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2018-11-28 12:31张维宁
小学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长方形主体笔者

张维宁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判断与逻辑思维意义重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数学教师常常重视学生的最终成绩分数,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师引导教学过程。那么,小学数学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呢?接下来,笔者从新课引入、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四方面展开讨论。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的艺术,在于对学生的唤醒。新课引入是唤醒学生知识学习的开端。要学生主体乐于主动参与课堂,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新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学生在融洽、宽松的学习条件下认识新课知识。

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新课导入中,笔者创设了“猜猜我是谁”教学情境。分别露出三个三角形的直角、钝角、锐角,而将其与部分用白纸板遮住。引导学生道:“这里有三个害羞的三角形,请问同学们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吗?请小组讨论确定答案。”经过讨论,学生小组纷纷确定左边是直角三角形,中间是钝角三角形,可右边的三角形却有多个答案。笔者肯定了每个小组的答案,给予每个小组答题正确的喜悦感,进而将最右边三角形为何皆有可能的谜题留给学生。同时;提出如何判断锐角三角形的疑问。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新课,再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激发学生主体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为引,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应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注重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

例如,在“圆面积计算”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用圆规重重地划出印子,沿着印子将圆撕出来;然后通过叠纸的方法留下印子,将圆等撕成若干份;然后通过交错紧密摆放的方法,摆放出类似长方形的图形。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引出π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得出S=πr2。通过这样重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真实、自觉的体验探究中学习新知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互设疑题,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课堂习题常常由教师提出,教师是提问者,而学生是被迫回答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小组组内组题、组间互考的方法,让每个小组成为课堂习题的出题者,能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例如,在新课教学接近尾声,笔者引导学生道,“接下来,由每个小组讨论后出一道题,依次写在黑板上,由其他小组成员讨论解答,最先得出正确答案的小组记一次‘优’……”通过这样的小组组题方式,组内学生为了考其他小组,会对这节课的知识展开紧张的快速的复习;而竞答小组为了争分多秒地先解出答案,解题过程会陷入紧张且积极的状态。让学生成为课堂练习的主人,这种互设疑题带来的紧张感与积极性,是促进学生加速知识记忆效率的利器。同时,小组合作与小组竞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学生小结,体验学习成就感

知识小结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是知识的回顾与深化。良好的知识小结能让课堂教学的知识点紧凑、严密地融为一体,方便学生理解与消化。然而传统的课堂小结是教师的小结,即小结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这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与积极性的发挥。所以,可以让学生作为课堂小结的主导者,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例如,在“长方形”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声情并茂地引导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获得了许多意外的收获,请问你们收获了什么吗?能分享一下吗?”有的学生分享道,“长方形有四个直角。”笔者将这个答案写在黑板上。有的学生分享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笔者继续引导道:“哪里特殊呢?”学生自然表达出正方体是邻边相等的长方形。笔者继续道,“长方体的临边不一定相等,但是对边呢?”在学生回答对边相等之后,笔者在黑板上写道“长方形对边相等。”继而有学生分享:长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和、长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等。笔者一一记在黑板上。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小结知识点,可以增添学生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基础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主体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数学过程,让学生主体高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数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之间相互出题与答题,让学生做课堂练习的主人;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增添学生主体的学习成就感,让学生乐于学习。只有学生处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长方形主体笔者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老师,别走……
何谓“主体间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小长方形找朋友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有多少个长方形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巧替换,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