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语文考试特点及复习策略

2019-01-19 06:08彭涛
职业·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对口单招复习策略

彭涛

摘 要:五年来,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体现了“紧扣考纲,立足教材,适度拓展,关注社会,着眼能力”的特点,着眼于引导职业学校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职业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基于这样的考试特点,江苏对口单招语文学科复习首先要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其次要立足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当然,考试前的查漏补缺式的复习指导也不可或缺。

关键词:对口单招 语文考试特点 复习策略

2014年4月,《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语文考试大纲》正式实施。六年来,江苏单招语文考试命题基本上按照考纲要求,突出了对口单招考试的选拔功能,体现了语文考试检测“考生基础知识及应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水平,以及考生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语文能力”的目标,有利于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也有力地推进了相关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五年来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特点分析

五年来,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特点可以用如下20个字来概括,即“紧扣考纲,立足教材,适度拓展,关注社会,着眼能力”。具体可以从如下三方面来解读。

1.指导思想:关注生活,彰显能力

首先,语文学科试卷紧扣学生生活实际。语文即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应当关注生活。因此,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特别强调,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职场生活结合起来,所以,五年来,江苏对口单招语文试卷越来越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尤其是其中“表达与交流”板块素材均与“三大生活”相关。如2018年的“综合实践”则是“端午节文化知识竞赛”,2019年的口语交际是解说身份证,而应用文写作则是对庆祝教师节主题班会进行记录。

其次,语文学科力图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单从语言理解与运用这个角度来看,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单招试卷要结合中职生实际,既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考查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江苏单招语文试卷已经开始彰显对语文能力的考查。比如阅读理解题目,学生必须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运用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彰显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2.试卷素材:基于教材,适度拓展

基于中职生的现状,教材依旧是单招考试素材的主要来源。从五年来的试卷看,现代文阅读理解、文言文、文学作品欣赏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板块的素材均出自教材,甚至个别题目也能在教材中找到原题,比如文学作品欣赏部分;而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的主要素材也来自教材。

但是,近年来单招考试试卷的素材来源也逐渐拓宽。以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除了病句素材出自课外,其他考点的素材均源自课内,但如今已经有较大改变。比如,字音所选词语不再局限于基本篇目了,而是扩展到自读篇目中的常见词语;字形辨析题的素材也不再局限于课内篇目,也有一些课外成语;词义解释题基本上开始全面向非课内词语开放。关联词选词填空、标点符号运用辨析两个考点开始全部或部分选择课外材料。

3.考点设计:渐趋稳定,略有变化

五年来,单招语文试卷的考点设计逐步稳定下来,每年仅有略微调整。比如,考纲规定,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考查10个知识点。从五年来的试卷看,其中7个知识点在第一部分考查,2个知识点在诗词欣赏部分考查,1个知识点暂未涉及。第一部分的7个知识点中,考点及题干的表述均无大的变化。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的考点变化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与表达和交流部分。比如,古代诗歌欣赏的考点,除了默写和扩写(改写)保持不变之外,其余的两道题目先后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意象、关键字词句的理解、表现手法、作品主题(情感)等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考点也先后考查过撰写活动标语,设计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类型、活动环节,了解活动获取资料的途径,撰写调查问卷,谈谈对某问题的看法等。

二、未来三年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总复习策略

未来三年,江苏省对口单招将继续沿用现行部颁考试大纲和苏教版语文教材,因此,在以“稳中有变”的命题策略主导下,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总复习策略应当围绕大纲和教材做文章,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1.依纲扣本,夯实语文基础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学科教师要以“夯实学生语文基础,强化语文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做好以下三项任务。

首先,复习计划做到全面覆盖。整体上看,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复习包括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板块,复习的第一阶段应当以阅读与欣赏为主线,将其他三项内容有机融于其中,做到全覆盖。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计划抓好复习过程管理,千万不可任意发挥。

其次,复习讲义突出重点难点。当前,市场上各种版本的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复习用书良莠不齐,教师要不能迷信,要做好选择,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班级学生的实际,编写适用的复习讲义。比如,应用文写作就应当强调通知、启事、计划、总结、消息、简报、广告词、说明书、记录等文体的写作,每篇说明类文本应该强调课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归纳、说明方法与顺序的辨析、说明文的语言运用分析等。学生在对每一板块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能得到明显提升。

再次,反馈训练做到扎实有效。讲练结合是复习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策略。以基本篇目復习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巩固该篇目的重要知识点之后,可以命制1~2份15分钟左右的限时训练来检查学生的巩固情况。这份限时训练既要有相关基础知识的题目,比如该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关联词、修辞手法等的理解与运用;还要根据高考的要求命制语段阅读,现代文阅读原则上一个选择语段,一个简答语段,文言文、古代与现代诗歌则以简答题为主。语段阅读则重在检测学生对关键字词句的理解、分析课文内容与结构、理解与辨析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2.着眼能力,培育语文素养

由于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试卷素材主要源于教材,因此,许多一线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功夫。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教师把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整理出来,然后就要求学生“背”。这些教师的认真劲儿与狠劲儿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这个招数在考试中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持久有效。

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内涵丰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对口单招学生,应当在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对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能够进行创新性思维。比如,文言文虚词用法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重点,教师可以在学生记忆几个典型例子后,引导学生归纳出辨析的一般方法;病句辨析是基础知识板块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辨析病句的几个切入点,如多重否定是否失当(2017年A项、2018年A项)、关联词搭配与语序(2018年C项、2019年C项)、并列短语的使用(2017年B项)、句式杂糅的典型句型(如2019年D项)等。

3.强化模考,注意查漏补缺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总复习的最后阶段一般为30~45天,要从三个方面强化模拟考试工作。

首先,师生要高度重视模拟考试的重要作用。考前模拟对师生具有查漏补缺、明确导向的作用。由于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主要命题范围,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决定着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所以,最后阶段的模拟考试能够让师生知晓自己的薄弱点,进一步明确考试的重难点。考前模拟还具有促进学生适应考试氛围,提升学生审题、答题能力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的最后几次模考完全参照最终的高考模式来组织考试,通过两三次模拟考试,学生的心理调适到了考试的最佳状态,为考出较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其次,教师精心编制模拟试卷,突出考试的重难点。教师应当掌握单招语文试卷的命题思路与走向,在模拟试卷的素材选择、考点设计、题型设计等方面有比较精准的预测。比如语段阅读的素材选择上要注意兼顾各册教材,且尽量回避近两年考过的篇目;考点设置上做到稳定中求变化,比如基础知识方面尽量稳定,阅读与欣赏考点众多,应当略有变化。教师还应当狠抓模拟试卷的创新。五年来,江苏单招语文试卷一直在创新。比如2018年将《贵在一个“新”字——略谈独立思考》选段作为主观题来考查,就是题型的创新;口语交际中设计“接待过程中应表现的礼仪行为动作”,则是考点设置的创新。

再次,做好试卷评析工作,强化学生审题与解题能力。一方面,教师要精心分析学生模考数据,掌握学生的主要问题。一场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借助软件將学生考试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答题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在评析试卷的时候有所取舍,突出解决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审题、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比如,解答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作用的题目,应该教会学生从形式(如结构、艺术手法等)和内容(如情感等)两方面去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云珠.语文核心能力考查与本真化选拔评价——关于对口单招语文统考试题的审视与命制建议[J].江苏教育研究,2015(3).

[2]陈韶东.引导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促进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2013版)》解读[J].江苏教育研究,2013(15).

(作者单位: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对口单招复习策略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对口单招提高专业技能课堂效率的一些思考
高职教育中针对“对口单招学生”教学改革的探索
回归教材,依“标”靠“本”
中职高三语文复习对口单招策略研究
电子装配技能操作中的技巧运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2017届高考政治学科复习策略
二轮力学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