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9-08-22 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脑病智力组间

邢 艳

(辽宁省铁岭市妇婴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引发因素较多,主要指围生期胎儿大脑供血缺乏。该疾病不仅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损害,同时会严重影响其智力发育。该疾病的临床特征以癫痫和言语障碍为主,部分患儿伴有听力障碍,若新生儿的病情较为严重会致使长大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目前治疗方法以早期预防为主,如:定期孕检、孕妇不得进行剧烈活动等。有学者研究后指出,缺血缺氧性脑病实施早期干预可取得显著效果[2]。鉴于此,此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50例,对其实施康复护理的价值进行探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信息:此次研究抽取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5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依据新生儿护理方法不同均分两组,即研究组(25例)和参照组(25例)。研究组中,男性新生儿、女性新生儿分别为16例、9例,最大孕周为42周,最小孕周为37周,经计算后平均孕周为(39.1±2.6)周,新生儿体质量均在2600~3600 g。参照组中,男性新生儿、女性新生儿分别为13例、12例,最大孕周为41周,最小孕周为37周,经计算后平均孕周为(38.6±2.0)周,新生儿体质量均在2500~3650 g。将研究组和参照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输入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组间差异呈P>0.05,数据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研究组和参照组新生儿均事先接受药物治疗,主要为川弓嗪和脑复苏,这样可以使脑细胞损害得以减少。之后予以参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具体流程为:对其生命体征严密监测,鼻腔分泌物及时清除和饮食护理等。予以研究组新生儿康复护理,具体流程为:①听觉练习。每天定时为新生儿播放音乐,1天3次,每次30 min。在此期间还需与新生儿进行交谈,在进行哺乳喂养时可轻声细语的交流。②视觉刺激。将带有颜色的气球和彩色画报张贴在新生儿的床头,之后利用彩色玩具对新生儿进行吸引,让其自主转动眼球[3]。③触觉刺激。每天护理人员需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按摩,新生儿的全身可利用湿毛巾擦拭,同时配合茶籽油使用,由上至下,每次15 min。④前庭刺激。让新生儿在摇床上左右摆动,同时可以抱起新生儿缓慢摇晃,这样不仅可以致使新生儿前庭内淋巴液快速流动,同时对其前庭功能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⑤运动训练。指导新生儿进行被动的肢体练习,这样可以让主动活动受到激发。护理人员需抓住新生儿的上肢或下肢,实施伸屈运动,每次5 min,1天训练3次。该训练需在哺乳后进行,避免出现误吸和吐奶[4]。⑥院外指导。新生儿出院前,护理人员需指导其家属,并组织进行培训,直至完全掌握。

1.3 指标的判定[5]:利用Gesell评分法对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言语能、动作能、应物能和应人能。分数超过86分,说明新生儿正常,分数低于75分,说明新生儿异常,分数在76~85分,说明新生儿可疑。之后记录两组新生儿不同时段的体质量。

1.4 数据的统计及检验: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言语能、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评分和体质量的表现形式为均数(±)标准差,组间行t值检验,结果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则表示P<0.05。

2 研究结果

2.1 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智力发育情况:比对后可知,实施康复护理的新生儿,言语能、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等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新生儿,组间差异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见表1。

2.2 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体质量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实施康复护理,1个月后体质量为(3.88±0.87)kg,6个月后为(6.25±1.49)kg,参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1个月后体质量为(3.27±0.72)kg,6个月后为(5.04±1.28)kg,组间差异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t=2.7008、3.0799。

3 讨 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引发新生儿智力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与脑细胞损害存在相关性,短期的损害具有可逆性,长期的损害具有不可逆性,从而引发损害区域功能障碍,如肢体活动和语言等[6]。

有学者研究后指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引发的脑细胞凋亡进展速度较慢,最长可达到3周,由此可见,尽早实施干预可以使继续损害得以减轻,同时降低后遗症发生率[7]。

表1 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智力发育情况(±s)

表1 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智力发育情况(±s)

?

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比对两组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实施康复护理的研究组,言语能、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等评分更优,组间差异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从不同时段的体质量结果来看,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这一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将新生儿大脑皮层和各脏器功能得以调整,同时促进神经缺陷功能的康复,从而使新生儿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得以改善。除此之外,康复护理通过对新生儿的随访跟踪,可以对其康复情况充分掌握,之后结合康复进度将具体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护理措施更加针对性和高效性。综上总结,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实施康复护理可以将其智力发育情况有效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猜你喜欢
脑病智力组间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