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叩问
——读《守望的距离》有感

2019-01-13 12:57江苏省泗阳中学吴江楠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3期
关键词:淡泊周国平世人

江苏省泗阳中学 吴江楠

一个人站在高楼上俯瞰雨幕中的万物,凝望楼底移动的伞顶时,内心总是复杂而又多感的。

叹人的卑微?生命的短暂?还是万物的虚无?仿佛此刻世俗的一切都凝缩在一个水晶球中在你眼前运动变化,思绪飘飘然,灵魂仿佛凌驾于万物之间,一种虚无感或许油然而生。

生命的意义如何,它又为什么存在,死亡带走了什么?这也许是困扰许多人的难题却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些只忙于生计,疲于奔波的人或许会对这些视而不见,毕竟,生死人之常情。考虑太多压根对自己的现状起不了什么作用,可是对那些执着于生命意义的人,这却是心底永远探究不尽的谜题。

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王羲之以为“固知一死生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祚”。苏轼以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周国平认为“人生短暂,来时空空如也,去时也失去一切,总得说来,从未得到,也从未失去,从历史的长河中看,也许我并不存在”。我认为时光着实无情,挟裹一切奔涌而流,即使我声嘶力竭想让它留下,他依然滚滚而去,不知到往何方。此时此刻的我不同于过去的我,因为那已成为历史;不同于未来的我,因为那一切很渺茫。我会走向死亡,可是死亡尽头又会是什么?思考着人生生死的同时,不知不觉会更珍惜现在,因为到不了更远的地方,回不到更久的过去,参不透生死,半糊涂半透彻地过着此生,或许也已比世人超脱了许多吧。

既然生死免不了,参不透,总得好好地经营此生吧。世人中不乏有人心怀拏云志,却只能独念幽寒坐呜呃;但也不乏闲适淡泊之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周国平也宣扬这种思想:追求生命的密度,以超脱的眼光看待世俗,追求宁静的性灵生活。的确,在这经济科技发达的时代,许多人信仰缺失,在灯红酒绿,电子网络中迷失了自我,忘却生命的意义,忘记生命已有的厚度,活在喧嚣的尘埃中茫茫然,碌碌却无为。庄子提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绝对精神自由在今天也很少见人推崇。实际上自由的灵魂才能更广泛地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追求更高的境界;厚实的灵魂才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感叹生命到奥秘。

今人追求的是肉体的娱乐和荣誉,追求蜗角蝇利,殊不知过于看重这些的同时,我们在正真的生命面前却无比的卑微。同时,若认为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祸福是把人生看成一种占有物,是不智慧的做法。这是我不能苟同的。人正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若此刻视成功如粪土,将激情化为平静,未免太可惜。所谓淡泊心境,也只有在功成名就或人生失意后再谈吧,因为不经历过,又如何会知道淡泊的滋味?所以,此刻的我们更应注意生命的厚度,积极进取,活好现在吧。这样在未来,我们才有机会成为更自由的自我。

多思考人生,人生会更广阔,处事会更从容。雨后初晴后,我们还生活在这个尘世。

猜你喜欢
淡泊周国平世人
好梦何必成真
在水边
淡泊,在风骨之内
无私无畏世人尊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各得其所
世人谓我念长安
世人谓我恋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