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

2019-09-10 18:21余素桢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指导小学语文

余素桢

摘要:作文就是把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恰当的语言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的描述、表达出来。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使得在写作中经常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能正确的表达心中所想。让作文教学陷入困顿中。特别是对于写景作文来说,学生常常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能东拼西凑,让写景作文成为简单的语句堆砌。影响语文教学的进程。因此,探究写景作文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

我们生活的环境,到处都有景色。一块绿茵茵的草地、一个姹紫嫣红的花坛、一棵低垂的细柳等都可以在我们的笔下妙笔生辉。但面对如此丰富的写景材料,我们的学生却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景可描”“无情可述。这不得不让广大语文教师汗颜。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写景作文从以下方面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一、观察积累是基础。

写景主要是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用文字语言有顺序的描写出来。因此,观察是写景的基础。没有观察就没有可描述的具体对象的表象感知,也不能发现所写景色的特点。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中是每一处景色、留心观察景物的变化。这样才能为写景作文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文从字顺,言之有物。

此外,在留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把观察到的景物有条理的记录下来。如通过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种子的高度变化、外形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等。这样在写作中才能为读者提供科学的观察数据和资料,提高写景作文的真实性。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留下观察我们熟悉的校园景物,并记录校园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如春天姹紫嫣红的校园、夏天绿树成荫的校园、秋天天高云淡的校园、冬天白雪皑皑的校园。通关观察,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受校园四季的不同特点的美。这不就是一篇很好的写景作文吗?这样,通过观察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写景素材,还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品质。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写作顺序是重点。

景物的写作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一般是以某一观察点为中心,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景物。时间顺序则是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景物的变化。时间顺序可长可短,如穿夏秋冬、还有早晨、中午、晚上等。选择哪一种时间顺序就需要学生按照具体的写景特点来决定。如上面关于校园的写景作文中,就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来写的。当然,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来写。如选择校园的花坛为观察点,分别写出了其周围的教学楼、操场、办公室以及活动室。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立体的校园图画。在写景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描写某一处景物,为读者留下清晰明了的印象。

三、景色特点是核心。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在写景作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写,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让写景作文形象生动、真实自然。增强作文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写景作文的效果。

如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桂林山水》,作者就抓住了漓江水“静、清、绿”特点以及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来描写。给读者留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好印象。让人读后眷眷不忘、难以忘怀。

在实际的寫景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景物,这样才能让景物立体饱满,从而充分彰显其特点。如描写池塘中的荷花,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看、问,重点突出荷花的颜色或花的味道等特点,要学会变换各种角度观察,重点突出。就像是一个摄影师,一会把镜头调远、一会又拉进特写。这样才能写出荷花的特点。

四、动静结合是升化。

我们知道景物是“静”的,单纯的写景会让人感觉单一、枯燥。因此,在写景作文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动静结合”。把单纯的描写景物特点与传神的动态描写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景物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让读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这就需要在写景中,加入修辞手法。

如在描写雪花的语句中,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雪花更形象生动、更引人入胜。如雪花轻柔的飘浮在空中,如乘风飞舞的柳絮,缓缓地、优雅的落在地上。纯洁的雪花从灰蓝的云层中跳着忧伤的圆舞曲,徐徐飘落入大地,优雅而感伤。这两句分别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飘落在地上的动作行形象生动的描述出来,并让其带上感情色彩。加深读者对雪花动作的认识,增强对它的喜爱之情。

再如写春天的语句,春天像一首歌,歌里有小河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叫声,还有小朋友们的笑声……。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欢快的笑着、走着,越来越近了。这两句分别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回大地的景色描绘的形象生动,提高语句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恰当、合理的运用修辞手法可以直观的表达景物的特征,提高文章的写作效果。

五、主观感受是灵魂。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景物的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某种感情。没有感情的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空壳”。因此,作者的主观感受是写景作文的灵魂,正因为有作者感情的渗透才让写景作文灵动饱满。作者的感情就是景物中的色彩,是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色彩鲜活明快反映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反之,色彩黯淡映衬出作者的伤感情绪。不同的感情景物也是不同的。如同样是描写秋天,悲观者眼里的秋日是“无边落木萧萧落木,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衰败萧条。而在乐观者的眼里则是“霜叶红与二月花”的胜景。

写景贵在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予景物中,让读者在情境交融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带给读者愉悦、陶醉之情,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

总之,写景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写景作文教学,通过了解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景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提高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写景类作文写作[J]. 荀道艳.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5(12)

[2]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J]. 杨晓红. 新课程(小学). 2014(08)

(四川省巴塘县人民小学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 627650)

猜你喜欢
指导小学语文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