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其开展策略

2019-03-06 14:51谢仔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群文阅读

谢仔英

[摘   要] 群文阅读,指的是按照一定的主题,或者共同的特点,将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阅读和研究。群文阅读是一种具有很大的突破性的阅读方法。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群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帮助学生实现文章阅读速度的提高,能够实现对小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的科学养成,同时依托此种阅读教学组织模式帮助学生实现阅读量的扩容,亦能够让学生从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关键词] 群文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数量;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均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精心挑选出的中外文学美文,有鉴于此,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应当善于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以期实现对有限课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群文阅读的价值

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群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帮助学生实现文章阅读速度的提高,能够实现对小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的科学养成,同时依托此种阅读教学组织模式帮助学生实现阅读量的扩容,亦能够让学生从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可见,其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

1.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

小学语文教师十分重视阅读教学这部分,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12册教材中有300余篇阅读课文,每篇阅读文体大约500字,以此来计算,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文本总计约15万字,这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是远远不足的。而开展群文阅读,则能够大大扩充学生的阅读数量,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能够成倍增长。因此,鼓励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群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教学中也应该控制学生的阅读数量,控制阅读的质量。

2.帮助学生实现文章阅读速度的提高

目前,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技术的辅助和推动之下,海量的信息内容会在平日里进入社会公众的生活之中。如何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海量信息中做到去芜存菁,使人们能够快速地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则要求主体必须具备较快的阅读速度。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而言,往往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一篇字数500字以内的课文时,便需要花费两个课时,如此一来,对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并无益处。因此,当小学语文授课教师采取群文阅读的形式,则能够在单节课上,便使学生在较短的课堂时间之内实现对多篇语文课文的集中阅读,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课文阅读速度的效果是极其显著的。

3.能够实现对小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习惯的科学养成

因为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存在,使得小学语文授课教师必须在一节课上完成对一篇课文的教学,不过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过程过长,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内容通常篇幅较短,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便完成对一篇课文的通篇阅读,并且由此实现对课文大意的了解。而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安排,小学语文授课教师唯有在学生已经完成对整篇课文的阅读以及掌握课文大意之后,向学生持续地提出问题,并不断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也只能逐一应对。这样一来,极易导致学生在已经领会了课文大意的情况下,对教师所采取的此种授课活动产生厌烦感,从而导致其学习兴趣的下降。如若小学语文授课教师采取群文阅读的授课方式,则能够让学生所获取的信息内容大为增加,并且有助于学生在对多篇课文的阅读过程之中产生足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兴趣。

4.依托此种阅读教学组织模式帮助学生实现阅读量的扩容

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正确阅读技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掌握正确阅读技法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阅读水平的增进。借助群文阅读这一模式,将使学生改变以往错误的阅读方法,并能够使学生在掌握正确阅读技法的基础之上,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同时,亦能够使学生实现对不同创作风格课文的有效把握和洞见,可以说,这是以往阅读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所在。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1.授课教师应当合理地进行课文组合与搭配

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群文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授课教师能否实现对课文进行合理的搭配和组合,以便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如若学生在接触到授课教师为其搭配和组合的课文时产生较为强烈的阅读欲望,这便说明授课教师所进行的课文遴选、搭配与组合是成功的,如若不然,则意味着做了无用功。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時,考虑到这篇课文涉及诸多的野外知识,因此,笔者事先遴选了同本篇课文内容较为近似的文章,与本篇课文共同组成了群文,并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阅读,通过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不但帮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避免了学生因接触一篇文章产生枯燥感,同时亦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野外生存常识。

2.基于儿童视角开展群文阅读

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文本,可选择的文本是非常宽泛的,如何在可选择的文本中做到优选、精选,则必需基于儿童视角。基于儿童视角,就是教者要时刻站在儿童成长的立场上,用儿童的眼光和情怀来理解儿童。具体来说,就是在选文时,要充分考虑所选文本的可接受性和趣味性。可接受性,是指文本的思想内容要基于儿童的阅读经验和生活阅历易于被其所理解;趣味性,就是在选文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在不同阶段选择文本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情趣,有了兴趣才会有真正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我们需要这样的群文阅读:当我们选择的文本呈现在儿童面前时,他们有往下读的强烈欲望;当合上书本时,他们又有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尊重儿童的阅读视角,其实质就是儿童本位在阅读教学中的回归。”

例如,考虑到小学生对小动物、小昆虫有着一定的兴趣,我们可以以《寻找食物》为主题,搜集一些小昆虫寻找食物的简单的文章来进行群文阅读。经过仔细探索,教师选择了《湿圆虫怎样寻找食物》《蚂蚁的路径》《做个蚯蚓饲养箱》三篇非连续文本开展教学,学生对其非常感兴趣。而且学生通过阅读,对几篇文章进行了比较和归纳,感受到了快乐。

3.注重对阅读主题的深化

小学语文授课教师在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时,必须确保所选取的组成群文的文章在内容、体例等方面存在近似性。不过需要看到的是,不同的文章产生于不同的作者之手,因而彼此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授课教师要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在阅读群文的过程中加以对比、分析。如此将达到强化学生阅读体验的目的,同时亦能够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4.注重实现家庭阅读同课上阅读的联动

小学语文授课教师必须意识到家庭阅读氛围形成,对于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考虑到小学生欠缺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必须积极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便获得来自家长对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活动的支持和帮助。还有就是,小学语文授课教师应当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如微信等,同家长做到及时沟通,以此实现家庭阅读同课上阅读的有效联动。

小学语文授课教师应当掌握科学的教学进度,即教师应当在授课前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预习任务,具体的任务可以是由教师为学生发放阅读文章的篇目,同时,教师亦应当组织学生在课下利用微信等现代通信技术同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积极的互动与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确保课上群文阅读活动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4):169.

[2]丁艳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6(4):17.

[3]危才志.努力践行群文阅读——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浅见[J].亚太教育,2015(7):16.

[4]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6.

[5]王在霞.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型与价值[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0).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群文阅读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