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课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2019-07-01 06:24黄圣
教师·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识字新课标语文教学

黄圣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语文老师教学的标尺,如何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有机渗透其中的要求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四季》为例,就落实汉字认识和书写、朗读和诵读、课文复述等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新课标做了细致的说明。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3-0044-01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理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并结合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以《四季》教学为例,就语文教育教学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特征。文中四幅插图分别对应诗歌四小节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①正确认读9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②学写汉字“天、是、四”;③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叠词和人物语言;④仿照课文说一说。依据四个教学目标,我把本课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整体感知,朗读,认识3个生字,书写2个生字。下面我主要谈谈第二课时的设计及思路。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导入:猜谜导入。

第二板块是新授:由导入引出四季的“春夏秋冬”,这其中就有3个生字和1个偏旁,继而引出“四”字的写字教学。在一年级的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需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以“四”字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个字的结构、笔画的位置,和我们熟识的字的关系等。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然后书空,和老师一起写“四”字。打开书本,教师使用展示台,学生翻到田字格和老师一起描红,一起书写。写完字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练习读课文。此时教师一定要强调读书的姿势、朗读的要求。读完后,同桌互评,教师通过“一问一答”进行考核,在问答中,相机指导朗读,比如说叠词、轻声字等。第三个检测环节是看图复述课文。新课标中就口语交际这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可见,复述是新课标中需要我们去训练的点。课中休息后,看插图,认读生字,图文识字。“尖”“青蛙”“弯”,发现这几个字和图片的关系。新课标中要求,对一年级学生要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汉字的学习形式多样,要让学生们喜欢汉字,有学习的欲望,就需要教师多做思考,用多种办法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图文识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由识字引出叠词,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感受叠词的趣味,用恰当的叠词去描绘事物的特征和形状。新课标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通过说一说叠词,读一读诗句,学生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读得饶有兴趣。然后,教师相机展出图片,进一步引导他们说出桃花红红、桃花粉粉、柳条飘飘、西瓜圆圆等。有了说的基础,也就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板块。

第三板块是“我是小诗人”。

课前,我设计好一张主题作业纸。通过欣赏四季有代表性特征的景物图片,恰当地使用叠词,进行诗歌的创造。新课标中对学生们写话是有要求的:“①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③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模仿入手,先说后写,无疑是个极好的写作机会。

總的来说,教师在课堂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思考:我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达成了课程标准的哪个点?这才是真正把新课标落到实处的课堂、真正把新课标落到实处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识字新课标语文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