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融合,打造基于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

2019-09-05 04:29牛杰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3期

牛杰

摘   要:在线开放课程改变了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模式,也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二维码关联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有利于延伸纸面空间,拓展知识获取的途径,从而实现资源融合,促进优质资源传播。文章以公共管理学科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系列教材为例,探讨基于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编写的特征与可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开放课程 新形态教材 资源融合

一、开放课程的发展

及其对教材编写的新要求

伴随“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深入推进与落实,上千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教学导向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和慕课①上线、开放,为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蓝本。互联网使人们突破了原有的教学时空限制,赋予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自主权,使得更多的社會学习者可以免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可见,互联网重塑教学的内容、方法、模式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进行。[1]

同时,新一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移动化、碎片化的知识获取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了冲击与挑战。新生代的读者群体关注的“不再是简单的文献、知识获取,而是如何从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内容,并将这些信息重组为相应的解决方案”[2]。在此背景下,教材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型教学实践和学习主体的需要。由此,新形态教材的概念应运而生,其与网络资源或课程等深度融合、互为促进,具有与网络资源“关联、融合、嵌入”[3]的鲜明特征。

因此,如何融合资源,既凸显学科特点,又顺应互联网潮流,有效利用新兴技术工具和平台,编写符合新形势、新需求的教材,成为从事教育出版行业的编辑需要探索与回应的重要议题。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特征

与开放课程建设现状

公共管理学科,属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特征的社会科学。公共管理追求公共利益,具有公共价值取向,这是其区别于其他管理类学科的本质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公共管理精神、掌握公共管理技能和方法的人才,为推进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既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对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如何在公共管理教育中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表达,以及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成果与水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所有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2011年7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共享”列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建设内容[4]。2015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了“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课程建设模式。由此,各大课程平台均推出了一批公共管理类课程,其类型和数量如表1所示。课程分布较多集中于行政管理学(9门)、公共政策(2门)、电子政务(3门),覆盖面仍显不足,但这已经掀开了开放课程建设的序幕。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均采取相关措施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开放课程,尤其是慕课的建设中来,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与资源共享。

从这些课程建设的过程来看,课程上线前期由主持人精心准备,中期有课程专家严格把关,后期经过了严格的编辑审核以及严谨的技术剪辑,并配有案例、习题解答、延伸阅读等辅学资源,因而具有适宜大范围传播的质量基础。

同时,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本身是可以相互促进与检验的。教材编写的过程,也是各位课程主持人再度提炼的过程,网络的检验、反馈、回归也有利于提高各门课程的质量。

因此,2015年起,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各课程主持人,陆续推出公共管理学科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系列教材。该系列选题基本涵盖了该学科已上线并获得“国家级”称号的课程,并通过二维码使纸质教材与课程互相嵌套、深度关联,实现教学资源的更广泛传播与应用。

三、基于精品开放课程的

新形态教材编写思路与特点

基于精品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首先定位于为高等学校在校生提供学习资源,综合其学科属性和教育属性,在编写要求上做出如下设计。

(一)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表达,彰显公共管理学科的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本土管理理论”[5]。该系列教材的编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立足国情,回应现实,力求体现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表达,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体系。

在教材编写上,体现为如下两种实现路径。

第一,嵌入中国情境,讨论中国话题。例如,东北大学孙萍教授结合其主持的慕课“社区管理学”而主编的《实用社区管理学》教材,总结了社区党建、社区突发事件应对等我国当前社区治理的实际做法;华中科技大学徐晓林、杨兰蓉基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子政务”编写的同名教材,新增了政务微博与微信、网络舆情监控等话题。

第二,引用中国案例,回应经典理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这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在经典理论阐述与例证的编写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唯西方论”,而是要在放眼国际的基础上,注重中国案例的选取和中国故事的提炼,这将有利于加强读者对中国国情的体悟和科学认知,增强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二)纸质教材通过二维码与网络课程互相关联、深度嵌套

以往的教材往往越写越厚,这导致了“教师讲不完、学生看不透”的情况。有鉴于此,基于开放课程的新形态教材编写尝试通过二维码实现与在线资源的有效关联,其关联的对象包括课程视频、重难点评析、推荐阅读的论文、可供讨论的案例等。这在节省纸面空间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预留了可供选择的空间——教师既可以利用在线讲解的课程视频进行翻转式教学,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非重点讲解的内容。

此外,有的教材利用网络工具开发了在线测试,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答题并获取答案,这使得学习者可以快速检验学习效果,把握自身下一步學习的重难点。

(三)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同步,通过资源分享、教学研讨等形成以开放课程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

其一,不断完善的课程建设为新形态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取之不尽、常做常新的创作源泉。因此,教材建设应当与课程建设同步,丰富系列教材的构成。

其二,教材的有效使用与推广离不开资源与活动的支撑。因此,在该系列教材编写与推广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引入课程资源,如资源共享课所具有的重难点分析、教案、测试题、补充案例等,可以经与主编协商而将其转换为面向教师群体的教辅素材,使其成为具有增值意义的“资源包”,从而增强教材的教学适用性,增强该系列教材对教师群体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定期召开主编交流会议、组织教师培训等,促进优质资源的广泛传播,助力专业建设的完善与优化。与此同时,开办交流活动有利于形成教学研讨的良好氛围,汇集并发出公共管理学科整体的声音——这在客观上也可增强作者对出版社的信赖与支持。

四、基于开放课程的

新形态教材的下一步探索方向

(一)探索适应未来大学生阅读习惯与思维方式的教材呈现方式

伴随“00后”逐渐成为教材使用的主体,其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具有新的特征,这就需要对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未来,伴随电子书包的普及,将出现更多以电子图书、应用程序(APP)等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届时,由于呈现载体及其形式的变化,教材的编写也必将改变以文字为主的传统方式,避免全篇文字铺陈,而更注重知识条理的梳理与图文并茂的设计,以及各个知识点互相关联、引用的逻辑化展示。这将对作者与编辑的知识整合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二)探索将基于课堂应用的移动端教学软件嵌入教材,打造闭环的教学生态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但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的特征正在赋予教学更多的空间。因此,要想促使教材等资源真正“入眼入脑”,应探索基于课堂应用的软件嵌入方式,如通过扫描二维码,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在移动端实现资源的共享,而且可以答疑互动、查验测试效果、分享语音讨论、提交简要的讨论等。这对教育类出版社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结语

当前,教材出版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都集中体现在教材之中。这就要求从事具体出版工作的编辑坚定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方向,既要关注教学,聚焦课程,从中获得研发策划的创意与灵感,又能有效利用新兴技术平台整合资源,增加教材的价值,从而使出版的教材切实符合教学的实际需求,成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载体,共同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建设。

注释:

①为便于文章论述,本文在此不对这三种课程在对象、资源构成、内容逻辑等方面的区别予以细述,而仅从其致力于优质资源传播和共享的角度,将其统称为“开放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Z].北京:教育部, 2015.

[2]郝振省.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出版发展新趋向[J].出版发行研究,2014(4): 5-8.

[3]王友富.MOOC背景下的教材形态与研发策略初探[J].中国编辑,2016(2): 63-67.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北京:教育部,2011.

[5]娄成武.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4-6.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王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