我们一起来拍着桌子打打节奏。(师猛烈地拍击桌子)这样好吗?

生:不好,要轻柔一些。

师:请同学们先练练手轻快的拍击桌子。

下面老师来读题目和作者,大家打着节奏来读诗歌内容。

师:《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大家觉得你们读得怎么样?

生:节奏太快了。

师:看来大家看到了问题。那我们再来试试。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读诗就是要这样,读出节奏、读出味道,现在同学们一个个俨然已经成为了诗人。

单是这一环节,就让学生既在动口动手中,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整首诗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当河边垂钓的小儿鲜活的形象已深植学生的心中,这时,引导学生从小儿、路人、诗人的角度再带有感情的诵读,有感而发,也就水到渠成。

师:一首《小儿垂钓》,短短四行,却给我们勾勒了一位天真浪漫,稚气可爱的小儿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充满童趣的《小儿垂钓》。

瞧,多么可爱的孩子呀,“蓬头、侧坐、学垂纶”还真钓到了鱼。孩子,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

师:那你来高兴地吟吟这首诗。

生:《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師:这位路人,你看见那个可爱的孩子了吗?你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请你读出你对孩子的喜欢来。

生:《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各位小诗人,你们也都看见了那个孩子和路人吧,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自由读诗吧,读出你自己的感受来。

生:《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你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请全体起立。大家可以闭上眼睛,一边背诵,一边在脑海里想象这幅有趣的“小儿垂钓”的情景。

生:《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在这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读,对这首七绝已然是非常熟悉,再让他们练习几遍,不难做到熟读成诵。贯穿整堂课的吟诵,也为学生精彩的表演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让人已然置身其中。

二、情境再现,体悟小儿形象

意境的感受必须由学习的主体——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小儿垂钓》这样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学生并不难以体会。我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调动全身感官根据情境,分角色演出。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中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时,我便采用这样的表演方式:

师:诗句理解容易,表演难,如果谁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演出这两句话,表演的到位,能体现出关键字词,这才算是你真的读懂了。

我们请同学来表演,一人扮演稚子,两人扮演草。

其他同学再来读读这两句,给他们一些灵感。

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学生表演)

师:他们表演的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生1:“蓬头”是头发乱糟糟的,他表现的不好。

生2:小儿是“侧坐”的,表演同学坐得却很端正。

生3:我觉得草不应该是趴在地上的。

师:大家终于关注到这颗默默无闻的小草了。齐读第二句。

生:侧坐莓苔草映身。

师:“草映身”什么意思?怎么理解“映”?

生1:水倒映着草。

师:既然水能够“倒映着草”,说明草长得……

生(全):非常茂盛。

(表演学生立刻调整表演动作。)

师:因为草长势茂盛,以至于都把小孩子的身体遮掩住了。他们的反应速度很快。

他们表演得像不像?

生:像!

师:我们一起配合着他们的表演,再来读读这两句。

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即使是短短2分钟的表演,也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这样的“玩”与“演”,活脱脱地展示出40多个天真可爱的“钓鱼童”。随着诗歌学习的深入和第一次学生的精彩表演,当“路人”出现时,学生们的表演不仅止于“遥招手”,还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

师自言自语:我跟老朋友已多年不曾见面了,这次应邀,特来拜访。可是几年不见,这道路跟村庄都有些变样了,我都不认得路了,这如何是好?得找人问问才行!(师用手张望)奇怪!远处有一个小孩蹲在草丛里干嘛呀?我来问问他:喂——小朋友——,到张家庄怎么走?(声音较大。)

(生忙招手)

师:老师想问问,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呢?

生:声音小点,你过来我给你说。

师:你会用什么方式告诉我呢?

生:说悄悄话。因为声音太大就会把鱼儿吓跑。

师:那么当我叫你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很着急,因为你说话很有可能就会吓跑我的鱼儿。但是呢,我还是很想告诉你路的。

学生兴趣盎然,除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是给了孩子举一反三的空间。通过想、说、演小儿河边垂钓的种种乐趣,小儿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心中不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孩童。

《小儿垂钓》虽然短小,但里面深藏着孩子的童真童趣童心;一堂课时间有限,但无法缩短我们对古诗中真善美的探寻。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个美的传播者,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品味古代诗歌的韵味和词章的美丽,我将继续引领孩子们在古诗中寻找更多的乐趣与情怀。

猜你喜欢
童诗童趣情境教学
童趣
童诗对对碰
童诗三百首
另一种话
蓝湖童趣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童趣游乐场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