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18-11-28 06:21陈卫东
名师在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纸屑圆周率德育

陈卫东

(山东省青岛李沧区第二实验小学,山东青岛 266100)

引 言

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必要。那么,应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德育理念的良好渗透?这需要教育研究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榜样是一种正能量,给人以正面、积极的形象。一次,上课铃声响了之后,教师拿着教材走到门口,发现原本喧闹混乱的教室瞬间变得安静了,但还是可以看出教室里就像刚刚发生了一场战争一样,到处都是纸屑,而教师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也没有气急败坏地揪出“捣乱者”,只是弯腰捡起了自己身边的纸屑放进垃圾桶内,其他同学见状,也开始打扫纸屑,教室很快恢复了干净的模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说一句话,而是捡完纸屑就开始上课。在课上,学生非常认真,提问也非常积极,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下课后,有两个同学自觉地跟着教师去了办公室,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说明了原因,还表示以后绝不再犯。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并灵活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愉快,还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了敬佩之情,并体会到教师身为教师应该负到的责任,从而达到了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二、在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促进德育理念的有效渗透

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的相关内容所占的地位并不是很明显,因此需要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并在教材中充分挖掘蕴含的德育条件,从而在数学知识的研究分析过程中贯彻德育理念[1]。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教师可以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及自己家乡的一些财政数据,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读数练习,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教师告诉学生:“其实圆周率是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不仅是我们国家伟大的天文学家,还是全球首个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数学家。”然后,教师讲述了关于祖冲之的一些坚持不懈的故事,从而有效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高尚精神。

三、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德育,以提高德育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德育。数学中有很多定律或规律是不能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共同思考,并整理总结。这样一来,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结互助精神,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口语表达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并共享了“学生聚在一起学习,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还要为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且在小组中学习,个人的目标和小组的目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只有小组内的其他成员都能取得成功的情况下,自己才能成功”。集体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养成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的良好学习意识。

四、在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拓展德育的途径

德育渗透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上,而是应该和课外学习进行结合,如展开积极的数学活动。

例如,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这个知识点后,教师让学生每天回家向自己的父母询问当天的费用支出总额,以及父母每人每月的收入是多少,然后制定一个表格,记录每天家中开支的具体情况及金额,时间为一周。一周后让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这些结果进行预估,计算一个月的费用开支是多少钱,最后再通过分析、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父母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并逐渐养成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品质,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结 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渗透德育理念十分必要。当然,教师也要注意渗透的方式方法,讲究策略,尽可能地避免喧宾夺主、照本宣读的“填鸭式”教育,重视并把握好渗透的反复性、自觉性及可行性,从而才能更好地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重、高效教育效果。

[1]乔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5,(17):78.

猜你喜欢
纸屑圆周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调皮”的纸屑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说说圆周率
会“跳舞”的纸屑
会跳舞的纸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圆周率,你可能不知道这些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