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实践探索

2019-09-10 05:22汪旭
雨露风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汪旭

摘要: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涌现出许多璀璨的文学作品,成为时代的标志与象征。自古以来就有对前人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习惯,我国古代文化鉴赏史与创作史相辅相成,自成体系。通过研究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模式,能够掌握各个朝代的文学鉴赏理论,熟悉其中的规律与根本,有利于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与结构,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笔者通过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概念,分析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意义,提出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视角转换;实践探索

一、古代文学作品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较为出名的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难得的瑰宝,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这不仅代表着我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与经久不衰的顽强生命力,还是我国文人雅客的先进思想与精神的集合体,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能够从中接触到作者内心所想、所感、所愿,能够历经历史的长河,跟千年之前的知音共享同一段经历与情感,产生思想与精神上的共鸣,这是文学作品带来的力量,也是千年之前的文人雅客带来的美妙交流。

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教材共四本,从上古神话到先秦两汉,从三国历史到唐宋元明,直至清末民国之前,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范围之内,整个教学时间大约为两年,但远远不能将其中的文化精髓一一讲解详细。

从文学鉴赏本身的内容来看,较为传统的鉴赏方法主要是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出现的政治、经济、思想与社会四个方面的原因,之后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题目内涵、作者生平经历,在了解这些基本内容之后,就需要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中的思想内涵、艺术手段、艺术特征等。这种鉴赏方式主要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某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最终成型并且流传至今的原因。这种传统的鉴赏方式可以全面了解这部古代文学作品最终成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但其中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对于作品的个性特征的研究与分析。传统的鉴赏方式仅仅是结合实际环境分析文本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与深刻性。因此,我们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与鉴赏的过程中,应当从作品自身的背景中跳脱出去,将其放置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环境中进行研究。这便是视角转换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意义。只有通过视角转换的方式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与鉴赏水平,有利于学生将这种鉴赏模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实践措施

(一)培养并提升创新性思维

1.教师自身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授过程比较枯燥,基本上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述相关内容,从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出现的政治、经济、思想与社会四个方面的原因,之后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题目内涵、作者生平经历。在了解这些基本内容之后,结合古代文學作品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中的思想内涵、艺术手段、艺术特征等。这样的分析方式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文本内容,但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学生无法联系实际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缺乏一定的深刻性与针对性。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古代文学知识,并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试卷之上,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中的学生很少。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创新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

为了能完善教学设计,教师应当不断收集各类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将全新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讲述《论语》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穿插到教学中,例如:“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有何区别?”“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哪种更适合当政者?”“儒家学说中有哪些思想能够对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儒家思想学说与道家思想学说相比哪个更适合国家的管理?为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不但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积极掌握不同的思考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最终能够达到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根本要求。

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教师也要培养并提升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并结合丰富的资源与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将这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观念全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

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授课教师休戚相关,教师改善原本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学生受其言行举止的影响,会改变自身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方式,也能使学生尽快适应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学生也能尽快熟练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模式。学生应当积极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之后的感想与收获。除此之外,作为学生还应当重视课外阅读量的积累,积极参与相关教学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不但能够提升自身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与鉴赏水平,还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进步与发展。

(二)培养理论实践、审美实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视角

1.文学作品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鉴赏方式

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一定要重视将传统的文学鉴赏理论与西方文学鉴赏理论相结合,这样的鉴赏方式能够更为全面、深刻、准确地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内容。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神话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古希腊神话故事作为参照对象,使学生借用参照物来掌握更多中国神话中的神明的形象。通过对比能够看出,西方神话中的神有较多的人的痕迹,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形象,他们会因为人比神优秀而将人杀死,会因为自身的欲望占有更多的权利、美色、财富,可以说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明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人身上的黑暗面,是一种拥有了强大权力之后的独裁者形象。而中国的神明表现更多的是人身上的光明一面,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蜗补天,中国的神明似乎天生就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正如古代的君子和侠客一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君子的风范;“言出必行、重诺守信、锄奸惩恶、重义轻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便是侠客的精神。我们可以从中国神明形象中找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顽强斗争等优秀的道德品质,而这种道德品质,我们也能够从历史人物的形象中找到,一如辛弃疾、陆游、苏轼、李白、梁红玉、聂隐娘,这些君子和侠士,身上展现的则是神性。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这样视角转换的鉴赏模式,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们在创作神话时内心的感受与现代思想的共鸣。

教师在讲述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理论内容时,应当重视学生对于创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读后感的形式评价某部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在表达自我感受的过程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为之后的论文写作或工作需要奠定基础。学生还可以针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形象与情节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的审美以其为基础进行即兴创作,教师在阅读学生的作品之后,应当尽量客观地给予评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

2.文学作品中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鉴赏方式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究其根本还是重在“赏”字,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过程中,应當重视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与情感性,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例如在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我们不仅要体会到宋词中独特的韵律美,还需要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壮阔。“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不仅是作者心中的豪情壮志,也是古往今来所有英雄的豪情壮志。学生在进行品鉴的过程中,不自觉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最终感受到本词作的文化内涵。

在鉴赏古代文学作品,除了要重视其中的审美价值,还需要重视其实际作用。作为教师,应当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保证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满足职业需求,作为学生,除了要鉴赏作品内容,还需要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根据自身需求针对性地完成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对于自己的工作与学习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方式与视角转换的结合措施还在研究与探索中,还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专业人士积极提供建议与意见,积累相关经验,有利于完善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也产生较为明显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军.如何体认古代文学作品并提高鉴赏能力[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6):30-31.

[2]任婷婷.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实践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1):52

[3]熊志敏.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及教学方法研究——评《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下卷)》[J].新闻与写作,2016(12):128.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民俗文化传承与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