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选用干部必须走群众路线

2019-01-13 08:41陈丽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干部群众评价

陈丽

(中共长白县委党校,吉林 白山 134400)

一、群众参与干部选用工作,对于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它有助于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使干部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他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拥护和信任,它不是某一个上级领导恩赐的,更不是“天降大任于斯人”,这可以大大减少实际上存在的某些上下级干部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少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干部廉洁从政。

(二)它有助于实现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通过对干部的管理来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目的。群众参与选用干部可以大大调动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切实的保障和充分的发展。

(三)它有助于对干部实行切实的民主监督,保持和发扬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廉洁从政的作风。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中共避免人亡政息周期率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这种监督只有在人民群众的意见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时候才能得到充分的实施。如果人民的意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却反转过来埋怨人民群众的麻木和落后是不公正的。在某种意义上,群众的消极心理是对民主的渴望而又无法实现的一种极端反映。

(四)它有助于废除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终身制,加快干部制度的改革。过去很长时期内,实行的干部任用方法是,只要干部不犯错误,就可以稳稳当当地一直于下去,这既不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了达到使干部能上能下,形成流水不腐的局面,群众参与选用干部是一个重要途径。以多数群众拥护和信任选用干部,可以避免干部管理部门遇到的许多棘手问题,也会避免买官、卖官、跑官、求官、争官、保官、骗官等种种腐败之风的蔓延,对干部管理是一个重大改革。以此为契机,形成一种新的机制,尽快使我国的干部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群众参与干部选用工作,是因为群众对干部评价最有发言权

(一)群众对于部是否具备胜任领导工作的能力和业务素质具有发言权。中国古代在知人善任方面曾有过举荐、科举考试、“伯乐识马”、毛遂自荐几种方式。一些人在大胆提拔年轻干部的时候,也曾引用古人说的“人才用而知其能否”这句话,但是如果用人不先察其才智,量其胆识,识其忠奸,一律采取先用而后知的办法,是对革命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常常掩盖着用人上的腐败。仅凭少数人“伯乐识马”是英雄史观在选用干部问题上的表现。一般地说干部的性格、爱好、能力、气质,人民群众是最重要的感知媒体。人民群众在评价干部能力时不是仅察其名,更观其实;不单凭领导的褒贬和本人的自我评价,他们主要看干部的工作实绩,看贡献,看他们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因之他们的评价带有超乎个人感性的实质性内容,群众皆曰不能者自当慎用之。

(二)群众对干部的政治品质具有决定意义的发言权。干部的德的最主要内涵是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是党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准则。所以,干部是立党为公还是以权谋私,是廉政为民还是弄权渎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升官发财,就成为干部政治品质中最主要、最基本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干部是否合格的最重要尺度。那些心系人民、不辞劳苦,竭其所能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干部,都无例外地在人民群众中赢得身前身后名。当前,人民群众最痛恨的是干部的腐败行为。人民群众对干部既可能做到尽察其优,也能做到尽察其劣,那些具有明显劣迹的干部绝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戴,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考察干部入党动机的难度增大了,当前又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又增加了干部政治性格中的可变性,仅靠少数人考核任命干部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必须以群众拥护不拥护作为一个重要尺度。

(三)群众对于部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具有决定意义的发言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尊重群众、关心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党的工作路线。它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党的政治目标,具有关系到事业成败的实质性内涵。由于干部的工作作风主要体现在与群众的关系中,所以,人民群众对于部是以民主,的方式开展工作,还是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称王称霸,具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三、群众参与选用干部,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改进

当前,在一些地方群众参与选用干部也存在着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首先,应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群众参与应作为干部任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制度化,使其具有程序与实质的权威性,防止因领导人的好恶而存废,也避免将群众意见仅作为一种参考指标,一种类似装饰的东西,同时增强这项工作的透明度,防止少数人强奸民意或以民意为借口以售其奸。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克服消极被动心理,提高群众参与的质量,这远比那些不给群众参与机会,却悲叹群众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薄弱更为合理与急切。

其次,参与评价干部的群众范围与层次划分应符合实际。在考察某类干部或某个干部时,所参与的群众范围应以对干部的工作情况有较充分的了解为宜。范围过大则产生相当一些因对其工作情况不了解而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使不称职之人得以蒙混过去;范围过小则许多人被排除于参与之列,难以得出符合实际的评价,且易为少数人操纵以售其奸。

再次,群众评价干部的内容应进一步明晰。现在所通行的群众评价内容多为定性性语言,即将干部评价为优、胜任、基本胜任、不胜任几个档次。每个人要将干部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起来并具有合理性,难度是很大的。由于每个人在综合干部德能勤绩时所掌握的尺度不尽一致,所以这种定性语言的内涵难以统一,这必然影响对干部评价的质量,致使考核结果扭曲。为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应将考核内容细化为若干方面,如从政是否廉洁、办事是否公正、政策观念强弱、作风是否民主、能力优劣、政绩大小等项具体内容,并对其中某一项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以增强群众评价的权威性。

总之,群众参与干部的选用,是唯物史观和党的宗旨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对过去的反思,是消除腐败现象的一剂良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曙光,必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

猜你喜欢
干部群众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