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并举 着力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2018-11-28 06:21林瑞春
名师在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孙悟空语感尝试

林瑞春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丰泽小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采取多维并举的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语文。

一、再现情境,感受淳朴民风

教师要利用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更投入地感受文本的内容[1]。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情境,让学生感受文本中体现的淳朴的民风。在设计这类教学环节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设计,用有趣的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更深刻的思考,成为学生投入学习的催化剂。

《荷塘旧事》这篇文章很好地展现了荷塘的美景,同时也展现了民风的淳朴。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课文中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尝试体会其中的情感。教师让学生尝试在阅读课文时将自己代入到课文中,感受乡土民风的淳朴。学生发现,这其中有不少词句都很好地展现了淳朴的民风民情。如人们在荷塘边玩耍时,并不争先恐后,而是有秩序地排成整齐的横队;所谓的“狗刨比赛”其实并不讲究游泳的姿势如何,只是为了让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快乐。更重要的是其中水中救人的一段。当“我”不听从他人的劝阻,坚持要到危险的地方游泳时,险些溺水,最后是靠着小伙伴们站成一排,才将“我”拽上来。小伙伴们为了救“我”而忘记了危险,更体现出了小伙伴的聪明才智。在成功后也不贪功,而是发出憨直淳朴的笑声。从这一段描写中能更好地看出小伙伴们的淳朴,能看出民风民情。由此可见,创设情境的确能令学生从中得到启迪。

在一定的情境帮助下,学生能更好地透过语言感受到文本中的情境,被这种情境所感染,进而对文本中展现出的自然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感悟。学生的语感可以得到进一步激发,而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也能因此而得到提高。

二、强化语感,理解人物形象

语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精彩的课文,这些课文中往往有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不少学生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感受并不深刻。若学生能通过提高语感的方式更投入地体会人物形象,则学生感悟人物性格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生死攸关的烛光》中,不管是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还是其儿子和女儿,都展现出鲜明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带着情感诵读课文,在分角色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被其爱国思想所感悟。如小女儿杰奎琳在关键时刻,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里不仅展现出了小女孩的娇柔,同时还展现出了小女孩的机智聪明。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发现,在这篇课文中,全部的内容都有关于是否能将蜡烛带走。如果伯诺德夫人及其家人的语言展现出一定要将蜡烛带走的强烈意愿,必然会引起德国人的怀疑,那么很可能会将事情弄糟。所以伯诺德夫人和其家人要想办法将蜡烛送上楼,但是又不能在对方的面前露出马脚,这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面临即将失败时,一家人抱着必死的心态,但同时也有着一丝遗憾,不是因为遗憾自己的生命即将消失,而是因为害怕情报会被对方发现。由此看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有着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还有着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情感诵读课文,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学生能设身处地思考人物所处的状态,对人物形象的特点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带着想象进行诵读,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

三、积累名著,形成文化底蕴

有学者指出,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已有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思考,进而发展思维能力,将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2]。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逐渐从低层次向着高层次循序发展,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名著诵读,最终促使学生感悟其中的文化底蕴,令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

在学习了《美猴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进行拓展阅读,阅读《西游记》原文,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时,唐僧误会了孙悟空,想要赶走孙悟空,但是孙悟空却舍不得走,这是为什么?孙悟空在唐僧需要自己时,还是果断地前来帮助,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这令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这主要源自于孙悟空和唐僧逐渐生产感情后,孙悟空尊师重道的情感得到了激发,于是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孙悟空受到了龙王的启发后对唐僧产生了尊重的情感。借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发现在不少中国传统作品中,都十分讲究尊师重道。在进一步的阅读中,学生发现不少文本中都展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从孔子出发,有不少优秀的教师,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让学生对中国文化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四、融入网络,激发创作热情

创作能力的强弱也体现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低[3]。教师可以让学生融入到网络活动中,从网络上收集各种素材用于写作,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听取其他网友的建议。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网友的好评也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这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积极地投入到创作中。

《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写得十分生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写作,写一下自己身边熟悉的老师。在学生尝试创作前,教师让学生先尝试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看看网络上是否还有其他描写老师的文章,看看其他作者如何描写的。然后尝试从中总结出对自己的创作有用的内容,并在自己写作时尝试运用这些内容。在写作完毕后,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网络上,倾听其他网友对自己的评论。如有学生在搜索了大量描写老师的文章后有所感悟,发现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但是有着独一无二性,能看出这个老师的性格,这个老师的做法可能会和普通的老师有所不同。于是在自己的写作中,该生写了自己老师在发现有学生作弊后,并没有直接宣告其考试作弊,取消其考试资格,而是在没收其作弊工具后,让其完成考试,最后再找他谈心,令其内心得到触动。该作文上传到网络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评论。如有网友评论:“这真是个好老师,如果我也遇到这样的老师就好了。”该学生因此得到了鼓励。

让学生融入到网络中,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得到动态发展,进而获得较大的收获。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要从多种角度入手,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相关的教学策略,这样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1]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17-19.

[2]王小毅.关注学生语言实践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福州会议综述[J].小学教学设计,2016,(16):15-16.

[3]吕立尊.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7,(05):18-19.

猜你喜欢
孙悟空语感尝试
你有孙悟空的毫毛吗?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雷伊大战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