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
——音乐教学不可忽视的一极

2018-11-28 06:21
名师在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感官旋律儿童

赵 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盛泽小学,江苏苏州 215228)

引 言

音乐是丰富多彩的,因而通向音乐的桥梁也是形式多样的。在音乐欣赏中,多感官联动,感受音乐的视觉美、音韵美、节奏美、想象美,让儿童的感知、刺激和反应这三者三位一体,一气贯穿。同时,本是感性艺术的音乐,其生动活泼的特点,亦正好切合儿童好动的天性。因此,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通感的手段唤醒儿童的感官,激活儿童的感官,进而超越儿童的感官。这样,学生将能领悟和形成音乐的内在精神,其音乐艺术素养也将得以培养,音乐审美情趣也可得以激发和提升。

一、唤醒儿童感官,关注儿童主体

儿童是感性的王子,他们在音乐欣赏中时常“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是儿童自觉地借助自身的动作表达对音乐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织体等的感受。不可否认,在儿童用动作表达这种感受时,其内心受到的触动是无疑的,其头脑中涌现出的音乐画面也是毋庸置疑的。教学中,教师要从音乐的本体出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音乐学习,让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整体性的学习。如教学《阿西里西》,我们可以动用媒体画面、音乐旋律唤醒学生视觉、听觉,借助乐器演奏、指挥节拍手势、动作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儿童的各感官联动,让音级间的高低关系清晰地打动、感染儿童,帮助他们掌握发声与音高的统一,由此真切感悟音乐的韵律感和丰富性。

事实证明,单调、被动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当初的兴趣和不断探究的动力,多样化的活动、多感官的联动方能尽显音乐本质特性。

1.唤醒视觉,培养视觉思维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读图时代,“看”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以视觉引发学生的听觉,沟通学生的听觉,让儿童感知音乐结构段落和表达方式的关系,能够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知觉。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说,音乐的音响与演唱之间的联觉可以分为“方向”“强弱”“频率”“张弛”。因此,在对学生的视觉图谱设计上,我们可以借助图形的大小、粗细、浓淡来表现强弱幅度,借助色彩表现音色和调性,如尖锐的声音用明度高、亮丽的色彩、低沉的声音用厚重、明度低色彩等。

例如,教学“碧野金山”中的《牧歌》,笔者制作了微视频,呈现出了蒙古大草原的美景,让学生了解到蒙古族人民崇尚自然、豪放豁达、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通过视觉的暗示,学生能够感受到蒙古族长调民歌辽阔悠长、节奏自由、舒展优美的风格特点。通过看,将学生的多种感官串联起来,形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交融而成的“审美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音乐审美。那种舒展、轻快、悠扬的节奏特点在悠长的画面中得到极好的渲染和诠释。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强调音乐该是“自然而然的事”,儿童的乐感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去想方设法唤醒、调动,从而得到最真实、最自然、最丰富、最深入的体验。

2.唤醒听觉,形成音乐通感

音乐课程是一门以听觉为主导的艺术课程,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都应该与学生的“听”紧密相连。从根本上说,音乐就是培养学生“听”的实践能力,形成学生“听”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当然,音乐学习中的“听”绝不是简单地将学生扔进声音的海洋,而应该是通过“听”,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直觉力和表达力。“听”能够将学生的“说”“看”“做”相互联通起来,形成一种“通感”。

例如,《阿西里西》末尾的旋律有很大的起伏波动,我们可以避开对着谱子练唱的无味,借助连绵起伏的山峦意象刺激学生视觉和节奏感,逐步过渡到拍手唱、对唱,在实践中感受到旋律和节奏力度、缓急等变化。再如教学《花之圆舞曲》,学生开始的听可能只是一种朦胧、初步的感受,如果继续听下去,就能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进而能够辨别出圆号、弦乐器以及木管乐器单簧管、长笛的音色特点及表现力。

3.唤醒动觉,表达音乐意境

对音乐领悟的最高境界是领悟音乐所表达的内在意蕴、意境。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人类表达的最重要方式。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动作表达自己的音乐体验与感受。

例如,教学《蓝色的多瑙河》,第一圆舞曲主题A,重点关注连贯上行旋律及顿音带来的明朗的气息,情境是“破土而出的小草”。手臂随着旋律的上升而上升,做破土而出的小草。第二圆舞曲主题A,重点关注节奏的停顿和伸展的对比,设置情境为“含苞欲放的花”。双手手腕并拢,左右手随着停顿的节奏分别做一片张开的花瓣。第三圆舞曲重点关注主题中试探性又有点犹豫的节奏和重复的旋律音,设置情境味“浪花亲吻着河岸”。右手做出涌起的浪花状,随着音乐按节拍韵律左右摆动。第四圆舞曲关注弦乐演奏的柔和缠绵旋律,设置情境为“慵懒的人被春天唤醒”,依据音乐进行分别做出“伸懒腰”“呼吸新鲜空气”“把春天请进来”等动作。第五圆舞曲重点关注轻盈环绕的旋律,设置情境为“舞蹈的小姑娘”。长音处摇晃身体,最后做两次鞠躬动作。根据乐句结构、力度变化、音乐情感的推动进行多维度、多方式的动作探索,让音乐表达与身体同步,逐步让学生建立和完善起音乐的感性经验。

二、激活儿童感官,关注音乐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曾经说:“为什么我要写作,因为我所孕育的必得释放出来。”作为审美课程的一部分,音乐以促进个体健康成长、涵养生命为重任。当儿童以全部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时,音乐与儿童的生命是相通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音乐本体所表现的情感,激活儿童的多种感官,提升儿童的审美经验。如江苏省音乐特级教师、高级教师金燕南教研员在教学《打字机之歌》时,就充分发掘出该曲管弦乐短小、风趣、鲜明、形象、生动、活泼等特点,带领学生在听赏阶段,结合图形谱和身体动作,让他们真实、直接地触摸到音乐的节奏。如该曲子第一乐段的十六分音符密集而频繁地出现,金老师以乐曲中每一句句尾的打字机铃声和回车声设计了听觉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节拍,避开了单纯哼唱的死记。接着,她又让学生亲自演一演,体会个中的缠绕感和强弱对比力度。学生在联系切身体验中与音乐发生了情感贯通,于是在“行而知之”(音乐教育家廖乃雄教授语)中让能力和情感都得以提升。

1.尊崇儿童内在需要,催生审美动力

音乐是一种精神的表达,音乐教学要以激发儿童的内在需要作为音乐教学的主旋律[1]。美学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感知产生了内在需求,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

例如,教学歌曲《大马告诉我》,笔者用问题激发儿童的内在需要,丰富儿童的经验。问题1:歌曲的前奏有怎样的变化?问题2:歌曲中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节奏?模仿的是什么声音?问题3:为什么歌曲结尾的音量渐渐变少?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带着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他们了解了歌曲的音乐形象,感受到了音乐用声音描绘事物的美。音乐之于儿童应该是手段之于目的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学习,丰富儿童的审美经验,筑造儿童的审美修养,提升儿童的审美境界是音乐教学的旨归。

2.激发儿童的内在想象,丰富审美经验

有人说:“音乐教育不一定非要学生认识五线谱,更不一定非要学生学会什么乐器,但一定要让学生从音乐中听出感觉、听出情绪、听出喜怒哀乐。”建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就是要淡化音乐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代之以师生双方的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2]。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音乐引发学生的内在想象,通过想象丰富儿童的审美经验。

例如,学生听《高山流水》,能够从中听出“巍巍乎若泰山”和“汤汤乎若流水”的音乐表现;学生聆听著名音乐大师比才的《阿莱城姑娘》,能够从“钟声”“牧歌”等农村风情的音画中领略到普罗旺斯城乡的生活风情;学生聆听《动物狂想曲》,能够想象出各种动物滑稽有趣的情形等。想象丰富着儿童的审美经验,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到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和表现美。

3.丰富儿童的生活阅历,提升审美境界

儿童的生活谱写了音乐教学的基调。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儿童的生活阅历,提升儿童的文化艺术修养。因为文化艺术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鉴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

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乐理知识,例如,音阶和调式、主题和旋律、节奏和节拍以及乐谱的读法等。只有这样,儿童才能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另一方面,教师要丰富学生关于音乐背景的知识,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作品的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具体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等。只有学生的阅历提升了,解读经验丰富了,才能提升音乐学习的审美境界。例如,教学《田园交响曲》单元,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歌曲,只有读懂了音乐作品,学生才能准确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去。《田野在召唤》要让学生了解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田园交响曲》更要逐章引导学生解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到音乐作品的腹地,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在表现力。

结 语

音乐常常与美术、体育一道被称作“小三门”。不少学校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技能,这是曲解了儿童音乐教学。儿童音乐教学充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丰富儿童的审美感知,丰富儿童的审美想象,提升儿童的审美水平和境界才是儿童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音乐教学要唤醒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感官,进而超越感官,促进儿童审美想象、审美判断、审美创造力的发展。

[1]邱星.建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11,(05):28-30.

[2]梁田.音乐欣赏的审美心理与习惯培养[J].戏剧之家,2016,(09):117-118.

猜你喜欢
感官旋律儿童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给你的信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留守儿童
7月,盛夏的旋律
六一儿童
大地的旋律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