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随心而不随意

2019-05-31 05:57周晶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

周晶

【摘要】有效的隨文练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言语运用的能力。但在随文练笔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困扰笔者的问题:一是设计的随文练笔随意性大,缺少系列的、整体的训练目标;二是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致使训练低效甚至无效。那么教师如何利用课本中经典写景状物文章涵盖写作知识,随文练笔呢?笔者认为,可以将难度拆分,一课一个突破口。写景状物文章主要从“颜色、姿态和形状”三个方面进行描写,辅以想象就能成为一篇优秀作文。接下来用笔者平时课堂上三个随文练笔片段粗浅说说笔者的思考。

【关键词】随文练笔 写景状物

【背景:你留给世间的每一点星光,我都倍加珍藏】

翻开中国近代散文里,写景状物的文章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朱自清笔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荷塘月色,还是徐志摩心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的康桥,都令读者沉醉。笔者不禁在想,是怎样的文学素养令这些文豪笔耕不辍,文思如泉呢?作为小学阶段习作中一个教学难点,写景状物作文一直令学生和教师头疼。作文教学时,教师经常花费苦心找优秀范文,讲解习作要求,但孩子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像白开水一样“苍白无力”,要么像碳酸饮料一样“有气无力”。笔者认为,如果能有效提高平时课堂随堂练笔的能力,在教学作文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段一: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第三小节的时候笔者安排了如下练笔:

师:出示“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大家明白这“青中带黄,黄中带红”的意思吗?

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师:“先、逐渐、最后”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写出了石榴成熟的变化是有一定顺序的。“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这是石榴果实颜色的变化。

师:由绿到黄再到红(板书),这个顺序可以换换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作者在写石榴果实的变化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

师:对呀。这是遵循了石榴生长的规律来写的,抓住颜色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词语很好地写出了石榴的生长特点。小作者观察得多仔细呀,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读吧。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石榴的颜色。你能给“青中带黄”换个词吗?

生:青中透黄。

师:可以换成青色或者黄色吗?为什么?

生:因为青色和黄色就完全成为一种颜色,而文中的青中带黄能体现出石榴还没成熟和快要成熟的状态。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写法。

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苹果、香蕉和葡萄)接下来请大家用两三句话写一写你现在看到的水果的外形,注意要准确写出它们的颜色哦。

[设计意图:对孩子来说,这个世界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激发学生将他们看到的美丽的世界表达出来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职责。在《石榴》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将文章中描写石榴颜色的部分拿出来强调,一来是想告诉学生写景状物的文章表达没有那么枯燥与呆板,它的变化也是趣味盎然的;二来也教会学生在写景状物时一定要尊重事实,用最准确的词语表达最精准的涵义。在练笔过程中,由说到写,从改到读,让学生经历完成的练笔过程,养成良好的练笔习惯。学生面对自己熟悉之前却忽略的部分,又有了课文这根拐杖,不仅觉得作文变有趣了,也发觉作文变简单了。从这一课中笔者只训练写颜色这样一个小点,扎实有效。]

【片段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就可以安排这样的练笔:

1.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可真仔细,描写得可真细致。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也来观察一种花,(多媒体出示图片)你能像叶圣陶爷爷一样来观察并来说一说吗?

(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叶、茎、花,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描述的同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练习说话)

2.师生共同描写一种花,注意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说,并且运用比喻等写法具体描述。

3.模仿第二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来写写。

板书设计:

副板书:比喻

有的……有的……有的……

用词准确、形象

4.总结:正是春暖花开的四月,大家也可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模仿叶圣陶爷爷的方法,说说你在哪儿看到它,花香又是怎样吸引你的。别忘了,课文的三四小节也是你的好帮手哦!

[设计意图:这段话的教学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写清楚景物的姿态。对于姿态,孩子容易与形状混淆。毕竟对于刚步入中年段的学生来说,太多学术专业名词让他们迅速吸收比较困难,所以笔者以他们身体为例,告诉他们你的手脚就是花枝。你每做一个动作就是一个姿态,姿态比形状更有趣,因为你的姿态是千变万化的。可以俏皮、可以深沉、可以孤傲,孩子自己在座位上比画后,立刻懂得了姿态的趣味。课后,笔者收上来的练笔中惊喜地发现班上28名学生中的19人都高效地利用文本,形象生动地描写一种自己喜爱的花。而在后来的习作中,常常有学生将“原来我不是……而是……”非常恰当地加入到自己的文章中,那么笔者认为这次的随文练笔的课堂教学就是高效、实用的!]

【片段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结合我们所认识的天安门广场的景物,把代表天安门广场的几个建筑物的序号填入示意图中:

2.利用课件出示图片欣赏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来到天安门广场会怎样参观呢?

生:从天安门出发,接着到人民大会堂,按照顺时针再回到天安门或者从天安门出发,逆时针从国家博物馆到人民大会堂。

师:为什么这么安排?

生:这样不会绕路,也不会落下其中一个。

师:其实呀,我们参观的路线就是写作路线。瞧!书上就是按同学们所说的路线写的呢!我们一起读。(生朗读)

师总结:我们同学经常在写校园或公园的时候会随心所欲发挥,到最后呀,自己都不知道写了哪些地方了。其实,你只要按照你参观的路线回忆着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啦!

师:课后,请大家也描述下我们学校。如果你邀请别人参观我们学校,你会让他们按什么顺序参观又合理又能看到最美丽的校园呢?

[设计意图:学生在习作篇章结构普遍存在缺陷:有的理不清描写顺序,有的几处场景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连接,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显得突兀、不连贯。当学生在写作文前先立于一个高地,有了一个整体观感的3D体验后再进行作文,习作才能显得规范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提升。当学感受到自己写作角色发生变化,不再是个学生,而是位游客,带有评价的口吻,自然提高了对文章见解的高度;其次,因为有了整体高点,对参观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过渡更自然,详略得当也更明确。]

【案例反思】

一、随心而“动”:借力文本,循序渐进

在小学阶段的作文,学生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总会有一锅粥的感觉,好像文章内容没有缺失,但又总是模模糊糊。所以教学时,从细小也是学生最容易观察到的颜色入手。每位学生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观察,从而才能产生写作的冲动。小学课本中,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名家经典或经过编者的仔细揣摩修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都是经过原作者、编写者精雕细琢、字字斟酌之后呈现给学生的精品,学生可完全将课文当做范文仿写。学生在课堂上经过精读、深入解读后,对文章的内容正是兴趣最浓的时候,这时让他们主动思考、动笔写,学生不仅有表达的欲望,而且互相的讨论与分享也促进练笔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授时就已将难点分散,再抓住其中一个小点着手,使得重点突出,教学过程扎实。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会找到之前自己思考上的一些缺失,在学习过程中,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能力,对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随心而“累”:借力经典,巧用语言

古人曰:“鼓瑟不难,难于调弦,作文不难,难于炼句。”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在学写字时,我们都会临摹字帖,同样的在写作时我们也模仿名家。因为有了叶圣陶的《荷花》学生明白写景状物时,可以利用香气引入,将大自然看作是一位伟大画家创作了这一切。到了描写校园时,他就会利用孩子们的笑声引入,使每一位生活在校园里的人都享受到了校园的快乐。举一反三,他们会将一年级的《东方明珠》结合到了三年级的练笔中来,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尽情地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学习是积累的,可以迁移的。这也鼓励他们课后要善于积累自己的所见所闻。

三、随心而“谋”:借力仿写,有序表达

通过仿写篇章增强学生布局谋篇能力。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篇章仿写包括写作顺序的仿写和布局谋篇的仿写。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感受到之前压在自己面前的困难被移走了,一来感觉课文很神奇,其次也能感悟到写文章也不是什么难事,也会重视起课外收集来。值得注意的是,無论是哪种仿写,都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真情实感。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方式,有利于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促进学生逐步向自主独立习作过渡。很显然,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的好句子。西方有一句话:模仿是最深的爱慕。有了充分的积累,才能把最好的词句放在最好的地方。”随文练笔就是有着这样不可取代的优势。1.它可以借助文本,使练笔成为常态;2.随文练笔中,学生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对比原文修改与反馈,提高效率;3.使学生的临场发挥更加娴熟自如。阅读教学与写话练习是密不可分、相互融会的。“学”“写”结合可以让理解与运用相得益彰,互动互促。深入理解文本可以为学生的文本把握、整体感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文练笔又将这些感知和理解融合了充分的思考一气呵成,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随阅读进行的写作训练能为学生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克服学生认为没有内容可写的难点。看似随机进行的小练笔,实则充盈着教师每节课对难点和重点的参详,大大提高了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性。在学文中练写,将学文与学写相结合,能让阅读教学成为作文教学的“训练场”,让作文指导课成为阅读教学的“阅兵台”!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方法的实施分析
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教学思路解析分析
随文练笔,要踩在“点”上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随文练笔,让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层层深入让语文教学向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