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2018-11-28 06:21沈丽娟
名师在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重难点用力体育课

沈丽娟

(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001)

引 言

一堂有效的课背后折射出的是教师的教育哲学、教育智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了体育教学的不简单。它并非随心所欲,天马行空,需要体育工作者忘我的追求与付出。一节好的体育课,凝聚着体育教师全部的心血,从一个器材的运用,一句话语的表述,一个队伍的调动,一个动作的展示……无一不是苦思冥想、精心设计过的,因此反思一节体育课便能从中发现闪光点,知晓不足,能总结出体育教学的诸多道理,只有在思中教,在教中思,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1]。

一、教法多变,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堂教学中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反之会使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快速跑这一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单一,因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我精心设计,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游戏始终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并且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采用千篇一律的重复练习,而是针对练习内容,始终在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在“黄河、长江”游戏中,第一次我让学生听到叫黄河,黄河跑、长江追;而第二次我则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打破他们已形成的思维惯识,变为互换角色进行快速起动的练习;第三次我又快速转变,对他们提出了又一新的要求,进行反口令的练习,又一次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新的高潮。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它能激发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乐而忘返。只有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果。纵观课堂,灵活多变的、游戏化的教学设计,能让整节课的课堂效果显而易见,学生能始终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高,学生能在练习中欢乐地笑,快乐地叫,有效达成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目的。

二、注重激励,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与创造力。

在让距追逐跑的环节中,我一改传统教学的方式。首先我邀请一名学生与我一起完成游戏,学生当老师为我们发令,通过快速起动我一下就抓住了学生。这一很好的示范也很快让学生直观地明白了快速起动对提高跑速是非常重要的。在组织完学生一组让距追逐跑的练习结束后,笔者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角色的分配,快的学生在后面当老师的角色做追赶者,而慢的则在前面当被追者,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和谐、竞争,多变的教学环境,学生参与兴趣自然高涨。

一堂体育课即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进行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从中能知晓不足,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反观整节课,我认为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认真备课,语言表达精准到位

本堂课的重点是快速起动,因此我借助了一个小小的教具(圆形标志物),想通过其跳动让学生明白用力蹬地的目的。课上,我曾问学生一句话:“站立式起跑时怎样让你们身后的这个秘密武器动起来?”然后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尝试性练习,但实际的课堂效果却有些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很自然地集中在如何将秘密武器动起来的,而忽视了站立式起跑的正确动作,导致错误的动作层出不穷。

为了达到让标志物动起来的目的,多数同学做出了用脚后踢使教具动起来。课后反思,如果当时我说的是:“快速起动时后面的教具(圆形标志物)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语序的变化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今天的教学重点,而且也不会导致学生站立式起跑练习动作变形。细细想来,一句话不同的语序排列,学生的理解就会天壤之别,因而我越来越明白自己肩上的任务有多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怎样教才能让学生易懂、易学,不混淆,这值得进一步探讨。

2.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切莫忽视学生的学

在进行上节课动作复习的过程中学生明显出现错误动作,很多学生出现了同手同脚的现象,但我并没有及时地走下去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纠正,而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整堂课的动作很难形成正确的认知,学习效果自然就事倍功半。在练习的过程中,还有一名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人练习的状态,我并没有给予他及时的关注,虽然整堂课是完整地顺下来了,但这样的教学失误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而我这样做的行为无疑与体育的总目标背道而驰。如果当时我走上前去和他一组进行配对练习,或是安排学生与他进行间隔交换练习,是否就能让他更快乐地参与到体育课中来?

3.教学方法选择行之有效,通俗易懂

在进行重点动作示范时,我采用了背面示范与正面示范两种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用力蹬地,另一个是能够让学生知道蹬地后大腿必须用力前抬的道理。

但课后经过认真反思我意识到,如果当时我示范动作的时候能够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分别用不用力蹬地、稍微用力蹬地以及用力蹬地三个层次对脚后飞盘作用力,让学生通过观察三种状态下飞盘活动的变化,是否就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白用力蹬地对快速起动的作用呢?

因而,一节有效的体育课课堂,不仅仅是体现在备好一份好的教案上,还须备好科学合理、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教,在练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并明确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在不知不觉的练习过程中掌握技术动作,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4.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浑然天成

课后的教学研讨,多数看课教师几乎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在观摩我的课的过程中,如果光看教,他们会觉得教的是站立式起跑,而教案的学习内容则清清楚楚写的是快速跑,这说明我在写下教学目标时并没有做到认真细致、谨慎入微。整堂课从始至终我都是在围绕“用力蹬地”及“快速起动”这属于学习站立式起跑后的提升练习,并没有强调教学目标中所提到的在快速跑过程中用力蹬地对提高跑速的作用,也难怪看课教师在看课的过程中会产生迷惑。

因此,在以后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吃透教材,吃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慎之又慎地写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时刻围绕教学重难点去设计,不能脱离轨道。

结 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认识体育课堂有效性的本质,寻求教育的本真,是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所必须厘清的重要问题。它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有效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我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和各项业务水平,抛开功利主义的诱惑和形式主义的思维束缚,潜心钻研教学,勇于探索未知,大胆实践创新加强自我认知与反思,不断感悟课堂,总结成功经验,才能不断地稳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1]陈雁飞.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9):1246-1248.

猜你喜欢
重难点用力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暴力行为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用力过猛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