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布袋木偶的艺术特色及美学特征

2019-03-21 16:45郑雅婷王承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木偶戏布袋木偶

郑雅婷,王承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福建素有木偶故乡之称,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杖头木偶4个品种。而布袋木偶戏以龙溪地区和晋江县最为著名。福建的布袋木偶以历史悠久、造型栩栩如生、制作工艺精湛、剧目丰富多彩、表演技艺高超、动作逼真动人而闻名中外。福建木偶戏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受到广大侨胞、华裔和海外朋友的普遍赞赏。尤其是闽、台籍的侨胞十分爱看语言相同、曲调相通的福建木偶戏。

一、 福建布袋木偶的诞生与发展

我国的木偶戏有2 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在汉朝就有简单的木偶戏剧,唐宋时已很发达。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木偶剧团,多用地方戏曲曲调演唱,有的则采用对话或歌舞的形式。福建布袋木偶戏出现的时间较提线木偶迟一些,大约出现在明代中叶,据说是从说书演变而来的,道具很简单。关于掌中木偶戏,史籍上可查考者见唐代《拾遗录》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机巧变化,或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 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倏忽,玄丽于时……”①这里所说的指掌中的技艺与当今的布袋木偶戏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掌中木偶因外出演出时只需一个布袋就可将所有道具装入其中,故称“布袋戏”,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剧种。 掌中木偶戏在有些地方叫作指花戏,意即指头上的花样。有关布袋木偶的起源暂无从考证,坊间流传最多的传说是:布袋戏兴起于明朝,创始人是个落第的秀才。 漳州民间传说,这个落第秀才,怀才不遇,以编演讽刺剧为业,嘲讽时弊,又怕授人以话柄,就制作木偶,托词、嘲讽之言出自偶人之口,以免惹祸。 泉州民间传说,这个落第秀才流落街头说书,但又爱面子,不愿抛头露面,采用“隔帘表古”。后来,有位线偶师傅在帘前听说书,觉得秀才的语言艺术很好,就建议他手托偶人做些表情动作以更传神,授予线偶表演技艺,成了 “有表演的说书”,是为掌中木偶戏的雏型。福建布袋木偶戏在当地民间流传广泛,盛行于漳、泉、厦一带闽南语系地区,以及我国台湾、东南亚等地。

二、 福建布袋木偶的艺术特点

(一) 布袋木偶的造型艺术特点

一尊布袋木偶由头、四肢、服装、冠盔4个部分构成,而以木偶头为核心。从造型艺术上看,它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大胆的夸张,巧妙的变形和浓郁的装饰风味来进行形象设计和制作。人物类木偶造型注重人物的以“形”传“神”,通过面部表情可看出每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和精神面貌。形形色色的木偶头像囊括了千姿百态的社会群像。另一类木偶头像是飞禽走兽、妖怪精灵,木偶舞台上所出现的动物形象,既注意各自的生理特征,又体现了各自的生活习性,比在野外见到的动物更集中,更显明,更美化,因此,观众更称奇赞赏。人物类木偶除了真率、精致、俊美、华丽之外,还有一条是头、身、足等相互间的比例与真人相仿,上下匀称。作为角色与偶人同台演出的偶兽、偶畜,如虎豹牛马等,其大小与偶人的比例,也和现实生活中的一样,而且造型力求逼真。

在布袋木偶的造型中,木偶头的雕刻是整个木偶的灵魂。福建布袋木偶头的雕刻的集大成者要数泉州木偶艺人江加走和漳州木偶艺人徐年松,他们并称“南江北徐”。他们各成风格,江加走雕刻的木偶头雍容丰腆、神韵含蓄、形象秀气,线条温润,风格细腻;徐年松雕刻的木偶头轮廓方硬,线条硬朗,风格粗犷。二者造型特点有着典型的南北之分。在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中,对于演绎正派者刻以正貌,意在塑造其作风正派、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演绎奸邪狡诈的反派则刻以丑行,意在塑造无恶不作、令人厌恶的人物形象。线条运用准确柔和,色彩使用丰富艳丽。历经世世代代的木偶艺术家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制偶的程式化经验。还吸收借鉴了戏曲的特点,依据木偶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将造型分为生、旦、净、丑、杂(牛头,红猴,猪八戒等)5大类,每大类又分成若干小类,总数不下30种。在头型分类的基础上,雕刻师又把一个头像分解为面、目、眉、鼻、口等5个部位,每个部位整理出若干不同的基本式样。木偶头的制作,前后要经过10道工序,对造型精雕细琢。同时,对冠盔、服装、四肢各个部分的制作,也极为细致。制作冠盔的材料,少量用绸布,大量的是用细毛边纸裱成的薄纸板,制成所需的形状,画上图案或彩色,然后根据角色的需要,或装金描银,或饰上各种色珠、绒球,做出来的冠盔,每一顶都小巧玲珑,宛如珍宝。服装多数与京剧戏服相似,也有部分是民间服装,常用的有长靠、短靠、袍、衣、裤、裙等。服装布料全部采用绸缎,纹样全以漳绣绣成。漳绣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刺绣工艺,相传始于宋代,其图案古雅,线色鲜艳,所制的木偶服装件件都很精美华丽。四肢即手和脚,手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用整块小木头雕成握拳状,中间挖一个洞,以插刀枪柄,这类手型适用于打角色;另一类由两片组成,一片是手掌连大拇指,另一片是其他四指,均用小木头细纹刻成,中间用铜线穿起来,以便开合活动,拿物放物。木偶的脚是按照人物所穿的鞋式雕刻的,上端缝在用绸布包裹棉花做成的腿上。要做特技的脚则根据需要特制。4个部分分别制作好,然后以服装为中心,头装在领子上,冠盔装在头上,手装在袖口上,腿装在裤管上。这样,一尊木偶才算制成。服装和头盔也都有专门制作的师傅和作坊。真率俊美的头像,小巧玲珑的冠盔,艳雅华丽的服装,精致灵活的四肢,使木偶本身成了一件光彩夺目的精美工艺品,这也为布袋木偶戏的表演增色不少。

(二) 布袋木偶与戏曲音乐艺术的结合

福建布袋木偶戏其知名度虽不及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但是却在中国众多传统曲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对各类地方戏曲及京剧的优点兼收并蓄,将其中适合布袋木偶戏的曲牌音律和唱腔融汇其中并进行创造,完美地将布袋木偶戏与戏曲艺术结合在一起。

福建的布袋木偶戏有两个流派:一为北派,流行于漳州所属地区。南北之分,并非以地理位置划界,其主要区别在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上。北派唱的是北调(汉调、昆腔、京调),淳朴,粗犷,曲调又发展为以清唱为主,配以打击乐的高腔,和以汉调,兼用丝管的乱弹。为了营造演出的气氛,会配合使用吹奏乐、打击乐。乐器有堂鼓、笛子、唢呐、云锣、竹板、海笛、齐钹、铙钹、笙、撞钟、单皮鼓等。有时还用锦歌等芗剧音乐,表演上采用京戏做派。尤其在表演精妙绝伦的武戏、精彩纷呈的杂技动作时,紧锣密鼓的一阵节奏后,配合跌荡起伏的剧情,音乐节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带动了观众高涨的情绪,体现了北调的独特魅力。

另一派是南派。南派唱的是南调(包括傀儡调),文雅,细致,声腔接近南曲,节奏明快,自成“傀儡调”,表演采用梨园戏的做派。在剧目的选择上多以梨园戏为参考,并吸收借鉴了傀儡调和梨园戏的唱腔曲牌,同时进行改良创作。南派收纳了近百首传统曲牌,曲调优雅细腻,清脆悦耳。表演时所配合使用的乐器种类丰富,有唢呐、二弦、三弦、响盏、小锣、大锣、花鼓、洞箫鼓、琵琶等。在各类乐器的弹奏之下,声情并茂地演绎,使布袋木偶戏抒发的情感更加浓厚、质朴,表现形式也愈加丰富。后经艺人们的改良、删减,吸收融入了部分南音曲牌的音律,最终形成了具有闽南特点的“泉腔”,成为如今人们看到的南派布袋木偶戏。

(三) 福建布袋木偶戏的表演形式

传统布袋木偶戏的舞台一般由高约5尺,宽约4~6尺的台板围成,俗称“一字台”。台板下用幕布遮住后台,两边设有侧幕,可容下2~4个木偶,后台安放了两张椅子,限正副手入座,便于布袋木偶的表演。其所占空间不大,用一口布袋就能将所有表演行头收入囊中,省去了笨重的戏箱,轻装简载;戏台是折叠的,用布将戏台的四周围起来,以便流动演出。由于舞台不大,一旦观众人数增加,就会使后排的观众看不清舞台上的表演。于是为了使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到木偶表演,解放后布袋木偶戏的舞台做了一定的调整。将原来舞台的尺寸改加到一丈六尺,将布袋木偶由传统身高改加到一尺五寸,并且将传统的坐式表演改为立式表演,增加了表演者活动的空间,能满足多个木偶演员同时操作演出。

线偶的表演是“上弄下”,托偶的表演是“下弄上”,是以后台演员的手掌作为偶人的躯干。木偶人的头部由食指托着,左臂依靠大拇指支撑,右臂由余下的三指支撑。有时,为了表演木偶两脚行走的动作,还需要演员用另一只手来操控。利用布内套的拉扯、张弛,使没有骨头的偶人能演出骨骼感来,还能做各种动作,身段以及戏曲台步的程式表演,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富有艺术表现力。在灵活的手指操纵下,一具看似呆板的木偶便被演活了。老式(坐式)的布袋戏台只能坐两个演员:一为头手(或称顶手);一为二手(或称下手)。经常是一个演员两手同时操纵两个偶人,而且是两个不同性格、思想感情互异的人物。在一出戏里一个演员常常要操纵五六个角色。解放后由于木偶身高的更改,演出的形式改变了,由坐式改为立式。舞台扩大了,原来是两个人坐着表演,后改为十多个演员同时站着表演,多数剧目还增加了配音演员,加入布景和灯光,增强了舞台的演出效果。传统表演的伴奏乐器主要有钹、唢呐、小鼓、笛子、大锣、小锣和嗓叫子等,这些乐器的演奏也是由操纵木偶的艺人完成。要创造有声有色的舞台形象,动作性强是其特点,还需强调“声情”,即所谓“八声七情”。布袋木偶戏注重道白的性格化,很讲究语言艺术,一向有“千斤道白四两曲”的行话。布袋戏的原始形式是“有表情的说书”,因此,还残留着“重说不重唱” 的痕迹。木偶还能实现人在戏中所无法表演的动作,如地下穿行、水中潜水、 空中翻滚等,在操纵艺术上有不少绝技。

三、福建布袋木偶的美学特征

福建布袋木偶戏具有造型精美、制作精湛、剧目丰富、表演生动和动作逼真的特点。过去闽南的城镇乡村,无论婚丧喜庆还是逢年过节,都要演出木偶戏。它的美学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俗性

首先,福建布袋木偶承袭了传统的闽南文化的特质,蕴含了闽南当地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在当地的传统民俗活动中(请神、喜庆、节庆、祭祖、还愿等)都会请傀儡戏的戏班子搭台表演。福建布袋木偶戏是在闽南文化的这片沃土上孕育而成的,汲取了民间传统戏剧的养分,具有浓郁的当地民俗文化特征。布袋木偶戏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祈福纳祥、情感寄托和教化民风3个方面。譬如在布袋木偶戏《金山寺》中,林兰英为求父女平安在观世音菩萨前上三炷香,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载了民众内心祈愿求福,希望生活安定、家和万事兴,也将孝敬长辈的传统观念传递给台下的观众。其次,闽南文化造就了闽南人民自强不息、“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在布袋戏的剧情中常常会设计抗争艰难生活、社会不公的情节,弘扬闽南精神。最后,布袋木偶戏在演绎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态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能产生共鸣,从而起到明是非辨善恶、传播真善美、净化民风的作用。福建布袋木偶戏具有特定的民族情感、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是闽南文化历史的积淀,是民众精神情感的寄托,具有一定的民俗传承性。

2.娱乐性

闽南的布袋戏是由“讲古” (即说书)的曲艺形式发展起来的。至今,布袋戏还残留着“有表情的说书”的痕迹。布袋戏剧目吸取了民间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精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如《雷万春打虎》《蒋干盗书》《大名府》《战潼关》《武松打虎》《番婆弄》《岳云保家乡》等,以及童话剧《我要洗澡》《拔萝卜》《自作聪明的小猫》等。其中历史题材占多数,以“讲古说书”的方式表演。表演时着重抓住剧中的人物性格,表演者仿佛与木偶融为一体。如由木偶表演者杨胜演出的《蒋干盗书》,将曹操的奸、雄、狂、诈,周瑜的刚、灵、骄、妒,蒋干的贪、诡、蠢、俗的性格特点表现了出来,通过过江说降、席间难提、酒后盗书、曹操中计等情节,生动而又准确地揭示了这几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刻画了蒋干复杂的心理活动。生动形象的表演,使台下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剧本的理解。为了营造演出的气氛,还会配合吹奏乐、打击乐和唱腔进行演出。在紧密急促的音乐节奏下,精妙绝伦的武戏、精彩纷呈的杂技动作、轻盈优美的歌舞能够激起观众的亢奋情绪,也符合闽南民众喜爱看杂技、舞枪弄棒的习俗。布袋戏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使当地的百姓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历史,传播历史,继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木偶戏的思想内容,在丰富观众,特别是儿童观众的精神生活,在传授文化、科学、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他们人格的形式和高尚品德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生动性

福建布袋木偶造型精美,要把它演活,既不靠魔术“机关”,也不靠电子装置,全靠演员双手灵敏的操纵。布袋戏的演员把手自下而上伸入木偶服装里面,用食指托头,用拇指和另外三指分别插入左右两臂的袖管,所以又称“手托傀儡”。 指掌灵巧地一动,木偶立即动起来。出场、亮相、迈步、转身、甩发、整冠、理髯、抖袖,无一不巧;骑马、打虎、锄地、浇水、抽烟、饮酒、开伞、合扇,无所不能。演起杂技来,耍瓮、顶盘、射箭、舞狮、舞龙,样样都会;闹起武打来,刀、枪、剑、盾、锤、锏、戟、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京剧、童话剧、地方戏曲等人戏演员的舞台动作,布袋木偶也都能表现出来,而且武打动作往往做得比人戏还灵活。有些杂技、歌舞动作,如飞天、入地、隐身、变形等,布袋木偶更能做得惟妙惟肖。有时布袋木偶表演者能够分设两角,同时操纵两个木偶。《大名府》剧中两个梁山好汉,为了戏弄城门官,耍了一段“矛盾对打”,这妙趣横生的场面,竟由一位演员操纵。所以说,演员的手是偶人的灵魂。通过戏弄,它能给无知觉者以知觉,给无生命者以生命,将无情物有情化了。

四、结语

福建布袋木偶戏作为中国木偶艺术的一支,继承了闽南地区特有的优秀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福建布袋木偶艺人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式化制作工艺,并将对生活的情感理解融入这手指上的艺术。形态各异的布袋木偶造型,能够让人感受到古老民间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内涵。他们不仅在戏剧舞台上生动鲜活地演绎着木偶戏的生活,也是对闽南人特有生活态度的一种映射。福建布袋木偶戏作为当地民众生活中的娱乐形式,其表演形式生动、有趣味,不但满足了人们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而且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同时也为福建当地优秀的文化架起了对外传播的桥梁,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瑰宝的魅力。

注释:

①王嘉:《拾遗记》第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53页。

猜你喜欢
木偶戏布袋木偶
木偶和木偶戏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木偶戏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沙布袋
放下布袋
木偶的眼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