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09-10 13:05苏开伶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苏开伶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在随之更新,在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中对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的体育教学已经不仅是为了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素养则取而代之成为了当前初中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时加强核心素质的重点时期,教师应该思考如何让体育教学与体育素养相结合。本文就将以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题,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体育不仅只是一门学习科目,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在不断的得到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加强学生的核心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也拥有较为坚强的核心素质,以此来为初中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1 通过体育教育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运动、品德、健康素养是初中生在进行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要素。进行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目前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核心素质一起共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更改自己的授课模式,一改往日体育教学中学生自由散漫的情况,让学生能够有效的通过体育课程缓解日常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压力,达到放松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较大层面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解压,通过体育运动及精神来有效的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力量、速度等运动素质。

2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1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参照其他学科的上学方式,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找到相关的知识,并且能够对运动的难度、姿势和技巧有大概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课程预习,从一定程度上也对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预习举动。针对部分对体育学习具有害怕或者畏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学生尝试运动并且对学生的运动姿势进行正确的辅导,使学生克服心理恐惧。

教师也可以根据所教的运动项目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案,也可以加入互动环节,增强课堂活跃度和师生互动,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事先查找篮球相关的资料,对篮球有个基本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篮球运动的特性,可能会导致部分女同学对打篮球有畏惧心理,教师就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女同学先从最基础的拍球、运球开始练起。当学生对篮球熟悉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之间展开篮球赛,获胜的队伍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了体育课的趣味性,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2.2 重点培养道德品质

教师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进行培养不单单只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或者项目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向学生灌输体育精神的信念、理想以及对学生强调体育运动中道德品质是多么的重要,以此来逐渐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例如在进行运动比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要遵守运动比赛规则,既不能违规也不能当众做小动作,最重要的是团结队友尊重对手。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竞技体育中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多么重要,并且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3 树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观念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在身体迅速发育、且思想逐渐成型的时期,教师应该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加强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在当今社会中充斥着多样的竞争压力,对于学生来说运用体育运动来对自身的情绪起到合理的调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缓解内心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并且使人可以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教师通过正确的方式向学生普及终身体育观的概念,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看法,教导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改善日常生活方式,由此可以有效的加强学生建立体育核心素养。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更多的要素,例如年纪、性别、身体素质等等,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

例如教师在进行新生体育教学时,就可以组织进行团队合作的体育活动,以此来增加班級整体凝聚力;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来组织活动,既避免了因为男女身体素质差异过大无法在运动过程中很好的磨合,也加强了女同学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更具有拓展性的活动,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其中,之前再进行团队分组,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2.4 加强体育健康认知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加强学生对于自身体育健康的认知。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能够明确意识到自己所进行的体育运动是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以及身体各项素质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持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在实际运动的过程中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人际关系相处等等。

3 结束语

由此可见,体育课程目前已经成为初中教学课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能够有效对素质教育的落实工作起着推动的作用,所以学校和教师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度和要求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引导学生锻炼强大的内心素质,能够为学生米来的社会奋斗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腾.核心素养愿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之转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2):168-169+172.

[2]洪或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0):85-86.

[3]高自然.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文教资料,2018(05):235-236.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