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中感知说理之奥秘

2019-05-08 03:19唐颖初任丽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沈括哥白尼真知

唐颖初 任丽芳

课前积累

(师生读名言警句)

一、文体引入,明晰结构

师:你们发现这些名言警句都与什么有关?

生:勤学好问。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勤学好问有关,

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有没有发现以前学过的哪些课文与这篇课文类似呀?

生:我们学过的《谈礼貌》《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与这篇类似。

师:我们管这些课文叫说理文。跟老师一起写下它的文体特征。还记得说理文的一般结构是什么吗?

生: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

师:说得非常完整。一般说理文是先提出观点,再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评析:本篇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篇说理文。唐老师立足说理文文体特征,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勾连已学说理文,形成“类”意识,培养学生归类思维。说理文的结构特征学生基本已会,所以老师简单地一笔带过,毫不拖泥带水。】

二、梳理要素,寻觅关联

师:《学与问》提出什么观点?列举了哪些事例?最后又得出什么结论呢?请大家对照着预习单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试着去找一找。

(生默读交流)

师:本文的观点是——

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师:别的同学有不一样的想法吗?我特别喜欢有不同想法的同学,请你说。

生:我认为是“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到底哪句是本文提出的观点?

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

的。因为课题就叫《学与问》,那观点肯定既要与学有关又要与问有关,而第二句话只有问没有学。

师:那位同学,(面对刚才提出

不同意见的)你被说服了吗?这位同学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寻找观点的时候可以“扣题目,抓开头”,发现观点是关于学与问两个方面的。(板书:学+问)我们一起记住这个观点,齐读。

(生齐读)

师:那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生:學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

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第一句是不是?谁能说得更完整?

生: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师:这里有个成语“相辅相

成”,谁知道它的意思?

生:互相补充、互相帮助。

师:你是通过查字典理解这个词的,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呢?

生:学与问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就叫相辅相成。

师:“辅”字在古时候表示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用来增加车轮的载重支撑力,所以你说“辅”是什么

意思?

生:辅助、帮助。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一

写。左窄右宽,左边车字变部首,一横变成提,右边横画有长短,距离注意要均匀。

(师板书:相辅相成)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引读)本文的观点是……,得出的结论是……

师:比较这一观点和结论,你

有什么发现呢?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去发现。

生:他们都在告诉我们想要求得真知既要学又要问。

师:都紧扣题目紧扣中心展

开。那看看他们的位置,有何发现?

生:表示观点的语言较简单,

而得出结论的语言比较多。

师:是呀,观点精练扣人心弦,结论丰富引人深思。

生:分别位于说理文的开头和结尾。

师:对,这样在结构上形成首尾呼应。我们比较的时候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横向纵向比较,就能求得真知了。

师:那作者为了证明这一观

点,到底举了哪些事例呢?

生:第一个事例是写哥白尼从小就特别喜欢问。

师:他一下子抓住了关键句,

还有补充吗?

生:正是这些问题让他喜欢上了科学,开始了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

师:开始了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同学们,我们是高年级的学生,抓关键句是概括的好方法,但有时只摘录原话会不够完整或不够简洁。谁来再把这个事例说一说?

(生说)

师:谁再来试一试说得既完整又简洁?

生:哥白尼从小特别喜欢问,

开始了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

师:那第二个事例呢?

生:第3自然段,总的来说是我们遇到问题要向他人请教,拜能者为师。

师:别的同学同意吗?我看了你们的预习单,谢同学也认为第3自然段是事例。不着急,我们一起再去读一读第3自然段,思考一下它到底写了什么,是不是事例。

生:第3自然段说的是我们发现问题后要去请教别人,没有写事情。

师:对呀,它是告诉我们向谁问?能者,拜能者为师。那你知道什么是“能者”吗?

生:就是能给我们启发帮助

的人。

师:那一年级的小朋友能不能成为我们的老师呢?(生:可以。)为什么呢?

生:因为一年级小朋友也有长处,也有比我们厉害的地方,比如写字姿势比我们标准。

师:那你们能不能做唐老师的老师呀?

生:能,因为我们在一些方面也能给老师启发与帮助。

师:对呀,你们也可以是我的小老师呢。所以作者说:只要——

(生读)

师: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那这一自然段到底是不是事例呢?

生:不是,因为它只是在向我们总结“能者为师”的道理。

生:我认为这一自然段应该是对第一个事例的总结,并且告诉我们向谁问。

师:你发现了,这一自然段不是事例,只是对哥白尼的事例进行补充说理。哥白尼的事例告诉我们多问,这里补充向谁问、怎么问。这种形式我们在以前学过的说理文中没有出现过。

师:同学们,除了哥白尼的事例还有别的事例吗?

生:沈括的事例,他读诗的时候产生疑惑,不仅请教了家长,还

在观察实践中得到了答案。

师:这位同学很不错,概括的时候能抓住起因、经过、结果,说得很有条理。那请教家长得到答案了吗?谁能说得既简洁又完整?

生:沈括读诗时有疑惑,便去问妈妈,没能解开疑惑,最后亲自观察实践,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师:本文就是这样,先提出观点,再用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进行论证,用“能者为师”对哥白尼的事例进行补充,最后得出结论。

【评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本环节中,唐老师根据说理文三大要素设计教学活动,寻找观点有方法,观点结论有比较,概括事例有转换,阅读文本有勾连,一气呵成有整体。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都得到提升,学生理解了说理文的整体结构,学会归纳概括文本,在对比中思考、争辩,学会从横向纵向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前后关联思考问题,发现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师生的有效对话互动中学生闪耀着一种思辨之光。】

三、聚焦论证,学习说理

师:那作者到底是如何举例论证的呢?谁来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出示)

1.每个事例阐明了什么道理?(用波浪线画出来)

2.勤学事例那么多,为什么选择哥白尼和沈括的例子?

3.两个事例的位置能否互换?

4.阐述的道理能否调换位置?

先独自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

师: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

生:我认为哥白尼的事例说明的道理是: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問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

师:你找的是第3自然段的语句。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是这一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和他不一样呢?

生:我认为事例总结的道理一般和它的事例是紧密相关的。

师:真棒!这位同学一定是课前对说理文进行了充分的回顾,《谈礼貌》中三个事例后面分别都有一句表明道理的话语,与事例紧密相关。所以,第一个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生读)

师:那第二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师:那你们比较一下这两句说明道理的话,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在事例开头,一个在事例结尾。

师:可见我们在举例论证时可以先说事再说理,也可以先说理再说事。

师:勤学好问的事例那么多,

为什么偏偏选择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呢?

生:因为哥白尼是国外的名

人,沈括是中国的名人。

师:你发现了国籍的不同,但

都是名人。还有补充吗?

生: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都是关于勤学好问的。

师:事例的选择紧扣中心。

生:哥白尼是天文学家,沈括是科学家,他俩在不一样的领域有成就,说明不管在什么行业都应该勤学好问。

师:他们其实都是科学家和文学家,只是侧重不同。你们瞧,(出示哥白尼和沈括的资料)都是名人,靠勤学好问获得成就,国籍不同,时代不同,有代表性,有说服力。这就是说理文事例的典型性。(板书:事例典型)

师:那我可不可以乾坤大挪

移,道理的位置不变,把两个事例的位置换一换呢?

生:第一个事例强调问,第二个事例强调在问的基础上实践。

师:这两个事例在内容上侧重点不同,哥白尼的事例写他好问,沈括的事例写他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师:那我们看看哥白尼的事

例,哪些词句体现了他的好问?

生:哥白尼从小就喜欢问。

师:你能结合关键词来说一

说吗?

生:从“缠”字和“问这问那”看出他好问。

师:从“缠”这个动词看出他好问,你们猜猜他会怎么缠?

生:他会不停地问爸妈,时时刻刻问。

师:那生活中你有没有缠过他人的经历呀?

生:我特别想要一个布娃娃,

就会一直缠着妈妈要,早上要,晚上要,一直要。

师:不达目的不罢休呀,哥白尼也是这样,他特别想知道“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于是,早晨他刚睁开眼睛,就缠着爸爸妈妈问——(引读),中午吃午饭时——(引读),晚上该睡觉了——(引读)。

师:问题结束了吗?

生:后面还有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问题。

师:一个标点也能让我们读出好问。那你们猜猜他还会问什么

问题?

生:为什么到了冬天会产生

霜呢?

师:你也很会问呢。

生:为什么冬天天黑得早呢?

师:你们也很勤学好问。那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可以加进文中吗?

生:可以,因为也是关于天文学方面的。

生:我认为不可以,因为这里有省略号,已经概括出有很多问题了,加上会很啰唆。

师:这位同学很有智慧。说理文的事例语言很简洁,不能啰唆。哥白尼正是这样开始了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那沈括又是如何

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的呢?

生:他先是读诗发现了问题,

然后向妈妈请教,可是没能解开疑问,最后他亲自去深山中实践,最终得出了答案。

师:说得很有条理。那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呀?

生: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实验,我有点疑惑便亲自做一下实验,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师:你看,他就是和沈括一样,是学习的主人,能把——(引读)。

师:作者在哥白尼的事例后面这样说明道理——(引读),在沈括的事例前面这样说明道理——

(引读)。

师:那你现在有没有明白为什么这两个事例不能换位置?

生:因为这是说先提问,然后再去实践。

师:有层次,还有吗?

生:这是告诉我先学会问,在

问的基础上学习观察思考。

师:对呀,哥白尼的事例强调问的重要性,沈括的事例强调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个事例和道理是互相对应的。这就是提醒我们,在举例论证时事例和道理是一一对应的。(板书:事理对应)

师:那这两句阐明道理的话语能换吗?

生:不能,因为它们一句是对应“问”,一句是对应“学”。

师:事理对应,还有补充吗?把道理的语句进行横向纵向比较。

生:第3自然段是对哥白尼事例的补充,如果这两句位置换了,不太妥当。

生:第一句说明道理的话是强调问的重要性,第二句说明道理的话是强调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的重要性。

师:可见第二个说明的道理比第一个说明的道理层次更深,有一定的逻辑性。举例论证时要注意道理与道理的递进性,这样论证才更有说服力。(板书:理理递进)

【评析: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个秘密。”这一板块的教学体现了唐老师的独具匠心,她关注形式,指向表达与运用设计学习活动,聚焦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层层剖析,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说理文事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作者逻辑思维的体现,是说理文的核心。于是在捕捉作者的思维路径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构思、如何选择事例、如何层层阐述,发现了内在逻辑的严密,感知了说理语

言的精练简洁。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习得说理的方法,为后面的语言文字运用做

好了铺垫。】

四、理法兼收,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课前也收集了一些名人勤学的故事,你能试着像作者一样举个事例证明文章的观点吗?先和同桌说一说。

生: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读过800多种典籍。研究古书时,他发现许多医学家的说法不一致,并且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于是产生很多疑惑,便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积累了很多药学素材。他还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亲自采药,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师: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生:稍微有点啰唆,再简洁一些会更好。

师:说理文的语言需要精练

简洁。

生:突出了重点,写了李时珍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获得成功。

师:紧扣观点选取事例。那李时珍的事例典不典型?(生:典型。)对,他也是名人。那这个事例能否加入文中?

生:不能,因为文中有沈括的事例,已经强调了勤学好问和观察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师:对呀,典型事例不能重复。那老师这里有个事例,能否加入文中呢?

(师出示: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得到了一块皇帝赏赐的“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老人死后,两个儿子把匾分成两块。哥哥拿了一个“学”字,从早到晚只是读书,从不提问。弟弟拿了个“问”字,专门提问,却不读书。结果两个人都一事无成。)

生:可以加入文中,这是一个反例,写他们只学不问或只问不学都不能求得真知。

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也是能者,可以成為我们的小老师了。大家还记得《滴水穿石的启示》中写雨水的事例吗?那也是一个反面例子,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证明,就更有说服力了。

师: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每个事例的前面或者后面,都会跟上一两句议论,表明自己要阐述的道理,这样更有说服力。那么,你能试着为这个事例加一两句阐明道理的话,让它成为一个完整的事例吗?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写一写。

生: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要学又要问,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生: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如

果只学不问或者只问不学,都不能求得真知。

师:比较哪一句更好?

生:第二句,因为这句道理与事例更贴合。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要把学与问结合起来才能求得真知。

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师:你们都是从内容角度学到了知识,从写作角度学到了什么呢?

生:我学到了寻找说理文的观点时可以扣题目抓开头,学会了比较事物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比较,举例论证时要选取典型事例,注意事例与道理的对应,还要关注道理和道理之间的递进性。

师:你真的做到学有所获了。

师:课后请大家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围绕“讲诚信”这个话题,每个小组试着合作写一篇短小的说理文。

【评析:学生言语智能的建构

需要在言语实践中形成。语文课堂应是关注言语训练的智慧课堂,凸显个性表达的灵动课堂,充盈和谐本真的生态课堂。唐老师根据学生所学以及课前积累的名人素材趁热打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练说事例,在评价反馈中再次渗透方法的指导与巩固。反例的出现突破了学生的常规思维,打通了已学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强调“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给事例加上表明道理的话语正是对事理一致方法的检验与运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课后尝试写说理文也是课堂所得的延伸运用,为初中撰写议论文打好基础,指向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

【总评】

小学说理文的核心体现在逻辑思维。从《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到《谈礼貌》,基本是并列式,以正面事例为主,偶有正反论证,对比论证。《学与问》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篇说理文,较之前所学又有了递进。“层层递进”的说理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不仅是事例之间的层层递进,还有理理之间的层层递进。“事理对应”在《谈礼貌》体现明显,这是事例与道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与问》则整篇体现了严密的逻辑,关注事例与观点的一致,关注事例与事例之间的排列和关系,关注议论与议论之间的衔接和照应。一切探究由问题而来,有了问题怎么办呢?以能者为师,道理论证更进一步。如果请教了还不明白怎么办呢?就要亲自观察实践,才能求得真知,一层一层剖开又不能割裂。本堂课旨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逻辑思维,关注内容和形式,基于经验把握文本结构和表达特点,对比思辨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事例,发现事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文本的逻辑思维。基于情境,提高说理的实践能力,既发展了语言能力,又注重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

比如反例的加入恰当吗?那个反例只是说明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说清从学问入手获得真知的过程。

说理文的教学除了逻辑之外,还要关注目的与手段一致,事例与道理一致。

让学生明白作者选择事例时要考虑到事例要为观点服务,要为道理服务。在教学“哥白尼”的例子时可以补充相关资料,丰富大家对他的认识,比如提出了“地心说”,撰写了“天体运行论”等等,形成一个关于哥白尼的不同于文本的事例,再让学生把资料和课文进行对比后思考: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他问,其他都没写呢?原来只是为了突出“问”的重要性,所以其他内容不写。“沈括”的事例侧重强调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所以词句的选择都是关于这些方面,没有其他废话。在说理文中写事例主次分明,能說明事理的地方才会重点写。

关于第3自然段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为“能者为师”这个道理补充事例?出示三个事例,让学生去选择最能体现“能者为师”这个道理的事例,这就是在练习运用“事理对应”的说理方法。再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有那么多事例来说明“能者为师”的道理,可是作者却没有写,为什么?思辨中发现是因为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不需要再找事例去证明,如果再加上事例就显得冗杂、偏离中心论点了。

后面的教学可以思考如何把小学阶段的所有说理文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群”,在对比剖析中发现所有说理文的关联和递进,打通整合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沈括哥白尼真知
动物变身大揭秘
实验出真知
沈括
沈括真的害过苏东坡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出真知
观察太阳的哥白尼
古代的“十万个为什么”
分类求难题 讨论得真知
哥白尼痕迹遍布波兰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