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助力学生习作水平提升

2018-11-28 07:35郭少冰
名师在线 2018年8期
关键词:读后感人教版新课标

郭少冰

(广东省佛山市东平小学,广东佛山 528315)

引 言

如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一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已经进入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是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感悟文字的描写方法及课文的篇章结构,可以领悟课文的写作要领,从而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写出更优美的作文来,而习作又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更要贯彻习作教学理念,让读写结合思想落到实处。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学生写作训练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浅谈一二。

一、读后写:让写有真情

写读后感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它是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总感觉内心有话要说,从而把自己想写的欲望调动起来,用笔来写自己对课文的真实想法。这种练笔策略带给我们的成果就是学生“用我笔抒我心”,所表达出来的都是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它也符合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要说真话,写真事的理念[1]。所以,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课文的主人公或者事情的感受与想法,可以对其进行评价,也可以写一写如果自己置身文字描绘的情境中,自己会怎么做,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之后,许多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感到不爽,甚至有点鄙夷的态度。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去新华书店看书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为什么还要去偷读书呢?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课文中的“我”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才故意这样做的。于是,我让学生回去把林海音的这篇小说完整地读一遍,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学生通过阅读原文,才了解在当时的社会,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容易读书的。学生在读原文后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写读后感,再加上从来没有感受过窃读的滋味,所以都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有的学生写出了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抨击,还有的学生写出了对“我”热爱读书的敬佩之情,甚至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应该如何帮助“我”来实现读书梦。学生写出来的读后感,无论是长还是短,文字表述是好还是劣,都是学生内心最真实的表达,而这些也是我们习作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会慢慢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二、模仿写:让写有参照

学生之所以不会写作文,一个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写。所以,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着学生对课文的写法进行解剖,学习作者是如何把某一事物给表述清楚的。这样安排的重要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让学生能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之中,让自己的习作有规可循。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仿写小活动,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身边的事物。这样,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可以在仿写的过程中慢慢提升。

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猫》一课,学生对老舍先生描写猫的方法感悟之后,知道在写猫性格古怪时分别用了一组相反的描写方法,具体表现在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勇敢与胆小、温柔与生气等,明白了在描写一个事物时,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可以采取对比的写法进行描写,这远远比平铺直叙的写法更能扣人心弦。所以,在学习完这一篇课文之后,我安排学生仿照这一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身边的一些小动物。我首先让学生研究这个小动物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描写,以便突出它的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参考课文的描写方法基础上,创作出一篇好的作文来。

三、想象写:让写有时空

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是不受任何外界事物所羁绊的。有时候小学生想象出来的内容,是我们成年人始料不及的。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写想象作文。而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安排一定量的想象作文让学生写,其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只有想象力丰富了,其创造力才能得到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利用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并把自己的想象内容给写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一课,课文讲述了在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西域的事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正在全世界提倡“一带一路”,就是通过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把沿线的各个国家给串联起来,发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提倡共同发展的新理念。这样的报道在目前也占据着各大媒体的头条。所以,在学习完这一课之后,我让学生回去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让学生想象一下,在我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基础上,若干年之后,这条路的发展情况应该是什么样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设计一下丝绸之路的建设。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习作,学生要想完成这一习作,就得研究很多东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其习作水平与想象力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四、观察写:让写有个性

个性化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个性化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与学生真实生活有很大关联的课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解读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思考生活中的真实现象与课文中所描写的是否一样,如果出现误差,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让学生进行有序观察与思考,并能够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习作就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春节是一个重要节日。学生每年都要过,也是最喜欢的,所以对春节的印象也特别深。但是不同地区,人们过春节的习俗也不一样,也许学生所处的地域与北京过春节的好多方式都不一样。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本地人们过春节时的习俗,再与北京的春节相比,看看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造成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它们都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什么样的祈盼,从而形成写作素材,把这些素材写下来。由于这些素材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所以是最真实的,是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

结 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落实读写结合理念,让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写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水平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军.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读后感人教版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在爱和自由里成长——《狼王梦》读后感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