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阐释

2018-10-21 07:11谢金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初中数学

谢金波

摘 要:目前,初中数学中的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了困扰学生的重难点,同时它也是学生学好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为了更好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本文通过阐述增强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初中生在解题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阅读理解 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许多内容丰富、思路新颖、特点鲜明且难度较高的阅读理解题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阅读理解题所考察的知识大多都来源于课本,但它又不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考察,它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拓展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认真仔细的读懂题目要求,还能根据材料内容迁移到所学的知识,理清各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的完成题目的解答。

一、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維,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之一,而其中最重要的又是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分析能力的提高,而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便可以很好的推进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将教授的重点放在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上,在日常的课程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学生对此类型题目的掌控力。当然,若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思路。学生在拥有良好阅读理解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合理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水平和逻辑能力,逐渐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初中生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中存在的不足

1.基础薄弱,缺乏自信

虽然目前针对初中生的阅读理解题目都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大部分阅读理解题目的篇幅较长、字数较多,而且各句子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使得许多学生在看到题目的第一眼就已经丧失了一大半信心,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不想继续往下思考,再加上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解答此类型题目就变得更难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甚至是厌学情绪。这便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薄弱导致的,若此问题不得到解决,便无法真正的提高阅读能力和数学水平。

2.认识错误,缺乏体会

许多学生整天呆在学校和书本里,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对很多社会层面的词汇很陌生,但初中数学中出现的阅读理解题目很多和实际紧密相连,便会毫无意外的出现一些学生陌生的词汇,导致学生基本无法继续进行解题。例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利息、利率等金融词汇,虽然我们觉得此类词很常见,但许多学生基本不接触这些事,自然对此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就无法进行解答和计算。

3.忽视阅读,缺乏理解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缺少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长时间无法得到提高,理解能力自然也较差。许多学生认为文字学习远远比不上图画有趣,认为其既浪费时间又耗费脑力,内心的排斥感极强,从不愿意花费时间去进行训练,导致他们阅读和理解能力均低。而在进行数学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时,一方面学生的能力较低,再加上题目较复杂,很容易让学生浮躁,无法静下心来进行题目分析,从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解题的质量。

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建议

1.增强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意的重视学生对定义、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只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例如,在讲解“绝对值”这一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复习正负数的定义,以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时,不能对基础知识有丝毫的放松,必须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阅读理解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2.培养数学思维

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数学解题思维是学习数学知识和正确解答题目的保证,学生只有在正确数学思维的引导下,才能正确的进行题目分析,从而找到合理的解题方式。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在碰到数学难题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答,从而培养学生转化分类等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得出结果,并分析最佳解题方案,不仅加快解题速度,还培养了数学思维。

3.强调答题过程

在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学习,让学生理清思路,简化答题。在面对一道题目时,学生首先必须仔细阅读以去除无用信息、提取出有用信息,确保抓住重点,然后根据提炼出来的信息迅速提取大脑中的数学知识并进行整合,最后将知识代入题目进行分析,进行题目解答。所以,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时候,必须严格规范学生的答题过程,确保学生对每一道题都思路清晰、做到高效答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最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并逐步提高数学学科的整体水平。本文是根据笔者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得出的,希望可以给广大的教学工作者提供指导借鉴意义,但由于本人知识的粗浅,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广大的读者朋友可以积极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参考文献

[1]王慧. 如何帮助初中生做好数学阅读理解题[J]. 学周刊,2017(22):88-89.

[2]昌敬卫. 浅谈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2):43.

[3]袁天美. 浅谈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5):142-143.

[4]黄绍定.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注重“四要”[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4):138-139.

[5]刘丽华. 浅谈解答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13(09):76.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初中数学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