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随文练笔”进行习作能力训练

2018-11-28 06:21宋伟萍
名师在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随文课文内容

宋伟萍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和平小学,福建南平 353400)

引 言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利用阅读内容,进行短小、平实、快速的写作训练。每篇课文都是练习习作的优秀范文。如果教学这些文章只停留在“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朗读感悟、交流对话上,而没有进行迁移训练,便是资源浪费。目前,我们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没有找准“随文练笔”的点,“随文练笔”设计得很随意,缺乏针对性;二是练笔的方法、难易程度把握不当,使训练低效[1]。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找准“随文练笔”的点,创设练笔情境,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提炼,把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

一、模仿式练笔

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仿写可分为仿句、仿段和仿篇,以仿段为主。

句式模仿:教材中有许多特殊句式,积累并迁移这些句型,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如《草原》一课中“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可出示仿写句式“这种境界,我既想 ……,又想……。”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生在两三分钟内就能写出如“这种境界,我既想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地尽情奔跑,又想躺在绿草上仰望湛蓝的天空”之类的句子。这样的句式仿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又能感受作者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

片段模仿:片段的训练是把句子连成一段话的最终目的,又是写篇章的起点。它不要求有相当明确的主题,非常完整的情节,只要精心选择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学别人的文,说自己的话。如《山中访友》的第五自然段,可引导学生仿照本片段的总分的布局,运用反问、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一片段。片段训练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单一,模仿例段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日积月累的练习,功效自然可见。

篇章模仿:篇章模仿是选择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扩展找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生活内容,激发学生去描绘生活。如《手指》一课,作者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用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引导模仿本文的写法,用平常的事物来比喻某种道理,可写表针、五官、标点符号等事物。仿中有创的练笔,既有“仿”的痕迹,又有“创”的内容,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创生了文本的再生资源。学生仿起来容易,创起来有新意。

二、想象式练笔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有好多课文,想象很神奇,为孩子们提供了宽阔的想象空间。巧妙地设计想象式小练笔,不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补白想象:补白,顾名思义就是“补上空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操作技巧,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和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说明和解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种“空白”为孩子们提供了思考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这样的空白,引导孩子们推测构思,用练笔的形式把“空白”补上。如《桥》中“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引导学生想象老汉他可能要喊些什么?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标点想象: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板块资源——标点。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等都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适时利用,进行有效练笔,能促使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如《唯一的听众》第11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我”从妹妹嘴里得知那个“耳聋”的老妇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后会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抓住这样的“空白”练笔,不但培养了学生再造想象的能力,而且获得了感情上的共鸣。

看图想象:有的课文图文并茂,可有些课文插图的配文只是一笔带过,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利用课文插图,给插图配上文字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极好方法。引导孩子们利用插图进行绘声绘色地叙事,或者入情入境地摹景,或者神形兼备地写人……若使用恰当,不仅能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例如《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负荆请罪这一部分只有一句话——“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可以借此机会,出示文中的插图,引导孩子们想象廉颇登门向蔺相如请罪的经过,他是如何来的?穿着怎样?他见到蔺相如会怎么做?怎么说?表情怎样?蔺相如见了又会说什么?怎么做?……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致地描绘出来。

想象结尾:很多文章的结尾写得耐人寻味,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合理大胆地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如《穷人》结尾让学生想象“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儿?续写故事,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诵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想象,针对课文情节进行合理的推测,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对课文情境进行合理性的扩展延伸。

三、理解式练笔

理解式练笔指以读为基础,在读中学习写法,又以写促进学生感悟读。很多课文的内容很让人震撼,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是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的好教材。如《詹天佑》一课,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很多学生就针对詹天佑“说的”那一部分,写了读后感,结合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马虎”的毛病,和詹天佑的工作作风相比,立志向詹天佑学习,要做个认真严谨的人。

四、转换式练笔

转换角色改写就是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或物,设身处地去感受文中的情境和处理文中发生的事件。如《鸟的天堂》引导转换角色,若你是导游,你将怎样介绍鸟的天堂呢?《新型玻璃》让学生换位为新型玻璃的发明者推销产品,或是直接换位为某种玻璃自我介绍。

变换文体写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古诗文、说明性文章、诗歌与记叙文、童话等文体的互换。尤其是古诗,一首诗即一支歌,一幅画。如《江畔独步寻花》《泊船瓜舟》等,均可改写成记叙文。《搭石》中的“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让学生变化一下形式,即变成一首优美的小诗。

我们教材中有的文章篇幅较长,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缩写训练。教他们如何提炼,如何抓住文章重点,简要地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小英雄雨来》《草船借箭》等文章都可做这样的练笔训练。有的文章篇幅较短,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扩写,如《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等,因为扩写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升华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结 语

模仿式练笔是写作的基础,理解式练笔是写作的有力保证,想象式练笔是写作的提升,转换式练笔是写作的创新。我们在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练笔,创设情境,采取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练笔形式,充分训练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确保“随文练笔”的有效性,使语文教学的“随文练笔”落到实处。

[1]尤维霞.找准语用突破口,绽放随文练笔花——基于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思考[J].教育,2015,(43):33-34.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随文课文内容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快乐阅读
快乐阅读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