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行小组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8-24 06:00韩永洁
关键词:小组学习解决问题小学语文

韩永洁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恰当有效的小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积极性,让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但在小组学习的实际操作中,常会遇到小组建构、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小组加分等方面问题,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验证,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学习;解决问题;被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6-0021-03

课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恰当有效地采用小组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使学生在讨论、汇报中实现高阶能力的发展。

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小组学习的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细节问题,笔者学校在不断的实践、教研、改进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小组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这一项的关键词是“建构”,即小组组建和组长培养的步骤和方式。

在这一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组长不会带领组员进行交流活动,组员不会合作,这主要是学生年龄小能力不足造成的。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小组建构、组长培养”进行解决。

在小组学习中,首先是小组建构。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每一个小组内男女生、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要各不相同,互相搭配,按照综合能力由强到弱,分为1、2、3、4……,而小组与小组之间水平则基本相当。小学一般4人一组比较合适,因为学生小,人多了照顾不过来,安排一个小组长就可以,便于集中领导,形成权威,促进小组的运行。

其次是组长培养,这一方面是区别于初中的重点部分,在小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示范引领”来培养小组长的,这是小学小组运行的关键所在。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有一条“鱼牛”,故事是这样的:青蛙告诉小鱼,牛长了四条腿,两个角,尾巴下垂,于是小鱼就想象成了一条鱼身上长了四条腿、鱼的头上长了两个角,鱼尾巴向下垂,这个故事让我们反思,青蛙是对的,小鱼也没有错,然而事实却完完全全不是牛的样子。这跟经验和阅历有关,所以,为了避免“鱼牛”现象出现,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出发,培养小组长,不能只给小组长讲怎么做,而是要老师先当组长做示范,做给学生看,然后组长模仿,经过练习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这一项的关键词是“讨论”,即小组内共同交流讨论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步骤和方式。

在这一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讨论容易流于形式化,表面上看起来学生们几个人凑到了一起热热闹闹,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论和答案,不能有效交流,更无法达到知识内化。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通过“讨论方式合理建构”来进行解决。

首先,小组讨论前学生先自学,有了自己的答案后方可到小组内交流。小组讨论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是没有价值的,是流于形式的。只有每一位学生深入思考了,有了自己的观点,再进行的讨论才能思维碰撞,有效而深入。

其次,小组长观察组员自学完毕后,要及时召集小组开始讨论,不能一直等待组员,应有组织能力。

第三步,讨论。小组长指名某一个组员回答某题,或者每个组员都回答一遍。

组织原则是弱者先讲、 中者补充、优者总结。具体做法是:简单的问题,先从能力较弱的4号、3号开始回答,且讲一讲,然后2号、1号补充;稍难的问题从能力较强的1号、2号开始,再3号、4号,每人都说一遍,尤其是3号、4号,如果一开始不会做,则需要复述1号、2号的答案一遍,复述过程中1号、2号帮助完善,以达到生生互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效果。等所有的问题按要求讨论完之后,组长举手示意老师完成讨论。

三、小组发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这一项的关键词是“发言”,即教师组织小组进行成果汇报的方式和方法。

在这一环节出现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成果汇报时无秩序,要么方式单一,要么杂乱无章,不能有效组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主要通过“小组发言方式的建构”进行解决。

(一)采取小组派代表汇报的方式

这种形式是老师指定哪些小组回答哪几个问题,老师不指定具体学生,只是指定小组,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或者讲解。这样,发言代表就需要汇总梳理全组的答案,形成结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总结能力,还促使他认真听同组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使小组讨论在“听”这一方面实现有效化。

(二)采取全班抢答的方式

这一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受欢迎。首先,老师公布这个题需要抢答,学生边站立起来边报号(在小组内是几号),大号留下,小号自动坐下,比如:同时站立起来的有2号、3号、4号,那么,2号和3号坐下,4号回答;如果有几个都是4号,就由老师指名其中一个回答,如果4号答错了,则再抢答。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三)采取同水平学生检测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对于基础题的检测,对于基础知识点或者简单的问题,老师会点名4号或者3号学生回答,并把该组员的回答情况作为检查整个小组掌握知识的情况,从形式上督促同学之间的互助。同样3号、4号的回答会代表小组进行加分考核,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一环节需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时,号数越大,得分越高,比如都是回答第一题,一组回答正确的学生是4号,则一组得4分,三组也回答了且正确,是2号学生回答的,则三组得2分,以此鼓励能力弱的学生多发言,鼓励优生多帮助同学,实现共同进步,降低两极分化。

四、小组加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这一项的关键词是“加分”,即教师对小组活动评价导向。

小组学习评价加分是开展小组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是进行调控,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在这一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很多老师没有方向的乱加分,造成加分随意,不能起到用分值调控课堂的作用。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加分机制合理使用

在初始阶段,只针对课堂学习进行评价加分即可,总的原则是,针对性提高,即老师想发展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就在哪一方面创设分值加分,比如,想提高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就可以设置积极回答问题加分项,而其他项则暂时不设置加分。

需要注意的有兩点:一是开始不要设置太多的加分项,可以以一周为阶段,逐项增加加分项。加分项不宜又多又杂。二是评价积分只评价学习和课堂,不评价纪律。 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和课堂上才能加分,他的关注点就到了学习上,纪律自然而然就会好。

(二)奖励机制形式多样

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一二年级以物质奖励为主;三年级之后,学生开始关注自我,关注同伴间的评价,因此,奖励随之向精神价值偏移,比如请优秀组长介绍经验、优秀组员介绍经验、优秀小组合影放到荣誉墙等;五六年级的时候,学生的精神需求又高了一步,这时候可以请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副校长、校长给优秀小组颁发奖状、合影鼓励等高层次的肯定支持,学生会更喜欢。

小组活动一般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形成期——发展期——稳定期——创新期。以上四点讲的基本上是形成期的过程,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小组活动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最容易让老师打退堂鼓,只有开启智慧,不断的解决问题,坚持下来,才能成功。

如何更好的开展小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依然在路上。

猜你喜欢
小组学习解决问题小学语文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新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新探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