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2018-10-24 02:00张益静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张益静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教学内容、语言交际、问题导向、小组活动、有效互动、情感体验等为切入点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29-02

近年来,教育界掀起构建核心素养模型的研究浪潮。2014年教育部在启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时,提出了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理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面对当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广大教师应不惧挑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改革。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基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增删、拓展教学内容,培养语言能力

以前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地把教材讲完才有“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踏实感,不敢越雷池半步。著名学者龚亚夫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全部要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会的不一定全考。”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做的就是按照新課标的基本要求,合理整合和有效拓展课程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删减,或替换教学内容,或调整教学顺序,使教学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结构。

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可进行适当扩展,补充一些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增强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系统归纳,再让学生通过实践加以巩固,不要在上了几个单元之后才进行总的复习。可组织学生课余阅读英文报刊、英语故事等,鼓励学生观看英语电影(带中英双字幕)等,拓展听力练习。教室张贴英文的励志名言,如“I can because I think I can.(我行,因为我相信我行。)”,营造语言教学氛围。

二、优化教学设计,加强交际,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高中英语教材板块多,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收录有很多与“文化”主题相关的内容,而课时又紧张,如果教师教学仍按部就班,平均用力,虽然结构完整性得到保障,但对学生的要求会有时紧有时松,一堂课的内容有时能完成,有时却完不成。备课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设计,灵活划分课时,决定课堂容量,粗线条地把握教学进度,自主决定教学进程,而不必平均用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渗透文化教育,宣传人文价值。如Module 3 Unit 9 Wheels Lesson 1 Return of the White Bikes的教学,该课主题是环境保护,笔者设计了情景对话,让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分组讨论应当采取的措施。让学生自主以小品、戏曲等形式表演,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要求学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英文名,营造了英语交流氛围。课余要求学生编写中国传统节日和家乡文化风俗的英语宣传手册,增强家国情怀,同时培养文化品格。

三、以问题为导向,应用小组活动等模式,引导学生思维

英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的,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维。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采用小组活动等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式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于语法教学,采用由学生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应用的方式。在平时批阅学生的习作时,将有句法、语法错误的句子收集起来,以练习卷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先让他们自己纠错,再统一讲解,这样涉及面宽,学生印象也深刻。对于词汇教学,教学时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义,再展开讨论,进行交际训练。

实施实践性强、任务明确的“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教师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步骤,巧妙地利用教材,把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呈现、引导学习、师生合作、巩固新知、组织练习、点拨评价、体验成功。如教学Module 1 Unit 1 Lifestyles Lesson 4 City and Country时,笔者让学生续写故事,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了很多离奇的结局。

四、改革评价,尊重个体,有效互动,情感体验,培养学习能力

以往评价教学效果的惯用手段是考试、检测,教师为高分而教,学生为高分而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不能仅以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而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评价形式多元化,不光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也可采用口试、听力测试、课堂学习评比、家庭作业、课外活动参与点评、课后访谈、问卷调查、学习档案、社会实践等各种形式;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化,开展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对学生情况的反馈与评价。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时,会出现鼓掌、欢笑、七嘴八舌等场面,教师如果以传统的眼光来看,也许会觉得课堂纪律不尽如人意,有吵闹之嫌。如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则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巧妙地进行疏导,营造有效互动的探究气氛,做到“放”而有“度”,“活”而不“乱”。在教学英文翻译时,如果学生遇到不会表达的情况,教师可鼓励他们根据上下文意思、作者意图及文章需要采用意译法,启发他们用自己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表达。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可能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应予以肯定,因为这本身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

要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探究活动中,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慎重对待学困生,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注重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小组活动过程中,利用小组群体力量,让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反思,互相鼓励,自我提升,使那些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自始至终地参加探究活动,不依赖教师,而是依靠自己、依靠团队、依靠手中的资料去解决问题。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作业评语中可写上good point 或good sentence之类的表扬话,使他们看到希望,保持积极性。

五、教师要与时俱进,探索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高中英语教师要开阔视野,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与时代保持同步,去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改进教学方式,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课堂上运用英语的原则是:Use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 use Chinese if necessary. (尽可能用英语,必要时用汉语。)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学习氛围,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加强合作学习和有效互动,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互相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教师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学校要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强化教研体制,形成开放的教学、研究工作方式,组内同志真诚合作,互相交流,发挥团体力量,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扬长避短,尽快吃透教材,大胆进行教改实验,提倡教师个性化、多样化教学。

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去适应科技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新挑战。教师要学会制作PPT演示课件和HTM网络课件,力争把真实的语言环境带入课堂。比如每单元的Reading和Integrating skills,课堂上要求学生短时间内既要获取文化信息,又要拓宽知识面,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种教学时间紧凑与教学容量大之间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面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大潮,高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巧妙地驾驭课堂,使技能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相互促进,争取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龚亚夫.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6).

[2]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英语教师,2015(16).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