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中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2019-07-01 06:24朱晓红
教师·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习品质课程游戏化幼儿

朱晓红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兒教育阶段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学前教育活动应当避免和防止“小学化”,并为幼儿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和建议。幼儿教育活动应当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文章从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中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问题,分析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以及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行动路径;幼儿;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3-0097-02

幼儿阶段是幼儿思维与行为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教育活动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引导和培养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设计课程游戏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有效方式,幼儿在参与游戏的活动中能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行为倾向,因此以幼儿的参与兴趣为基础,对其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素质综合发展[1]。从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出发,探究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对促进课程游戏化实施质量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一、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

(一)创设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心理需求

实现幼儿教育活动的课程游戏化,要从多重角度进行游戏活动设计,通过渗透课程教育思维和理念,为幼儿创设多样游戏环境,以契合幼儿生性爱玩的游戏心理。教师进行课程游戏化活动设计时,要设定明确的教育培养目标,以教学场地及资源为基础,保证游戏活动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调动更多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行课程游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考量幼儿平时的行为活动特征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把班内幼儿划分成多个游戏小组。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出现不和谐现象时,教师要及时调整分组情况[2]。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传球的课程游戏,应用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但是幼儿的行为活动连贯性相对较差,可能造成传球的过程较长。同时由于缺乏专注性,注意力容易分散,部分幼儿便会因为缓慢的游戏节奏而出现中断游戏参与的情况,导致游戏活动的体验感较差,这也会对教育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为提升教学活动的实践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提升游戏活动的体验乐趣,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结合日常教学,全面进行游戏渗透

为保证稳定的教学秩序,教师进行课程游戏化设计应针对幼儿园的日常教学要求,以日常教学内容为基础,实现全流程性的教育过程,幼儿在幼儿园发生的一切,都可以视作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全面观察幼儿的行为活动,对幼儿的兴趣点、对某项游戏活动的反应、对外界事物的关注和理解程度等内容进行记录,并以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剖析幼儿在学习、生活活动中体现的思维方式、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表现等问题,从而为后续的课程活动设计提供参考[3]。

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需要协调课程与游戏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关系,应用合理的游戏活动设计,保证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参与权,同时将教育目标融合到游戏活动中,形成课程教育的常态化,这样可保证在游戏活动中实现教育目标。如幼儿园可以在日常教学课程中设计“我是交警”的交通安全知识主题教育活动,首先要求每个班级的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交警”的工作内容,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并在各班级选拔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而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创建“交警”的实践场所,让这些幼儿在课外活动场所中维持“交通秩序”,指导其他小朋友要排队走路,不能拥挤、推搡,以避免交通场景中出现“剐蹭”“追尾”等情况。应用日常生活场景,可提升交通知识教育的趣味性。

(三)整合幼儿课程,挖掘有效游戏元素

幼儿园设计的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不同类型及内容的课程都会包含诸多游戏元素。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需要重视课程游戏资源的深入挖掘,实现课程游戏资源的整合应用,并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剖析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寻求游戏活动的切入点[4]。同时教师在设计课程游戏的过程中,要保证能带动幼儿,让幼儿可以跟随教师的节奏迅速进入游戏情境中。为保证课程游戏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可以设计层次化的游戏活动,利用多元游戏元素给予幼儿多样的活动体验。如开展舞蹈课程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学习“小青蛙”的舞蹈动作,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给幼儿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短片,让幼儿在动画形象中寻求小青蛙的动作特点,并组织幼儿进行猜谜语的游戏活动,如“这种动物真奇怪,眼睛大、嘴巴宽,不吃粮食不吃菜,专吃害虫除祸害”。应用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谜底,可调动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意识,之后教师可组织舞蹈教学,如“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学习青蛙的动作,模仿和表演小青蛙吧!”多层次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能够将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挖掘和利用多样游戏元素,提升课程活动教育价值。

(四)创造游戏资源,打造特色课程教育

幼儿的生活情境中存在多样游戏资源,教师组织课程游戏的行动时,要重视创造游戏资源,为幼儿持续带来新颖的游戏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新颖的内容和形式,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创造性思维内容,锻炼和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5]。如很多幼儿对打针都会感觉到恐慌,但是又会崇拜医生和护士的职业,教师可以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投放儿童玩具形式的听诊器、玩具针、温度计、输液器等材料,让幼儿体验医生、护士的职业。利用游戏活动情境让幼儿感受医生的职业,可缓解幼儿对打针的恐慌情绪与畏惧心理。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全面考察幼儿的课程游戏活动参与情况,通过幼儿的情绪变化进行活动形式的调整,以保证课程游戏活动的教育质量。

二、从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中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应用课程游戏的趣味性,调动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玩是体现幼儿天性的行为活动,应用课程游戏化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能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体现教育目的,以游戏化作为教育载体体现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应用课程游戏的趣味性,调动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体现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教育目的。如在教师进行手工制作的课程教学时,部分幼儿由于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在手工制作的课程活动中便会缺乏参与性,主动学习更是无从谈起。为实现培养幼儿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等学习品质的目标,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活动设计,提升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尽量将手工制作的教学任务设定为让幼儿制作感兴趣的玩具,如用卡纸做小金鱼、用废旧材料做小汽车、用彩纸做花、用彩泥做蛇、用超輕黏土做圣诞老人……这样可以提高课程游戏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过程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幼儿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等学习品质的目的。

(二)利用幼儿自身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主动探究与尝试欲望

幼儿天生好奇心较强,教师在进行课程游戏的教育活动时,要善于利用幼儿自身具备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究意识与尝试欲望。如教师开展区角活动让幼儿进行动物知识的学习,幼儿通过去动物园游玩、看电视等途径基本了解了各种动物,但是对动物的肢体结构以及不同肢体结构的特征、功能却没有准确认知。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的初始阶段便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燕子的尾巴是什么形状吗?知道孔雀的尾巴是什么形状吗?知道牛的尾巴是什么形状吗?”通过设问的形式可以调动幼儿的主动思维,而后教师为幼儿设计“身体找尾巴”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将不同动物的身体与它自己的尾巴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动物身体,这样的游戏活动使课程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之后教师再次向幼儿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燕子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知道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知道鱼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再次提问的方式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最后再设计多媒体教学环节,让幼儿通过课件认知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

(三)拓展生活领域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建构意识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应当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建构意识为基础,培养儿童学习品质应当将培养其创造力作为基本内容,因而发散思维与建构意识的培养,也成为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考量的重点问题。教师要重视拓展生活领域的教育资源,并将其应用到教学领域,利用有效的游戏资源,实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教育目的。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应用熟悉的积木、雪花片搭建自己喜欢的结构,可以是家居用品,可以是动植物,可以是交通工具……在搭建结构之前,首先需要幼儿在思维中建构搭建物的基本图形,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的结构搭建思路,让其捋清结构搭建的步骤,并自主搭建不同的图形结构。幼儿可以展开想象,尝试应用积木、雪花片搭建自己想要的结构类型。利用课程游戏化为幼儿创设锻炼发散思维的空间和平台,融合生活领域的教育资源,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一方面可以体现教学活动的多种类型,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教育目的。

三、结语

幼儿教育领域的课程游戏化,可以通过创设游戏环境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结合日常教学全面进行游戏渗透、整合幼儿课程挖掘有效游戏元素、创造游戏资源打造特色课程教育等途径实施于日常教育领域。为实现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教育目标,可以应用课程游戏的趣味性,调动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利用幼儿自身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主动探究与尝试欲望;拓展生活领域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建构意识,以促进幼儿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洪娟.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研究[J].速读(上旬刊),2019(2):211.

[2]蔡 琼.本土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利用[J].考试周刊,2019(14):185.

[3][4]许国娟.民间游戏进幼儿园课程之谈[J].速读(上旬刊),2019(1):270.

[5]李淑清,乔莉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山西青年,2019(2):297.

猜你喜欢
学习品质课程游戏化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品质
论音乐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