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2019-03-22 11:07安爱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师应思维能力小学生

安爱兰

(沁县定昌镇中心学校,山西长治 046400)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使其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及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观察、 分析实际社会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由此可见,改变应试数学教学中刻板的授课模式,将倾注于学生考试分数、 答题情况上的目光转移到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中,使教学面向全体,将学科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 注重训练其思维能力。 从而,使其具有自主学习、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为其高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1 关于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直以来,数学的发展与社会的生产息息相关,特别是伴随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 数学被广泛地应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2]。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即以生动教学,调动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数感、空间意识、符号感、计算能力、统计观念、基本的应用意识以及良好的推理能力。 进而,使其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其进行较为合理的解释;将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与几何图形联系, 掌握数形知识及其中的变化规律;对具体问题,选取适用的符号,以准确的表述数学语言, 进行简洁阐述; 面对特定的数学问题,能够选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计算;依据不同的任务,能够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得到相对准确的结论;使小学生通过逐渐的数学学习积累, 逐渐意识到数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进而应用所学知识,面对不同的生活问题,均能寻求最佳解决办法;通过仔细地观察、论证实验等,能够进行一定的数学问题猜想, 具有条理性并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据。

2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原则

2.1 灵活多样原则

小学生活泼好动, 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具有天生的热衷。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授课的生动化、多元化,以快速捕捉学生的课堂关注点,使其聚精会神、全情投入于数学学习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在为其构建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使其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课堂的授课质量与效率。

2.2 循序渐进原则

虽然小学阶段教授的多为基本的数学基础, 但对于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欠佳的小学生而言,其仍具有较高难度。 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同学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将其与授课充分结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教学,小幅梯进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累积、自我成长,使其具有收获新知的成就感,并注重对学生施以欣赏、鼓励式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2.3 针对性原则

一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小学生源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其个人爱好、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对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分层教学,促进数学教育面向全体,提高授课的特色化、针对性,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2.4 以生为本原则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 强调应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中心,应适当的将自身隐身为课堂的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及组织者,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而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大家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并注重给予其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下,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既拥有轻松应对考试的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3.1 注重对学生良好数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训练,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具有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进而在寓教于乐中,进行高效授课,一方面使教学开展更加顺畅;另一方面在知识的积累中,形成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倍的认识”学习中,教师可引入数学游戏。通过合理控制游戏时长,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数学学习更鲜活、有趣。 可以抽签的方式使大家拥有了新的数字名字, 而每一个数字都是单一存在的。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大家认真听,如何去结识好朋友的规律:12 能够与6 成为朋友, 不过前提是还需找到2。 让学生在观察中,总结游戏规则,使其认识到具有倍数关系的数字便可以成为“好朋友”。接下来,学生会积极地组成朋友团,并认真的运算。在游戏教学中,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关于倍数知识的直观体验,通过游戏理解倍数便是“几倍”“几个几”,促进其计算能力、数感发展,并使其数学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

3.2 为其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以往教学中,很多教师因小学生自律性欠佳,多以严肃面孔施教,以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在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不仅易于走神、开小差,并导致一部分学生形成了数学枯燥、乏味的印象。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教师应树立自身可亲可敬的形象,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例如,在教学中,应多加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对于不认真听讲或是在合作学习中开小差的学生, 避免使用批评和教训式话语,应对学生进行注意力引导,使其将关注点转移到数学学习中。同时,教师可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促进对其思维方式的训练。

3.3 应用情境教学展开生动授课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的走进校园,云平台、交互式白板的应用,不仅打破了时间、空间对数学学习的局限性,教师还可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为学生营造数学学习情境,对其思维进行有效训练。

例如,在人教版“位置与方向(一)”的学习中,为帮助学生将地图中八个方位与现实生活中形成一一对应,发展其良好的应用能力和符号感。教师可运用信息化授课,促进学生进行学习训练。以微课件为大家播放校园周边的四维地图, 并设置外国小朋友将要到校参观,如果帮助其指路的具体情境。

3.4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 便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应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图形知识,还应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其思维在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中,教师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4 位同学分为一组。 以联系生活问题的方式,“帮助小明妈妈制作小明1~10 岁身高发育图”、“绘制2013—2019年间参与青少年朗读比赛的人数统计图”及“制作班级中1~12月份的用水情况的变化图”等,使学生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展开合作学习,使其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够正确地分析数学问题,培养其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并且,学生能通过解读数据的变化,做出一定的合理推测,使其具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以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实践训练,促进其统计观念、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

3.5 以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局限于对学生数学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核中。有的教师尚存在一定的“偏爱”之心,目光多聚焦于那些数学基础扎实、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身上, 对后进生的关注有限,使班级中出现“两极分化”问题。 对此,教师应展开分层教学,一方面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体现出授课的灵活性,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此外,在教学评价中,也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速度等综合权衡,对不同能力、学习进度的学生施以差异化思维训练,并注重对层级划分的动态调整,保证对学生的训练处于与之思维能力相符的层级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为数学教学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水平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更高标准[5]。此外,还应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参与性,注重其知识的累积,使其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其应用能力,在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思维能力小学生
培养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是小学生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