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打造数学课堂

2018-11-28 06:21丁清华
名师在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书匠工匠物体

丁清华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濠村中心小学,福建南平 353404)

引 言

2016年4月28日,《中国教育报》刊载了王加强[1]的一篇文章《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作者写道,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教书匠几乎成了教育领域的“过街老鼠”……

2016年8月31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刊登了金佩庆[2]的文章《且慢为“教书匠”正名》。其大意是:为师者要远离“教书匠”,人人都满足于当“教书匠”,只把教育当职业、当饭碗是一种悲哀。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工匠精神。

笔者以为,重拾工匠精神,先要为“教书匠”正名。工匠们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何尝不需要倡导“匠心独运”“别具匠心”的工匠精神?

一、别具匠心做数学

1.“君子动手不动口”

新课程倡导“在活动中学习”,皮亚杰也说:“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指尖上的。”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在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时,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本课按部就班地上完后,总是有很多学生没吃透上升部分水的形状是长方体,也因此有很多学生有疑问:在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时,为什么用规则物体体积的公式去求?这个问题到六年级学完《圆柱、圆锥》后,依然困扰相当一部分学生。究其根源,是上升那部分水学生没法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形状,因为后上升的水与原来的水之间没有分界线。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我做了如下设计(边说边配合课件演示):我们可以把上升这部分水想象成冻住的一块冰块,我们把这个冰块取出来看看,它会是什么形状呢?这样把不规则物体就转化成了规则物体。接下来,通过几何画板软件的应用,让学生在电脑上模拟操作一遍把不规则物体没入水中,水面上升后,“取出”上升部分的水与不规则物体进行对照,进一步体验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

2.“大丈夫相时而动”

教材中的每一个实践活动无不贯彻着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实践能力等新课程理念,且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师不能仅单纯地把活动布置下去就行了,而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适合于本班学生的实践内容和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真正感受到做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复习课《图形间的关系》时,我就充分地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地呈现,使得所有相关的几何知识之间的联系都以动态的生长方式呈现:

(1)导入”:我国古代有一个伟大的先贤——老子,(课件出示)他把世间万物都归为一个字“道”,今天,丁老师也要从数学的角度把小学阶段所有的几何图形都归为一个字“点”。为什么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显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在线上,线在面上,面在体上)

(2)“新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线,说说跟“线”有关的知识(直线、射线、线段)……在第一条线的基础上再画一条线,两条线在一起,你想到哪些数学知识?(平行、相交)三条线在一起,你又想到哪些数学知识?(三角形)如果在已有的三条线的基础上,再加一条线呢?(四边形)……学生在画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小学阶段所学的所有几何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地呈现出来。这样复习的结果是,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一条线,一条线索清晰的线。循着这条线,很容易就把所有的知识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匠心独运悟数学

数学学习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在活动中实践、探索、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途径。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使每位学生都从事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如果能长期地进行“悟”的熏陶,还会使学生在解决一些较难的问题时表现出一种直觉,根据直觉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往往会少走许多弯路。

《重复》一课是奥数中的容斥问题,学生理解起来较吃力,徐长青老师的《重复》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地悟到集合圈的意义和容斥问题的原理: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学生感兴趣的小品故事——两对父子去动物园游玩,只买了3张票,为什么?让学生从这轻松诙谐的小品中初步体会了“重复”的含义。但徐老师并没有指出这就是呼之欲出的“重复”,而是继续让学生玩“划拳”“抢椅子”这一游戏,并且故意制造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让学生从这些简单的游戏中体会、领略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集合的思想。后来的“呼啦圈”的圈人活动,更是把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方法的渗透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构筑起了这节深入浅出的课堂[3]。

结 语

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甚至于那些拥有某项绝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画圆、随手画地图、能用20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等,也体现了工匠精神[4]。

如果广大教师能积极发扬工匠精神,每天每节课、每个学生每个知识点都扎扎实实地教学到位,学生何其幸也,教育何其幸也!

[1]王加强.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04-28(006).

[2]金佩庆.且慢为“教书匠”正名[N].中国教育报,2016-08-31(002).

[3]朱广兵.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教书匠隐喻与工匠精神[J].现代教育论丛,2017,(02):52-57.

[4]齐善鸿.创新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05):5-9.

猜你喜欢
教书匠工匠物体
90后大工匠
工匠神形
终身做个“教书匠”
“教书匠”——郭勇与他的书法之路
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
工匠赞
县官和教书匠
致敬!老工匠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