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丰富多彩的小学数学课外活动

2018-11-28 12:31桑金光
小学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三角形数学知识

桑金光

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具备时间充足、空间宽广等特点,而学生在课外活动开展中能够充分施展个性,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1]。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中的“练与教”才是学生获取新知的主要途径,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向课外活动延伸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去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采取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式,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导致数学教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公式、定理的记忆课,丝毫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数学课外活动能够将学生重新带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有效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学生理解水平 课外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此一来,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便能够深化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所需要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型人才,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涉及到的内容极为广泛,能够让学生有更大的平台去展现自己,进而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与特长。同时,课外活动能够打破学科限制,让学生在数学课外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增长自身见闻,开阔视野。

二、构建丰富多彩的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相关策略

(一)数学小实验 数学实验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仍有许多教师为了省时而直接略过,实际上这部分内容能够有效开动学生的头脑与双手,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如圆规、直尺等,引导其自己去进行实验器材的制作与设计,进而开展数学小实验。比如,对于七巧板的使用,教师可跳脱教材中对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拼凑内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空间思维去使用七巧板拼凑出与教材中不同的图形,并且这一课外活动成果可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而学生对这一数学小实验明显更感兴趣,甚至在众多平面图形中,还有学生堆砌出了立体图形,也有学生结合自己想象拼出花草树木图案,显然学生在这一课外活动中有效掌握了七巧板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二)生活化课外活动 学以致用才是教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同样应明确这一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现实生活中,同样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予以实现[2]。因此,小学数学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应注重活动内容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可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运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将上星期测验中,各个分数段的人数进行表示,然后综合分析此次测验的全班整体情况。同时,对自己各单元的数学测验成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标会出来,去判定自身学习是否有进步。实际上,这一作业是一项灵活的数学课外活动,以这种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实践探究欲望,而学生在深入活动其中时,便能有效深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知识讲座 讲座是一种普及数学知识的有效形式,但由于这一形式会受到场地、时间以及人员等条件限制,所以数学知识讲座通常追求“量少,质精”,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讲座这一新奇事物能够充分激发其兴趣,是一种有效的课外活动形式。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开展以下几种数学知识讲座:1)拓展性数学讲座。目的在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其数学知识得以丰富,数学视角有“课堂”专项“自然”,如《自然界与数学》《古人眼里的数学》等等;2)趣味性数学讲座。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对数学这门科学有正确认识,如《微信里面的数学应用》《买卖交易中的数学问题》等;3)时政性数学讲座。目的在于让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最新研究、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教学的最新动态有浅显的了解。

(四)数学游戏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这一课外活动形式更能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在玩乐中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内容后,教师便可开展“找朋友”的数学游戏活动,首先让学生结合数学教材去自行画出一种三角形并写下自己的名字,但不能学出三角形的名称。之后教师便可将所有图形进行混合,随机分发给学生,当教师喊出“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名称时,所持该三角形的学生便迅速起立,而具体绘画人则充当“裁判”,对自己所画的图形与同学认知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看看是否与教师所喊名称一致。如此一来,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便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更是学生的第二学习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向明确“课堂讲授,课外实践”的原则,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通过设计更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三角形数学知识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三角形,不扭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三角形表演秀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