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2019-09-10 07:22边鸿艳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新常态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边鸿艳

摘 要:以“新常态”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为研究对象。面对政治教学中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努力适应、积极引领。该文章立足于教学实践,提出面对“新常态”,在教学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并就高中政治教学的具体事例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常态”;教学实践

“新常态”中“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日常的政治教学中,我们要适应“新常态”的需求,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不断进步发展。

首先,认识“新常态”。“新常态”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就是要抓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哲学知识解释,所谓“新”就是新事物,揭示了事物的发展的实质。所谓“常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时时变化的,“新常态”就是“反常态”。

其次,适应“新常态”。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不断变化的常态,深化认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更要教會学生抓住“新常态”,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学会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运用于对客观事物的改造。

最后,引领“新常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做好教师,尤其是做好政治教师的基础。我们要把握态势,站在理论前沿,在教学中不再只是让学生被动接收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而成为理论的实践者。

“新常态”下的经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在《经济与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运用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分配方式、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制度,适应国情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制度适应国情就能促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反,制度和国情脱节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论上,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决定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做到邓小平提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促进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关系不适用生产力就会阻碍生产力,我国历史上已有过惨痛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结合我国国情,联系我国生产力多层次、不平衡的现状,制定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是党和国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新常态”的事例。

讲到《经济与生活》第四单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时,仍然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邓小平说,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区别,不是社会制度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修正。依据这一理论,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邓小平曾经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领导人把握当时的“新常态”,把理论联系于实际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同样,在讲《政治与生活》时,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也有运用。如,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是理论。结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的现实,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面对“新常态”,中央提出“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于中学政治教师,除了思想上于中央保持高度一直,在教学中也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党的历史上占有很高地位,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或事实,“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进行探究。我们认清“新常态”下的政治教育就是实事求是。

第一,实事求是的关键是坚持唯物主义精神,把“实事”搞清楚,这要求我们认清“新常态”,掌握好实际。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认识也要跟上发展。不仅认识政治专业的新常态,也要认识学生的新常态;

第二,事物的运动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新常态下我们更要用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实事”的本质和主流。在政治教学中结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进行教学,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或严厉或和蔼或批评或鼓励。

第三,要认识事物,获得真理,必须有一个“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索和研究,在“求”上多下功夫。屈子有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政治教学中不怕吃苦,不断探究,才能拨云见日。

第四,“实事求是”中的“实事”也指人的需要。作为老师,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在政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知识,也需要学习知识的方法。牢牢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并把这个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的素质才能完成从知识层面到能力层面的跨越。

最后,在“新常态”下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政治教学中坚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探究问题。希望“新常态”下的政治教学迎来新气象。

参考文献

[1]王彦明.“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J].江苏教育,2015(35).

[2]程林珊.打造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新常态”的实践与体会[J].附件基础教育研究,2016(10).

[3]赵丽娜.“新常态”下中小学跆拳道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34).

猜你喜欢
新常态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