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2019-01-28 10:15冯海英
考试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道德与法治初中

摘 要:责任担当意识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构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中。本文就从案例分析、生活联系、时政引入、社会实践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稳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责任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基于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还要满足社会需求。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就从综合视角出发,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分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这几个方面。其中,责任担当指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与国际理解。本文就从核心素养中责任意识的培养出发,探讨应该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鞭策初中生能够主动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成为新时代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一、 分析案例,开展深度探究

案例的分析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借助具体的事件、详细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是能动的参与者,不仅能够在展示与描述中了解案例的过程,还能将书本知识、自己的见解融入其中。因此,教师应该多开展案例分析活动,引导学生自发组建小组,共同探讨案例中引出的问题,展现小组讨论的结果。同时,教师应该在深度探究的基础上,把握初中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在思想认知、责任意识等多个方面存在的误区,增强案例情境的代入感,使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深入人心。

例如在《走进法治天地》的第十课“法律伴我成长”教学的过程中,我就通过多媒体引入了反面案例:某女士发现有人在偷盗自己的钱包,拼命反抗与抢夺,谁知道随后又跟过来四五个年轻男子,对某女士进行了殴打。双方僵持了几分钟,旁边虽然有上百人围观,但是却没有人上前帮忙,最后某女士不仅受伤,同时钱包也被歹徒抢了过去。在展示完案例以后,我提出问题:看完这个案例,你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做?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很多学生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表现了对歹徒的谴责,甚至有学生表示要冲上去见义勇为。但是也有同学认识到:在危险面前应该机智勇敢,不能硬拼,要见义智为。在此基础上,我引入了专门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在遇到这种险境与困难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

二、 联系生活,激活真实体验

道德与法治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源于学生的生活,因此生活性本身就是这门课程的典型特征。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初中生对自然、社会、人物、事件等的真实感知体验,在与社会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增强其责任意识,学会关爱社会与生活。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考虑初中生道德形成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例、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以及生活化问题,在树立责任意识的同时,引导初中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稳步的发展。

例如在《在集体中成长》的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经过近一年的相处,学生已经融入了班级集体之中,形成了较为强烈的责任意识与集体意识。但是联系实际生活与学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发现,依然存在着一些格格不入的情况,且每个学生对集体的发展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我提供了充足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对集体的憧憬与希望,说说自己为集体发展做出的贡献,认识到集体的成长与自我成长的联系,从而树立了较强的集体责任意识,自觉约束、端正自己在集体中的行为举止。

三、 关注时政,丰富课堂素材

在新课改的推进之下,初中生对知识的获取产生了渴望,教师应该捕捉初中生的这种渴望,将一些新闻时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这种引入不仅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树立责任意识的同时,主动关注社会的发展、形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循序渐进,稳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2018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南海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发表了关于培养新时代广大青年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充分强调了青年的社会责任,指引着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的教学中,我就欲引入这一讲话,将此作为课堂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自己结合这一时政,说一说自身成长发展与中国梦实现之间的关系,在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四、 社会实践,提升应用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调动初中生自主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还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是非的辨别能力。从核心素养的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的放矢。对此,教师应该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以主题活动为开展的核心,多引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深入的思考,融入、应用自己的经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如在《走进社会生活》的教学中,学生在之前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对社会的初步认知,感受到了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但是现实社会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学生去关注与了解。对此,我特别组织了“我身边的变化”这一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着某一个点来展开研究探讨,发现社会的千变万化,体会到每个岗位、每个职业的多姿多彩。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发展中,更认识到完善自我的重要价值,形成了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自我成长发展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总而言之,责任意识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当前阶段,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价值,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发挥好自己的责任担当,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7(10):131-132.

[2]张崧.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7(15):66-68.

作者简介:冯海英,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关中学。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道德与法治初中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