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作用

2019-06-11 21:02秦明玉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秦明玉

摘 要: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实施以及社会公众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职能发挥关注度不断攀升,中央也不断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执纪情况检查的力度。从近几年中央巡视检查中曝光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财务监督不到位,对单位财务管理不重视,财务违规诱导因素及行为就会存在。因此,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經济警察”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内部控制;财务违规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事务的监督者,是政府依法履职的主体。然而,随着近几年行政事业机关不断爆出腐败等恶劣案件,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职能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因此,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财务监督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及风险防控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财务监督的必要性

1.强化财务监督,有利于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作风建设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种形式,抓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件力度不断加大。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关注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关键环节,有利于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强化作风建设与规范单位财务管理相结合,注重预防,做到惩防腐败。

2.强化财务监督,有利于建立健全内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发挥实效具体表现在财务监督落到实处。以气象系统为例,近几年全国气象部门连续发生多起财务人员违反财经法律纪律、监守自盗、徇私舞弊的案件,充分反映出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及管理风险。因此,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有利于强化财务人员外部监督力度,有利于部门建立不敢腐的惩罚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有利于提高单位风险管控能力,保证单位资金运作合法合规,保障资产安全以及财务信息质量的完整、可靠。

3.强化财务监督,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隐患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重资金使用轻资产管理的现象普遍,固定资产系统与财务管理平台未能做到相互衔接,管理实效未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加强财务监督,对资产采购流程、财务报销手续进行监控,防止资产费用化,保全国有资产,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隐患,切实保障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财务违规问题主要表现形式

更加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基础财务核算工作。基础财务核算工作决定整个财务工作质量高低,通过实际财务检查工作,我们不难发现财务违规及不合规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会计处理规范性方面

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国家财经法规及会计政策了解程度不一,会计账务处理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存在,预算管理理念低,对会计科目的理解、经济活动实质性把握不透彻,想当然的处理相关财务活动致使财务违规行为出现。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人员及公用经费相互挤占现象,年终硬性调账行为存在;会计人员更换交替造成的遗留历史账务问题未及时处理。

2.三公经费支出方面

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推进对三公经费的使用要求更加规范,国家近几年也逐步出台了不少条例、规定来对公务接待管理、出国管理、会议培训支出管理、公务用车管理等都做出明确规定。但是,触碰“红线”行为依旧存在:如接待费分摊、转嫁,无函接待、同城接待以及以工作经费补助、会议费、项目经费、培训费等名义变通处理或转移支付接待费用,接待费用“化整为零”或者“化零为整”等变通问题存在;公车私用、违规借用下属单位或管理服务对象车辆;借会议、培训名义组织会餐或安排宴请等。

3.虚列支出行为方面

其一,某些单位为了达到避税效果,虚列支出行为时有发生,尤其体现在附属企业(单位)对上级单位上缴收入,通过分摊一定的资源使用费,增加成本支出,形成不符合国家税务政策引起的违规支出行为;其二,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应当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迎合国家各部门预算序时进度需求,在履行相关手续不完整、提交材料不齐全的前提下虚列支出,尤其在年终更加突显。序列支出行为一方面暴露出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金支付计划的不重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现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制的弊端。

4.预算监督与执行方面

对预算监督与执行思想上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业务项目上。一方面,预算单位责任分工落实不到位,没有专人专门负责预算执行的督办工作,未切实统筹安排一般项目实施,对重点项目实施也未积极履行监管,导致项目无计划或未按计划实施,产生无预算执行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对预算单位项目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导致管理效率低,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项目建设成效低,资源浪费隐患大,直接体现为项目结题或验收跨期较长,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账表不一致等。

5.资产管理方面

由于财政补助单位属性的存在,导致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上对资产采购、处置、转移、调拨等行为不重视,形成了“为了支出而支出”的处理模式。同时,资产管理不严谨,未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清查、资产购置化整为零,随意性、盲目性较大,规避采购程序监控、资产费用化、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化等,超标准或无预算购买现象普遍,造成设备购置经费高但资源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游离监管之外,账实不符。

6.其他方面

无实质内容调研、学习发生的差旅费报销;变相、新设等手段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未严格按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要求使用公务卡,致使公务卡使用覆盖率低;合同管理不严,财务凭证附件不全;往来清理不及时,长期挂账现象较明显;事企混支、财务管理薄弱;发票审核不严;工会及党费账务处理随意等。

三、做好财务监督几点建议

财务监督渗透在整个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过程中,单位内部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确保财务管理有序、规范。财务人员要敢于承担财务监督的重任,坚持制度、原则,压守支出审核关,切实保障资金支付安全,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

1.重视预决算工作,强化财务监管责任

高度重视预决算工作,强化财务监管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依法理财,规范部门年度预算执行。同时,强化预决算的法律效力,不得随意更改预算批复,严格项目按预算批复执行,要确保年终账表一致性;二是把预算执行与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按照预算和工作任务,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内容、有时间地实施支出,避免时间节点突击花钱;三是要压实责任分工,落实“两个责任”,尤其是加强对所属县局及企业的财务监管,严格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防范财务风险,防止出现“灯下黑”现象。

2.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制度修订及执行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及“六项禁令”的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系列规定,严守政治纪律,严肃财经法规,全面整理现行财务制度和报销规定,及时制度修訂,规范津补贴发放,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制度执行,严肃贯彻落实财务制度要求,坚持原则,严格财务审核报销,保障资金安全及资产完整。增强政治意识及“红线”意识,提升业务流程合规合法性。

3.重视财务人才培养

重视财务人才培养,一是加大对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尤其是基层财务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活动,如专业职称考试、系统内部财务培训、财务交流、财务检查以及聘请外部财务培训机构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二是结合案例,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财务人员政治财经纪律意识,筑牢思想信念、预防职务犯罪。

四、小结

财务监督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力手段,随着内控管理理念不断强化,财务监督的“经济警察”重要性不断凸显。因此,强化财务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对于规避财务风险、防范财务违规、增强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管理具有强有力的预警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祁连山.论财务监督具体方法.财会学习,2018(16).

2.赵小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研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

3.李扬.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师,2016(14).

4.焦海涛.浅议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代商业,2018(4).

5.掌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讨.现代商业,2018(4).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现状及对策分析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浅论如何加强军队财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