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元素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

2019-01-17 10:58张为彬
陶瓷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纹饰陶瓷装饰

张为彬

(张为兵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乐平,333300)

陶瓷绘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彰显了其独特的仪式风格和魅力。将中国传统绘画技艺融入到陶瓷器物上来,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发扬光大和完美传承。而陶瓷器物也因为与传统绘画的结合而备受世人青睐,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了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1 陶瓷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在陶器上作画的记载,举世闻名的人面网纹盆可以作为我国陶瓷历史上最早的绘画样式,而陶瓷绘画开始流行起来则是到了唐代时期。早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就有陶瓷绘画的表现,而河南焦作的当阳峪窑应该说是北方瓷器绘画¬装饰早期的典型代表,元、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将中国的陶瓷彩绘推到极致,青花、五彩、粉彩以及珐琅彩等,可以说是走出了一条“汲古创新”的路,吸取了传统的绘画技法,将中国文化元素的彩绘创作运用到陶瓷绘画艺术创作中,独树一帜的发展了陶瓷绘画韵画¬这一艺术瓷品种,丰富我国陶瓷美术的创作内容和技法,独创了新的陶瓷艺术风格。

2 陶瓷美术的传统文化语言

陶瓷绘画的创作空间非常大,这需要一大批陶艺家的创

造性劳动和极大的努力来推动这门艺术的完美和发展,更需要一批有文化素养的艺术家的参与。只有他们对陶瓷绘画¬的制作与设计,才能突现艺术匠思的独到手法,融诗、书、画与材质于一炉,突出体现陶瓷绘画¬的审美艺术语言的丰富。

1.多元素的融入。陶瓷绘画中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发扬。比如,陶瓷绘画中的传统文化语言一致性就是所表达的内容要相互一致,如“纳福迎春”这一件作品,造型设计选用了大肚小嘴封口的造型设计,体现纳福的主题,而陶瓷绘画选用了山花的纹样,线条色块采用了红与绿,远看山花灿烂,近看各异的小花朵有可读性,釉饰选用了透明釉装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很好地表达了“纳福迎春”的主题,三方面的一致性文化语言使作品不言自语,鉴赏者也感受到作品春暖花开的气息。

而在绘画作品设计中,要体现取长补短的互补性,这有利于完善作品的语境,如在山水作品的创作中,器形无法表达这一语境,但可选择绘画高山流水的内容,增加山水的气势灵动性和层次感,为了有更好的表现又可以选用国画中中常用的明暗交替等手相结合的技法,体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意境山水之美,为增加神秘感选用颜色釉的方法,通过局部搅釉和颜色釉对造型设计和纹饰的补充,古色古香的山水美景呈现在世人面前。

2.文化内涵的展示。在陶瓷绘画中,工匠们十分重视画面的寓意和内涵。每一件经典陶瓷绘画作品的问世都有着深厚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渊源。陶瓷作品中的文化元素不仅体现在陶瓷器物的形状上,更体现在陶瓷绘画样式和内容上。这又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暗喻”上面。例如,表现气节和美好祝愿的梅兰竹菊画面,就是有意将这四种寓意为君子气节的内容运用到陶瓷绘画中去。这就是中国文化元素的语言相同和意象比喻。精美的陶瓷款式再辅以意境深远的中国画的装饰及东方式的空间造型,完满综合了艺术中最基本的要素,基本解决了艺术中形式与内容、空间与时间这两个难题,所以备受有世人的青睐。将中国绘面作为装饰配在瓷器上,确实也是最适合不过的。瓷器中蕴涵着独特的空间意识,与中国特有的卷轴画意相类似,具有同样的意境美,将彩绘与瓷器相配,并无画蛇添足之感,却显得相得益彰。正是这种完美的结合,使得陶瓷美术在线条的气韵流动中,在呈现宇宙意识、自然意识的造型构架中,在笔墨流动、风骨突现的绘画装饰中,以及在韵律节奏感强烈的抽象纹饰中,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

陶瓷绘画从抽象形式出发再现了视觉所传达的精神内涵,这就必然使视觉语言充满了隐喻性,只有走进隐喻的世界,才能体味人类的灵魂和精神内容所折射的感性世界的深处。由于中国陶瓷艺术的视觉隐喻物化在最抽象的线条、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中,因此,它要求观赏者以心灵的方式直接进入艺术本体来获得价值的认同。陶瓷美术蕴涵有深厚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内涵如果没有被体会到,便会觉得作品中简单空洞,一旦体会到,便会被它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3 陶瓷绘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解析

陶瓷绘画是自然纹饰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体。艺术瓷的精神来自于纯粹的自然绘画的形成意境,陶瓷绘画更体现了纹饰美与艺术美的高度融合,故陶艺家必须在使用制瓷工艺技术中有意识地追求作品的创造题材和审美效果。创作的过程是审美艺术和制作工艺技术的完美结合,因此工艺技术在其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这种技术在陶瓷绘画韵画创作中首先是以精巧的手艺及反复训练作为前提,接着才在作品的内在精神中寻求釉彩绘画的创作点。在一件陶瓷绘画韵画的作品中,艺术与技术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舍弃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整个作品的生命力,只用两者完美融合,才能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不朽作品。

在陶瓷绘画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陶瓷艺术品创作的根本思路。而中国元素的又往往体现在陶瓷作品中的纹饰设计与绘画上面,纹饰的造型和绘画技巧是表现陶瓷绘画主题的载体和途径。传统意义上的花鸟鱼虫、山水风景都是最好的创作对象,由这些画面和纹饰组成的陶瓷纹饰作品与国画有相通之处,但又有着特殊的创作技巧。

1.山水创作,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整体与局部的层次关系,山水纹饰具有色感与层次之间的变化。在创作过程中有三个方式,其一就是将自然纹饰打散成薄片在器型上组合拼接完成。用拼合的方式展现自然之美,以及色彩的变化。其二就是运用自然纹饰与彩绘想结合,就是将塑造过程当中的自然纹饰与山水构图的局部或是构架想概括,再用彩绘的方式相填充,完善山水构图的效果。三是陶瓷绘画纹饰与搅釉的结合,搅胎和搅釉两种技法并用,再加上手工剔刮方法完善山水画面,又是另类的山水画风格。

2.花鸟创作。在陶瓷绘画里,对花鸟画的塑造极具美感以及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历史上的孔雀开屏图案就是由羽毛纹饰装饰出来的效果。在创作花鸟画的时候,艺术家多会选择采取例如羽毛纹或者菊花纹等纹饰装饰在器物之上。在创作实践中,为了丰富图案的内容和色彩的多样,采取组合纹饰的创作技法,也是较常用的方法,如牡丹纹、月季纹、山花等。陶瓷绘画的艺术创作以花鸟画纹饰表达最丰富也最成功,例如菊花纹装饰创作从纹饰的组合、色彩的变化、花形的大小构建了整体与局部,层次与花形色彩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纹装饰风格。

3.人物创作。相较之于前两种画派,创作人物画是非常有难度的。需要处理的合理,就可创作出别有味道的人物画作品。在创作人物画的时候,艺术家采取的是自然纹饰的局部再加上彩绘的方式,大多使用的是中国画式的创作手法,丰富人物画的创作。在陶瓷人物画的创作中,一般采用的是地域装饰特色,因为其采用的综合装饰较为突出,然后再用其他多种技法进行综合装饰,这样创作出来的人物画更加具有艺术语言,以及艺术表现力更强。

陶瓷绘画的创作空间非常大,这需要一大批陶艺家的创造性劳动和极大的努力来推动这门艺术的完美和发展,更需要一批有文化素养的艺术家的参与。只有他们对陶瓷绘画的制作与设计,才能突现艺术匠思的独到手法,融诗、书、画与材质于一炉,突出体现陶瓷绘画的审美艺术语言的丰富。

猜你喜欢
纹饰陶瓷装饰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鲤鱼旗装饰坠
雕漆纹饰的修复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
陶瓷艺术作品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