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闭环”模式探析

2019-03-22 11:07沈子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6期
关键词:闭环实训过程

沈子渲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0)

从内涵层面来讲,高校创新创业“闭环”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以服务学生为中心, 围绕这一中心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即理论教学、实训操作以及项目实践。整体来看,闭环模式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中心、三个要素。 其中,理论教学是闭环模式的基础,实训操作作为教学的补充,而项目实践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该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需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以及企业和高校共同搭建平台,形成政府、高校以及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和组织的良性人才培养体系。以生为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展开的, 因此其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重点对“三要素”进行如下分析。

1 闭环教育的基础——理论教学

1.1 理念

在闭环教育过程中, 主要传授创新创业知识技能以及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性非常的强,高校在理念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并且将其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创新与传承有效结合起来。 生活层面上应当对学生进行关注、关心,教学上致力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该种情况下,创新创业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和思想观念,不断增强育人意识。 同时,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 有效意识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并非只是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工作, 而且高校全体教职工的使命。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各专业课教师以及创业课程代课教师应当注重知识传授以及学生思想观念培养的有效结合,并且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全面贯穿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使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行为自觉性。

1.2 内容

在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核心概念、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融合。 实践中,高校应当基于贴近实际、学生以及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以各种活动作为补充,进而影响着高校创新创业教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其内容层面上建议采用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的形式,将二者结合起来,两手抓,而且都要硬。 首先,根据高校长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强化与学科专业之间的教育渗透,并且深挖潜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方面的内容教学, 使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其次,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联系实际,全面掌握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鲜活实例, 并且将其与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基于案例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热情。

1.3 方法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严格遵从其基本规律,并且利用实践案例以及鲜活的个案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能够有效切身的体验。本质上来讲,创新创业教学属于实用型教育的范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更应当坚持实用性,即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为此,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要求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统一,教学和实践需求系二者统一起来,方法技能与知识统一起来。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实训之间具有互补性,实践中应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平衡发展,从而实现知识讲授与应用实践之间的结合。从目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来看,探索一种具有趣味性、创新性以及体验性的统一课堂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非常重要,而且还要发挥慕课、翻转课堂以及网课等多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作用,将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种创新创业案例整合起来,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2 创新创业教学补充——实训

2.1 搭建多种类型的实训操作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过程中应当采用多种渠道, 基于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优势,构建实训操作平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立足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要求,并且建议将其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 从目前高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天性来看,他们对第二课堂更有参与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为此,高校应当积极搭建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操作平台,并且对创新创业文进行广泛宣传,积极举办各种内容丰富以及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并以此来有效加强高校学生实践能力。

2.2 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闭环模式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需要学生广泛参与,否则该种教学模式和理念将失去意义。实践中高校可以利用各种场地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并非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草根创业族”为帮扶对象,鼓励他们在扶持过程中自我成长。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同时还要以理服人、平等交流,不断契合教学环境变化以及现代网络技术应用要求。比如,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以微信、QQ 等多种新媒体作为手段, 不断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

2.3 精准扶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 起初应当对有积极性和热情的学生进行适当帮扶和引导,如对其进行资金、场地扶持以及创业培训和辅导等。在此过程中,若想将学生的热情成功转化成他们的实践行动, 高校还必须注重对学生个性化了解以及需求认知,采用精准的、有侧重点的专业扶持方法,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扶持精准度和实效性。举例而言,高校可以根据当前的条件情况, 为学生提供点单式服务以及“私人订制”服务,并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活动。 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代理项目的立项、注册以及税务登记和各种减免税行政审批服务。 对于创业前期屡屡受挫的团队或者学生而言, 建议从项目精准选择以及团队构建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着手, 基于政策落实、搭建平台以及活动助推和培训提升等手段,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支持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扶创政策。

3 创新创业教育突破口——实践

3.1 加强引导

在当前创新创业活跃的大环境下, 草根创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创新创业路上的项目逐个孵化并落地。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对于优质的创业项目应当帮助其付诸行动和实践, 通过加强引导来实现智慧转化。 具体而言,应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创业园、 产业园以及众创空间和各种创业梦工厂的作用, 将工作室、 社团以及俱乐部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以实地、实景以及实岗和实效为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研,在研中创。

3.2 优化环境

在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当不断增强实践氛围。具体而言,学生应当对高校组织开展的各种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进行全面了解, 并且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训活动, 对其实践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衡量。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采用多种途径对创新创业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集人才培养、教育实训、生产服务以及科技研发和项目孵化落地于一体的“双创”闭环式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可以有效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同时这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平台和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学生应当能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理论与技巧,能够将知识有效转化成技能和成果,将智慧转变成“车间”或者“摇篮”。 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加强文化氛围布置,免费提高相应的办公设施,严格落实创业项目指导、 基金划拨和政策持续扶持举措,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提高高校实践环境条件,为高校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 创新型人才是目前高校人才培育的目标, 同时也是国家、 社会以及企业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 为此,高校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厘清“闭环”式创新创业教学的内涵,并且尝试着在严格遵循协同性以及系统性原则基础之上,建立以生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闭环实训过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双闭环模糊控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家电回收的闭环物流网络选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